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得语文者得天下”?真相是......

 环球g0kk7og6xo 2017-02-11

“得语文者得天下”的道理

“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在理科生的江湖中广为流传。这句话的直观意义是显然的。北京高考总分750分,其中语文占据150分,是高考六科当中区分度最大、偶然性最强的一门,对于理科同学来讲,一般也是最难以把握,难以捉摸的——与确定性、客观性强的数理化相比,语文学科特有的主观性总使人有几分忌惮。特别是2013年以来,北京高考的整体难度有所下降,用数理化拉开差距变得越来越难,语文的区分作用因此而更加显著。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这是不言自明的。

 

但我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的含义,还远远不止这么简单。高考的语文试卷虽然只有150分,但是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却远远不止150分。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要搞清楚,语文难在哪里?对于基础牢固的同学而言,字词、句法、诗文的背诵都不是真正的难点,语文最难处莫过于各种阅读(诗词鉴赏、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北京高考中有微写作和大作文)。换言之,语文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的考验。


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这里——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考察重点,同时也渗透在其他科目的考察当中,而且其他科目的难点,也都与这两种能力有关。诸君试看——

 

数学:高考数学的绝大多数题目都是有章可循,可以“按照套路出牌”一一解决的,即使是难度较大的“压轴题”解析几何也不过如此。唯独最后一道“大轴题”防不胜防,没有固定的出题方向,也没有固定的解题套路。这道“大轴题”承担了数学绝大部分的区分度,它的难点究竟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三点:读清楚、想清楚、写清楚。首先,这道题目的题意会比较“绕”,透彻的理解本身就是个问题,许多同学就是因为读题不清而折戟;其次,理解题目之后要把数学推理的过程想清楚,这是不言而喻的;最后,由于推理过程比较复杂,如何把它完整地呈现在纸面上又是一个问题,有些同学明明想清楚了却写不清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分数从指头缝间溜走,实在可惜。这三个难点当中,“想清楚”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属于数学的范畴,“读清楚”和“写清楚”则分别体现着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因而都与语文有关;

 

英语:英语的难点在于完形填空、阅读的后两篇和作文。其实,以北京高考的词汇量,同学们看着英语试卷和中文也没什么区别,字面理解实在是不成问题的,因而难点也就在于阅读理解能力(完形填空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只不过换了一个载体而已。

 

物理:物理考试的难点毫无疑问在于最后一道题(北京高考中是理综试卷24题)。与数学类似,这道题的难点也在于“读清楚”(理解物理过程)、“想清楚”(分析与计算)和“写清楚”(将解题过程呈现在试卷上)。因为读题不清楚和答题不规范而失分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化学与生物:化学和生物的难点都在实验题上,因而一并讨论。实验题的要点就在于整体把握实验的“结构”(这个词的定义,参见上一篇推送《高中生物学的结构》)和准确答题,前者体现阅读能力,后者体现写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也是在考语文。特别是生物实验,出题人意图有时十分微妙,理解起来破费周折,对于答题精确性的要求也颇高,因而我记得高三时班里流传着一句话:八十分的生物考试有二十分在考语文。这虽然是玩笑,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总而言之,对于语文之外的其他各科,其区分度最大的题目也往往是在考验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语文学科完成的。因此,说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幕后黑手”,一点也不冤枉。同学们有时候会觉得“我身边语文好的学霸为什么门门都好”,我以为其中奥妙就在这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两种能力这么重要,现在距离高考还有四个月,如何能够提升这两种能力并把它们运用到各科当中去呢?客观的说,想在这么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能力实在是不太现实的。但我可以谈一谈我个人在考场上运用这些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阅读:系统观

对于阅读,我强调一个关键词:“系统观”。

 

这个词同样在上一篇推送里有过,这里再说一遍:系统观关注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强调局部服务与整体,整体统摄各局部,局部在整体中发挥特定的功能,各局部之间又有相互联系。举例来说,文章是整体、段落是局部;大题是整体、小题是局部;实验是整体,步骤是局部。我的高三语文老师有一句名言:“所有的阅读都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用系统观来做题,就要求我们时时思考四个问题:整体是什么?局部是什么?局部如何服从于整体?局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语文和英语的阅读,这四个问题就分别具体化为:文章主旨是什么?各段落主旨是什么?各段落如何服从于全文主旨?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看清楚这四个问题,就如同庖丁解牛,把文章看得清清楚楚,做起题目来自然是游刃有余。

 

对于数学和物理的“大轴题”,关键是理解题目新引入的概念(数学)和物理过程(物理),这些都是“整体”。但是这些整体往往很复杂,题目会给我们设置一些阶梯,这就是若干个小题(局部)。顺着小题一步一步前进,就能探索到本质,此即俗话所说的“顺杆爬”。由此可以说,数学物理“大轴题”的关键,第一在于对整体的理解,第二在于理顺各局部的联系。因此我的高三数学老师有一句著名的语录:“题读三遍,其义自现;仍有困难,特例示范;审题清晰,奖励三分;通观全局,顺序做题”。

 

对于化学和生物的实验题,上述四个问题又化为: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步骤是什么?各步骤如何帮助我们实现实验目的?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看清楚这四个问题,就基本上把握住了实验的“结构”,不会出大的方向性问题了。

 

总而言之,用系统观做题,关键是头脑中要时刻有“整体”这个概念,因此我推荐把文章(或者题目)整体读完之后再动手,不要急于下笔。否则的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容易犯以下所说的三种“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错误”——

 

孤立的错误:只注重于局部(某个段落或者某个实验步骤)而忽略了整体(全文或者实验目的),因而在理解上出现偏差(错误理解了段落主旨或者错误判断了实验步骤的作用);

 

静止的错误:将过去类似题目的经验生硬地套进眼下的题目,而忽略了眼下题目的具体情境和整体状况(例如,将过去题目中的物理过程套入眼下的题目,忽略了边界条件的不同),从而导致答题的错误;

 

片面的错误:只注意到题目的一些方面而忽视了另外一些方面(例如,文章的两方面主旨或者明、暗两条主线只注意到了其中一者,段落的多方面作用只注意到其中一个),导致答题不完整。

 

应当说,一定量的题目积累和答题方法的总结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拘泥于过去的题目,就容易出现这些形而上学的错误。为了避免形而上学错误,实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就需要用系统观去审题。

 

写作:清晰度

再来说写作。对于写作我同样强调一个关键词:清晰度

 

高考的阅卷速度之快是尽人皆知的,那么如何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把握住你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在高考答题时做到高度清晰。具体到各学科来说——

 

语文的写作,特别是大作文,一定要写“明亮的作文”(我高二语文老师的话)。这就需要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特别清楚,因此我建议——特别是对喜欢写议论文的同学——训练好、设计好一套你在考场上的作文结构,心里有个底。注意结构清晰不等于简单化、扁平化、大众化,自己设计的结构一定要有个性、有立体感。例如先以时事引题,然后点题提出自己观点,接下来解题并用事例从两方面论证,再深挖一步,最后升华——我记得我高三用的就是这种套路。准备一两个套路,能节省时间,也能让自己在考场上不那么慌乱。

 

数学大轴题的答题非常具有技巧性,为了“写清楚”这道题千回百转的证明过程,我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假设题目要求证明的命题是A,为了证明A,需要B和C两个中间结论辅助。那么我会写:

“欲证明所需证的结论,首先证明:(命题B)

(命题B的证明过程)

其次证明:(命题C)

(命题C的证明过程)

最后由已经证明的两个结论,来证明:(命题A)

(由命题B,C证明命题A的过程)

从而命题得证,证毕.”

这种写法结构清晰,一目了然,一方面方便你梳理自己的证明思路,另一方面也方便阅卷老师了解你的思路,并且踩点给分,这样即使你最后的证明没有写完(甚至你根本就没想清楚),也能得到相当一部分的分数(我可没教过你这个,闷声发大财,不要告诉别人哈哈哈)。

 

英语作文也是一样。小作文(即应用文)有一个原则:前有目的、后有礼仪,意思是文章的一开始要点明写作的目的,最后要和对方客气客气,这同样是为了让文章看起来意图清晰,结构明了。大作文(即情景作文)也有一个原则:明有情节,暗有情感,即采用两条主线组织文章,同时充分运用连接词让文章结构清楚。

 

物理“大轴题”即理综第24题的解题过程最好明确物理过程(有时需要受力情况),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列出具有物理意义的方程,然后根据方程求解。这种写法同样是为了向阅卷者展示你清晰地了解题目叙述的物理过程以及需要应用的物理规律。

 

化学和生物实验题的答题一定要注意规范和准确。有时候同学们会面临一种迷茫,即永远无法达到出题人所要求的精确度。对此,我曾经采取的办法是“加定语”,即通过层层修饰,将自己的答案限定到最小的范围内,如果你发现再加上任何定语都会使得答案不完整了,这时你的答案应当就是最准确的。这是一点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

 

总结

“得语文者得天下”,一方面是因为语文学科本身的难度和区分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文学科训练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渗透在各科最难的题目当中。能力既有相通之处,做题技巧也就有类似之处。因此,对于各类阅读,我强调系统观的重要性,对于各类写作,我强调清晰度的重要性。最后再一次强调,本文中提到的经验,如果涉及题目和试卷的风格和特别具体的套路,则适用性尚未可知;但我可以肯定,其中对于一些总体思想的认识,是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