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如何穿越中等收入陷阱?

 伤心的小剑客 2017-02-11


“拉美旋涡、东亚泡沫、西亚北非危机的时间各不相同,情况也很复杂,但是经济发展上的共同点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中国现在到了这个阶段:一方面有一个历史性机会,我们距离现代化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另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现实的”。


《金融强国之路: 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模式激辩(第一辑)》,在新的一年和大家见面了。这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重磅打造的论坛实录,邀请贾康、刘伟、巴曙松、潘明忠、李正强、洪磊等经济大家讲解创新之路。现场反响热烈,场场爆满。


错过专家精彩观点的朋友,现在就可以购买本书阅读原汁原味的现场内容。(购买方式见文末


文/刘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经济学学者

 

(一个国家)到了中等收入阶段,约束经济发展的很多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一个是供给侧,一个是需求侧,供给侧的变化是:国民生产的总成本大幅度上升,原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了成本。包括四大方面:

 

1.劳动力成本,人口增速、劳动力增速明显放慢甚至负增长,人口红利配置窗口开始关闭,老龄化趋势,尤其中国未富先老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现在养老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交给家庭的,社会对现代化的准备很不充分,一系列问题最后反映在生产中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

 

2.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成本上升,上游产品的成本推动下游产品的成本上升。

 

3.环境和资源生态成本大幅度上升。

 

4.技术进步的代价提高。过去技术进步主要是模仿,现在靠模仿不行了,且模仿的空间小了现在到了核心技术阶段,需要投入期长、风险大、成本高的自主研发。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在劳动力成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成本、环境生态的成本、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成本等四个方面都大幅度提升。这要求这个国家的增长方式改变。如果不改变,效率不提高,就形成成本推动的高通胀,高通胀一方面社会不稳定,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没有竞争力,经济就会难以持续,这是一大问题。

 

另外一大问题在需求侧,需求侧可能出现的变化是,从前一个阶段的需求旺盛转化为需求疲软,一个投资一个消费,投资为什么疲软?如果一个国家的自主研发上不去,银行拿着大把存款但是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原有产品不变、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资规模只是低水平的重复,结果就是经济泡沫,承受不住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打击,消费需求为什么疲软呢?不是居民收入没有增长,而是国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消费水平下降,大量的钱给了少数人,消费受生理限制,越有钱的人消费占的比例越低,越没有钱的人对未来越没有信心,越不敢花钱,收入高速增长和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并存,消费疲软产能过剩,导致需求不足、市场萧条,企业的资金周转产生问题,企业欠银行的钱还不上依法就要进入破产程序,进入停产破产程序的企业一旦增加,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高失业。


到了这个阶段,如果出现高失业,失业人群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由于他们的就业态度问题,知识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脱节问题等等,可能导致失业,如果这些人成为失业中的主体那就麻烦了。作为社会精英,有政治诉求,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高失业。

 

社会到了这个阶段,两端的经济条件都发生了变化,需求侧、供给侧都发生了变化。供给侧变化导致高通胀,需求侧的变化导致高失业,这个社会高通胀伴随高失业,出现问题最典型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拉丁美洲,有十几个国家达到了世界上中等收入阶段,不适应新阶段的变化,到现在也没有进入高收入行列,被称作拉美旋涡。


亚洲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在日本,韩国经济起飞之后跟在后面快速成长,到20世纪80年代也达到了世界上中等收入的水平,同样转变不过来,不适应,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些国家靠着跟在后边捡人家淘汰的产业,而低效率低竞争力的产业规模扩张带来的经济增长承受不住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成为低效率的过剩产能,作为经济泡沫被淘汰掉,被称为东亚泡沫。


西亚、北非、突尼斯、也门、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和地区,与中东地区和周边国家比,当时政治是稳定的,经济是富裕的,矿山、油田、气田资源是充裕的,国际资本对它是信任的,大量的外资投进去,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世界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但同样不适应新的变化,转换不过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这些国家过度依靠国际市场单一产业结构,低竞争力的这种生产状态、生产方式经受不住金融危机的冲击,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的经济困难,在经济困难的基础上,原来就存在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甚至军事冲突纠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这种局面,所以现在算下来也有20多年了,它不仅没有实现向高收入阶段的穿越,而且它的危机什么时间结束,目前还看不到时间表,所以人们叫西亚北非危机。


拉美旋涡、东亚泡沫、西亚北非危机的时间各不相同,情况也很复杂,但是经济发展上的共同点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中国现在到了这个阶段:一方面有一个历史性机会,我们距离现代化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另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现实的。


 

 摘自《金融强国之路: 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模式激辩(第一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