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一份名为《管理优化》的内部报纸,记录了任正非与李一男十六年前的那次离别。在这张报纸头版位置,红色字体的《任正非欢送李一男内部创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清晰显眼。在报纸的下方是署名为“李一男”的《内部创业个人声明》。随后,李一男离开了华为,创办了港湾网络,主要从事系统集成业务,代理华为的路由器及数据通讯产品,建立华为数据通讯产品的培训基地,同时集成一些与华为产品没有冲突的其他厂商的产品。 在《任总在欢送李一男内部创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阐述了同意李一男内部创业的理由:一是因为公司要往核心收缩,希望把一些业务开放出去,二是公司基础研究赶不上Lucent,又不能像Cisco一样收购公司,只有分裂,鼓励内部创业,给内部创业公司一些扶持,这些公司和华为体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互补互助,形成共同安全体系。李一男在《内部创业个人申明》中表示:“内部创业一方面可以在一个小公司中比较自由地工作,另一个方面可以使内部创业公司的发展随着华为的成长同步发展”。但后来,随着港湾渐渐在业务上与华为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华为后来成立“打港办”,并在2006年收购港湾,这次被部分市场人士成为“江湖恩仇录”的并购,事实上宣布了华为“内部创业”的失败,同时也宣布了“华为地盘上没有港湾”。 任正非、李一男 李一男,算得上是华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李一男在25岁时已是10个亿产值的华为公司副总裁,30岁时他已协助把华为带过了200亿的大关,他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程控交换机、几十个G的波分传输、代表未来的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的皇冠GSM、CDMA、数千人的招聘计划、盛大的市场策划、全球性的市场扩张战略的拍板,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层中的一员,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来自于他的决策。 任正非、李一男 小编认为,李一男少年得志,难免年少轻狂,任正非的器重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助力,反而激发了他“战斗的本色”。虽然李一男已被一审获刑,但“经此一难”,或许李一男能够真正走向成熟,砂砾或许成真金,毕竟李一男还年轻。但回顾整个过程,任正非无疑是非常难过的,十六年前的那次讲话,小编可以感受到任正非的无奈,即便这样,在2006年收购港湾时,任正非还是对李一男说:“我是受孙董事长委托而来的,是真诚欢迎你们回来的,如果我们都是真诚地对待此次握手,未来是能够合作起来做大一点的事情的。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 欢迎订阅头条号“漫谈科技”,将为您提供最新最实的科技圈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