分享

这才是好好说话的正确姿势

 蘑菇心理学 2020-10-17

 心智慧第97天 

作者 : 山鬼

主播 : 白苏

本文共计2372字,预计阅读时间五分钟。

先插入一枚横炮:

大家春节都过得怎么样啊?听说一名中学班长解锁了春晚的正确姿势呢——“作为文科生,央视春晚是一定要看的,而且要看好,看出本质。”面对网友们的火热膜拜,同学们的表现却很淡定。因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习惯,这次不过是被人发现了。

受到启发的我,于是乎写了今晚的推送。我们一起来聊聊,什么姿势,咱能好好说话。

1

实用菌看上去是个挺好的人,就是不太爱说话。

恋爱的时候,实用菇觉着,这样的男人可真酷啊,一点都不啰嗦。

可是生了宝宝没多久,实用菇就觉着,要么是自己疯掉,要么她就要带着孩子离家出走。

为什么呢?

实用菇一万遍地问,老公啊,晚上吃什么呢?

随便。

等饭菜端上来,实用菌不喜欢吃的话,就把筷子一放,回客厅去玩手机了。

难得晚上宝宝睡得早,实用菇想跟实用菌说说话,几句话没说完,实用菌已经打起了鼾。

赶上宝宝闹的时候,实用菇一晚上一晚上的不能睡觉,抱着宝宝走啊走啊,推推实用菌,可他说“明天我还要早起呢,你能不能去别处哄?”实用菇把自己想让他帮帮忙的话咽了下去。

实用菌的妈妈从老家来,实用菇问他需要准备些什么,实用菌不吭声。

走的时候,婆婆把自己带来的毛巾放下了,说你看你们家,连块富裕毛巾都没有,留着吧,儿子你好换换。

实用菇啊,你现在还不知道我儿子不喜欢吃茄子吗?

……

这样的小事儿,说多不多,说少也得一天两三回。说严重吧?别人都劝,这么好又顾家的老公哪里去找?

也对,他也不会说是生气了就暴揍我一顿。

可,冷暴力就不卑劣吗?

插入句名言:一场友善的争论,可能是心灵之间的捷径。

2

自测一下,你和你的男/女朋友,或是和妻子/丈夫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以下这些负面征兆呢?

1. 愤怒的伴侣(angry couple):

你们的沟通总是陷入互相责备和咒骂中。

你总希望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2. 退缩的伴侣(withdrawn couple):

你们是互相回避的一对,被称为“没有冲突的伴侣”(conflict-free couple)。

在表面上,你们双方对关系都很满意,很少有直接的冲突。由于害怕破坏关系的现状,你们不会用语言去表达不好的情绪,比如嫉妒、对关系的担忧等等,但会有行为上的表现:生闷气、回避眼神的交流、长时间的沉默。

3. 接近-退避的伴侣(puesuer-distancer couple):

在你们当中,总会有一方比较粘人,另一方更加“独立”。

你们的反应都会促成这样互动的循环:正是一方的接近促成了另一方的退避,也是一方的退避促成了另一方的接近。

当你专注于批判和愤怒的时候,另一方往往忙着进入“防御模式”——忙着去否认指责,从而停止了倾听。

很显然,这三种关系模式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在其中我们得不到温软的支持和充分的信任感,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焦虑的孤独当中。

我们也许是出于对被伤害的恐惧,也许是把伴侣关系看成了是对权力的争夺。有句老话说:“不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就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个意思。又或许是我们在跟想象中的自我、想象中的恋人在争执,又或是我们害怕被依赖,所以拒绝了他人传递的脆弱……

今天我们不用弗洛伊德来回溯童年的创伤,因为并没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个案可供我们探讨。

我们来讲怎么破冰,怎样进入一个互利共赢的健康关系当中去。

【当然有兴趣的你可以在后台回复“冷面伴侣”,资深心理咨询师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3

做到以下这三点,决不当开不了口的寂寞狗

1. 不攻击、不回避,学会“吐露”。

根据Wile(1981)的理论,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或者担忧时,有三种方式:攻击(attack),回避(avoid)或者吐露(confide)。

以上三种负性关系的伴侣,多使用前两种沟通方式。而“吐露”就是对你信任的人表达私密的事情和想法,恰恰是传递情绪的一个关键。

它是不夸张、不回避地描述你的感觉,是对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一视同仁的。既不能只表达愤怒、伤感或恐惧,也不能只表达爱、关心、欣赏和需要 (Gleason, 2016)。

当我们在担心对方不重视自己的要求时,攻击的人会说:“你从来就不会去做那些我想要你做的事”,“你为什么总是迟到?” 而吐露的方式,则是诚实地说,“我有点害怕你会不在意我的需求”,“你来晚了,让我很担心。”

当我们害怕对方不爱自己的时候,回避的人会表现出一切都很好,但会把这样的猜测放在心里独自生气,或者以自以为的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对方——实际可能是自己主动筑起了高墙。

而吐露的方式,则是和对方表达出,“我担心你对我的兴趣并没有那么大”,或者“我担心你已经不再爱我了”。这可能会让你受到一些伤害,比如拒绝,但长期来说,它是最能够让真正喜欢你的人靠近你的方式。

2. 学会“具体化”自己的感受。

比如你不能简单的说“我不舒服,我就是不舒服。”你要学着去体会和分辨,是内疚?是失望?是尴尬?那些情绪让你想到过去曾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体会过?把那个情境也分享出来,用更长的话语去尝试表达和沟通,直到你确认对方理解了你的意思。

人们问村上春树的创作秘诀,他只讲了这样一段话:“人们总是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进的很深很深,而在进的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就是说人人都在孤独的这一层面产生连带感。只要明确认识自己是孤独的,那么就能与别人分享这一认识。也就是说,只要我把它作为故事完整写出来,就能在自己和读者之间产生连带感。”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除“他是我的爱人,他就应该和我心有灵犀”这样的错误观念。像村上大神一样,努力让爱情自然的流向爱人的心里。

3. 能够沟通有效的,并不仅仅是语言。

凝视(gaze)被证明是传递情绪的好帮手,因为当你注视另一方时,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被欣赏的、被注意的、被理解的。注视对方的眼睛,也能够帮助你们在难以用语言交流时打破僵局 (Furnham, 2014)。

触摸也会帮助我们情绪的流动。在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里,触摸、拥抱等身体接触不仅能舒缓彼此的心率,而且,当你不知道怎么去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时候,触碰是开启情感交流的好方法 (Field, 2014)。这也就是“壁咚”的科学性所在。

4

记得《艺术人生》有一次访谈,朱军问一直单身的演员王志文,40了怎么还不结婚?

王志文说:没遇到合适的,朱军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女孩?”

王志文想了想,很认真地说:“就想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

“这还不容易?”朱军笑。

“不容易。”王志文说,“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了,你叫她,她就会说:几点了?多困啊,明天再说吧。

你立刻就没有兴趣了。

有些话,有些时候,对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说了。

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能跟她说的人,不容易。”

PS: 想一起成长的小伙伴,请在留言区建立属于自己的心理成长笔记,连续坚持21天后,你会看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今日笔记话题:如果能重来,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