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那些关于元宵节的文化,也一样有着历久弥新的厚重。正月十五,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明月高悬、燃灯万盏、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每逢佳节,老农便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读那数不胜数的佳节诗词。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妙笔传情,诗词里传送的美丽浪漫,静静吟诵那份遥远的优美,细细品味和感受那传承下来独特的古典意境。也许是情怀浸染,又或是气氛熏陶,原始老农尤为注重节日中原始的传统节俗。曾经元宵佳节里,温婉浪漫的诗词,文辞精妙的灯联、灯谜构成了饶有雅趣的元宵节文化……却在这岁月迁演之后,节俗里丰富的文化因子已被简而化之,失去它曾经拥有的精神兴趣,似乎除了形式上高高挂起的灯盏,和一碗汤圆外,再无其它…… 1、乾隆 赏析:重大节假日,咱们的书画皇帝当然要来一发啦!乾隆此作系行书手札。圆润秀发,盖仿赵松雪。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是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释文:冰冻春池那冻泉,行宫原构溪前,到来人日仍逢倍,对去蟾徽欠边。翠火落时篆每叠,灯舞处阵偏。圆光含元玉如镜,有照中,无丑与妍。紫泉行宫叠,壬午(1762)上元前夕韵。 2、姚元之
赏析:名家出品,不同凡响,作为清代大书法家的隶书对联,书风明显受邓石如影响,用笔舒放,墨色浓重,结体纵横有象,疏密对比强烈。 作者:姚元之(1773-1852)嘉庆十年(1805)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内阁学士。与崔旭、梅成栋皆出自清代诗人张问陶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有文名,兼工书画,书法精隶书。著有《使沈草》等。 |
|
来自: 伯乐书香小屋 > 《伯乐书法艺术馆(古代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