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两度辞官向草圣张旭请教书法说明了什么

 晋堂书法 2017-02-12

         颜真卿两度辞官向草圣张旭请教书法说明了什么?

         说明古人对笔法不轻传。

         在古代,许多技艺有宁肯失传、也不轻传的传统。我想原因大概有三:第一,有些技艺威力巨大(如武功秘籍)等,所传之人若品行不端,定会危害社会(书法当然不在此例);第二,所传技艺一时难以为弟子理解,恐弟子自以为是随意更改技艺,所以对师傅不拜服者不传;第三,弟子没有天赋和恒心者不传,传了有辱师门及技艺名声。所以,古代的有些技艺现在成了传说。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二十六岁时他中了进士,古语云: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由此可以推断颜真卿的学识和书法天赋高于常人。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自书告身

                祭侄稿

                   多宝塔

        颜真卿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叙述了张旭传笔法的经历:“予罢秩醴泉,特诣东洛,访金吾长史张公旭,请师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宅憩止,己一年矣。众有师张公求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师事张公,竟不蒙传授,使知是道也。人或问笔法者,张公皆大笑,而对之便草书,或三纸,或五纸,皆乘兴而散,竟不复有得其言者。予自再游洛丁,相见眷然不替。仆问裴儆:“足下师敬长史,有何所得?"曰:“但得书绢素屏数本。亦偿论请笔法,惟言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

        仆自停裴儆宅,月馀,因与裴儆从长史言话散,却回长史前请曰·“仆既承九丈奖诱,日月滋深,夙夜工勤,耽溺翰墨,虽四远流扬,自未为稳,倘得闻笔法要诀,则终为师学,以冀至于能妙,岂任感戴之诚也!"长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盼视,怫然而起。仆乃从行归于东竹林院小堂,张公乃当堂踞坐床,而命仆居乎小榻,乃曰:“书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言其要妙?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予,可须思妙。"

        从此段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第一、笔法不轻传。

        张长史在裴儆家住了一年,也没有向他传授笔法。颜真卿第二次辞官和张旭一起一月多才单独传于他笔法。

        第二、笔法非口授点明,即使你面对大家也难以看出来。有人请教笔法,张旭当面写草书就是不说笔法,别人也看不出来(人或问笔法者,张公皆大笑,而对之便草书,或三纸,或五纸,皆乘兴而散,竟不复有得其言者)。张旭住在裴儆家,张旭给裴儆写了许多作品,但裴儆还是不知笔法之妙(“但得书绢素屏数本。亦偿论请笔法,惟言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

      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或作七年),真草自知可成矣”。从天宝五年以后,颜真卿依照张旭的指引,刻苦磨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风貌,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行草在二王之外来一门派别,在行草中引入篆籀气息。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

      颜真卿两度辞官向草圣张旭请教书法说明了什么?还说明唐代真的有不轻传的秘传笔法,可惜在晚唐失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