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包拯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但即便如此,也经常被下面的衙役打着幌子索贿。 怎么回事呢?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包拯升堂办案的时候,有一种衙役是站在其身边的,随时帮包公端茶倒水拿证据,属于帮闲性质。 有一天,有人来告状,被这个衙役拦下。 衙役跟他索要贿赂20两银子,保证他官司打赢——这衙役先看了状纸,知道这官司必赢。 但这告状的却说:“包拯是大清官,怎么会要我的钱呢?!” 这衙役就说,你等在门前看着,我去跟大老爷商量。 这人就在门外看着。 衙役走到包拯身边问,“老爷,我从家里带了二两碧螺春,您要不要尝尝?”拿手比划了个“二”。 包拯不喜欢饮茶,于是摇摇头。 衙役接着又说:“老爷,已经连续审了三次案子了吧,该小歇一会了吧!”拿手做了个“三”。 包拯也是人,连审三案自然也累了,就点点头,走到后堂小憩一会。 于是衙役回头跟着告状的说,“看到了吗?我问大老爷让你交20两行不行,大老爷摇头;我也没办法,只能说三十两,老爷这才愿意受理你的案子。你要是不交这钱,老爷可就一去不回不替你打官司了!” 这告状的在门前看的真切:衙役比划二,包青天摇头了;衙役比划三,包青天点头了。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包拯虽有清名在外,但抵不住眼见的真切啊。最后,这告状的只好拿钱贿赂衙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俗话说“宰相的门子胜过二品官”,越是靠近权力中心就越是容易获得权力,在这依靠正式合法的权力而获得权力,叫做:隐权力。正如吴钩先生所总结的那样:实际权力=合法权力+隐权力。 什么叫隐权力呢?有一种是,狐假虎威,在主子不知道的情况下,奴才借着主子的权威发号施令,兴风作浪;还有一种是,狼狈为奸,在主子默许的情况下,奴才们代理主子应付一些不尴不尬的事情,奴才就是主子的代理人。最为可怕的是前一种,包拯就是着了此道,正式权力根本就不愿受贿,但奴才们却处心积虑的借权行事,实在是可怕。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隐权力是不可能完全被消除的。穷人思维者,往往被隐权力勒索得很苦,富人思维者,则善于利用之。首先不要过于仇恨这种“隐权力”,它是一种客观事实,是很难被消除的,总有奴才借着主子的光耀打家劫舍。而且,这种隐权力作恶取证太难,你也很难高清是狐假虎威还是狼狈为奸。 中均说:如果彻底防范此类,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就是自强一路。只有你自己强大了,各种隐权力才不会找到你的头上,才不会损害你的利益。而想要自强、强大,欢迎关注中均资本,一起学习富人思维富人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