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很多人眼里是否是这样—— 然而, 在古人眼里, 更像是这样。 李嵩《观灯图》 小编告诉你, 这一天不仅是吃汤圆的节日, 相比被热炒的“七夕”, 元宵节更像“中国情人节”。 为何? 因为这是古代的闺中少女们 最期盼的节日啊!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灯节”, 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也是古代妇女最为感兴趣的节日。
元宵之夜,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 来庆祝这一天。
所以, 整整一年被拘束在闺阁中 少有自由活动的女子们, 终于有一天 可以光明正大以节日赏灯的理由, 精心打扮,结伴游玩,尽情享受欢愉—— 以及与青年男子的眉目传情。 这一夜, 比月光更美的是人间灯火, 比灯火更美的, 是灯下的美人。
宋代康与之的《瑞鹤仙》向我们展示了 夜市赏灯,佳人如云的景象。
这一夜, 美男子出没, 撩人撩心。 相信看过《大明宫词》的朋友们, 不会忘记在上元节那一晚, 太平公主偷溜出宫, 初遇薛绍, 他摘下假面的那一幕。
在这一刻, 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化身为小公举, 少女心炸裂了一地
辛弃疾这句著名的词, 就是描写元宵夜的情景。 汉服漫画 其实, 唐代是实行宵禁的, 每晚禁鼓一响, 就禁止出行, 犯夜还会受处罚。 但是! 元宵张灯之俗在唐朝是一大盛事, 所以, 唯独在上元节, 皇帝特许开禁三天, 称为“放夜”。 骚年们,嗨起来! 开元盛世时期的长安, 灯市规模壮观, 燃灯五万盏, 花样繁多, 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宋代的皇帝更嗨, 将元宵节期延至长达五天。 放灯之时,万人空巷。
人多成什么样? 汴京、临安居然形成了扫街拾宝的风俗。 待上元节灯收人散之后, 市民们便持灯照路拾宝, 往往能拾得妇人遗落的贵重首饰。
其实, 宋代妇女并不是“养在深闺人不识”。 据记载,平日里, 汴京的“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茶坊)”, 在上元节, 更是“都民仕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 少女玩得彻夜不归,也是有的呢!
早上才回家, 还来不及整理装束又出去玩, 连小编的麻麻都不许小编这样! 明代时自初八点灯, 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其热闹与漂亮可想而知。
连唐僧都因为贪看灯市 而被三头犀牛精掳走了! 这一情节, 见《西游记·金平府元夜观灯》, 师徒四人走到金平府正赶上正月十三, 虽不到正日子, 但晚上已经开始点灯, 唐僧被邀请多住了两晚, 天天晚上都出去看灯, 到了正月十五, 终于被妖精捉走了。
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 自然也成为 多情男女相会、定情的好时节。 这可是真正的”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好机会。 良辰美景之下,
至少五千对少男少女 在众目睽睽下牵手搭肩, 卿卿我我, 原来古人一点儿不拘束啊。 嘿嘿嘿。 在这个最适合谈情说爱的夜晚, 自然也发生了很多爱情故事。
一代宗儒欧阳修 才情背后也有这般儿女柔情。
这是清朝诗人董舜民写的 大家小姐与檀郎的爱情。 阮大铖的戏剧《春灯谜》, 描写了韦节度之女影娘与美少年宇文彦 在灯会上一见钟情、继而定情。
罗殷 怀旧插画元宵节不止吃汤圆, 原来这么浪漫的! 不说了, 作为单身狗的小编, 已经去查哪里有灯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