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冬天“三怕”,你了解吗?

 渴望知识的老学生 2017-02-11

天气变冷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带来了很大难题,尤其是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下,一些中老年的糖友更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糖尿病患者冬季血糖检测要勤,病情较轻者可每周监测2-3次;病情较重者,建议每天测量(包括空腹、餐后、睡前等各时间点血糖),并经常与医生取得联系。



1

一怕

吃得太多——酮症酸中毒

到了冬季之后,血糖一般都会升高。寒冷天气能够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使人体内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这些激素的变化,可以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同时也兴奋胰岛β细胞的α2及β2受体,使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升高血糖。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说


同时,由于气温下降,人的胃口大开,火锅、肉类、烧烤等食物让人比平时吃得多,与此同时,在冬季人体新陈代谢会减慢,消耗少,加上户外活动又较少,糖的消耗量降低等这些因素使得血糖往往上升,且比较难控制,甚至会发生高渗综合征、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说


建议:即便在冬季也要坚持健康饮食和运动,保持合理的体重;控制食盐摄入量,每天少于6克(1啤酒瓶瓶盖);避免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饮食,定期监测血脂;明确血压控制目标,定期测量。在冬季,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内;遵从医嘱,合理使用降糖、降脂、降压药物,最后,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血糖达标。



2

二怕

着凉感冒/肺炎致血糖难控制

如果不注意保暖,一旦感冒的时候,糖尿病患者就容易合并肺炎等感染。在门诊患者家属还不知道为何自己母亲的血糖就控制不好了。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说


“我母亲75岁了,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最近,血糖突然失控,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经过医生的问诊和检查,原来,这位患者因“受凉后咳嗽、发热1周”入院治疗,因为晚上受凉后感冒、继而咳嗽、咳黄白色黏稠痰,体温最高38.5 ,入院时随机抽血糖发现高达12.9mmol/L,尿酮体(-),做胸片检查,显示右下肺斑片状阴影,血白细胞明显升高,诊断为“肺炎”。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说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比较差,患肺炎后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而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影响肺炎的治疗效果。


建议:气温下降,糖友们应做好保暖工作,随天气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物,尤其是要避免感冒,室内每天要通风透气。另外,只要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都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疫苗。



3

三怕

取暖烫出水泡/糖尿病足

每一年在冬季,都是糖尿病足集中爆发的季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取暖、洗澡时烧烫伤,引起皮肤溃破而迟迟不愈合。


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皮肤破损或癣感染等,均可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在冬季,气候干燥,皮肤很容易就因为缺水而出现皲裂,如果对足的护理不当,则可能会让微小的伤口迅速发展而成为糖尿病足。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说


“在内分泌科住院的病人有相当一部分是糖尿病足。”“在冬季,有的患者是因为被热水袋烫伤,导致足部破溃而出现糖尿病足。还有的患者是洗热水澡,温度调得过高,导致下肢皮肤出现水泡,还有的患者是茶叶水泡脚导致右脚溃烂并感染。由于患者基本上都是糖尿病的老病号,下肢缺血很多年,因而出现皮肤破溃后,伤口很难治愈。”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尤其是手足皮肤的保养,更应细心。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说


建议:冬季要做好足部护理“五部曲”:1、温水洗足;2、检查足部;3、涂搽润肤霜;4、足部按摩;5、下肢运动。可以每天用温水洗足,但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以防烫伤双脚,而且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10-15分钟为宜,洗完擦干净双足后,搽一些适合自己皮肤的滋润一些的润肤露和维生素E软膏,并轻轻地按摩足部。尽量避免使用电暖器、电热毯等。日常应穿一些松软保暖的鞋子,同时要经常检查足部是否有皮肤裂伤、擦伤或水泡等,一旦发现有溃疡等感染时,应立即到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请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


下周义诊预告

提前进入直播间向专家提问

痛风的预防

王宇铎 副主任医师

1.15 19:00-20:00

如何降低餐后血糖

周雁 副主任医师

1.17 15:00-16:00

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救

张星光 副主任医师

1.18 12:00-13: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