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民储蓄存款缩水令人担忧

 smiller2016 2017-02-11

据某机构调查,我国对居民储蓄存款一直实行的是负利率政策,也亦一年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低于CPI上涨指数,居民存款越存越缩水,越存越少。

看到这则消息,令人心里纠结,民众因通货膨胀蒙受财富缩水损失,而银行、石油、烟草等国有垄断企业却赚得盆满钵满,引发了民众对银行利率政策不满和垄断行业暴利的诟病。而财富缩水背后深层的社会经济问题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其一,加剧了社会资金在银行体系外循环,引发了存款恶性竞争和金融秩序混乱。存款负利率伤透了民众的心,民众为寻求财富保值途径不惜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活动;近几年民间社会融资总量一路高企足以说明这一问题。而同时,民众从银行抽走资金,使银行存款增幅减缓,去年还曾出现大银行因存款下滑引发资金断流危险;为了抓存款,商业银行考核力度加大,任务层层加码,而且推出理财产品种类花样翻新;同时,有些银行还在暗中给客户存款返点和其他实物性回扣,出现存款盲目竞争乱象。这些都是因为存款增长缓慢原因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金融秩序的混乱。

其二,为民间高利贷和非法集资活动推波助澜,加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诱发了潜在的金融风波。近几年来,民间高利贷和非法集资发展到了相当疯狂程度,除了给老百姓带来损失、酿造大量社会刑事案件外,还让中国经济发展蒙上阴影,影响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同时,由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手段隐蔽等原因,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也增加了监管难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大面积社会金融风波。可以说 存款负利率是非法集资和民间高利贷活动屡禁不绝的根源,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狭窄和政府重视不够仅仅充当了推手。

其三,加剧了资金脱实向虚的步伐,不利于中小实体企业的健康成长。支持中小微实业企业发展,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不振的重要出路。但政府步伐太慢,确保资金向中小微企业流动的路径障碍重叠,大量积聚的民间资本急于寻求投资出路。居民储蓄存款是民间资本的重要力量,与其把资金放在银行缩水,还不如把资金投向民间高利贷、房地产、非法集资等投机领域搏一把。因此存款负利率政策是资金脱实向虚的帮凶。而同时,银行吸存能力也因负利率受到制约,造成存贷比过高,抑制了放贷能力;加之银行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歧视及较高贷款条件和收费标准, 使大量中小微企业望而却步,无疑使发展雪上加霜。

其四,加剧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度,同时推高了通货膨胀预期,更加恶化经济环境。存款负利率使民众存款从银行大量流出,而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尚没顺畅,要确保中国经济增长,依然离不开走政府财政投资和央行发行货币增加信贷投放这条老路,这条老路虽然能带来经济增长,但后遗症却是严重的:一方面会使经济增长靠高投资支撑,经济质量难以提高;另一方面会带来物价持续上涨,加剧通货膨胀和经济状况恶化,带来民众更多的非议和不满。可见,存款缩水不仅仅剥夺了民众财富,也使政府的诚信力和经济驾驭力在民众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会触发民众丧失经济发展信心,加剧社会不满情绪。

其五,加剧了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困难程度,也使民众社会幸福指数大大降低。改革开放几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了,但在收入问题上,政府依然做得不够,存款利率始终没有跑赢CPI,更远远落后于GDP增幅。缩水6600亿元存款,多为中低收入阶层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农民靠它防老、养病;工薪阶层靠它买房、买车、供小孩读书,就这么被通货膨胀蒸发了,不论从哪方面考虑,都让人难以接受。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路,似乎离民众越来越远。可见,存款缩水,不仅缩掉了民众的钱,还缩掉了民众的幸福指数,让民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少,幸福感越来越低。

对此,中央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重启储蓄保值补贴政策,按物价上涨率给储户以实际补贴,还利于民;尽快改变存款负利率政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面向好,增强民众幸福感,提高幸福指数,振奋民众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此仍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