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讲忠信而巩固根本

 传统文化网站 2017-02-12

11.讲忠信而巩固根本

【原文】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楚令尹子木欲袭晋军,曰:“若尽晋师而杀赵武,则晋可弱也。”文子闻之,谓叔向曰:“若之何?”叔向曰:“子何患1焉?忠不可暴,信不可犯,忠自中,而信自身,其为德2也深矣,其为本也固矣,故不可损也。今我以忠谋诸侯,而以信覆之,荆之逆诸侯也亦云,是以在此。若袭我,是自背其信而塞其忠也。信反必毙,忠塞无用,安能害我?且夫合诸侯以为不信,诸侯何望焉?为此行也,荆败我,诸侯必叛之,子何爱于死?死而可以固晋国之盟主,何惧焉?”

是行也,以藩为军,攀辇即利而舍,候遮扞卫不行,楚人不敢谋,畏晋之信也。自是没平公无楚患。

宋之盟,楚人固请先歃4。叔向谓赵文子曰:“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子若能以忠信赞5君,而裨6诸侯之阙7,歃虽在后,诸侯将载之,何争于先?若违于德而以贿成事,今虽先歃,诸侯将弃之,何欲于先?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8,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今将与狎9主诸侯之盟,唯有德也。子务德,无争先。务德,所以服楚也。”乃先楚人。

【译文】诸侯国的大夫们在宋国缔结盟约,楚令尹子木想袭击晋国军队,说:“如果歼灭晋军而杀死赵武,那么晋国就可以削弱了。”文子听到了这个消息,对叔向说:“怎么办?”叔向说:“先生担心什么呢?忠诚不可以施暴,诚信不可以侵犯,忠诚出自肺腑,诚信出自亲身。作为规律可说是深厚的了,作为根本可说是巩固的了,所以是不可以挫折的。如今我们用忠诚为诸侯打算,而用诚信来证明我们的忠诚,楚国迎接到会各路诸侯也说要忠信,所以我们在这里结盟。如果袭击我们,那就是违背诚信,断绝忠诚。不守诚信一定会挫败,不讲忠诚就建不了功勋,怎么能加害于我们?再说会合诸侯干不守诚信的事,诸侯指望什么?在这次行事中,楚国如果打败我们,诸侯一定会背叛它。先生吝惜死干什么?死了可以巩固晋国盟主的地位,怕什么?”

这次活动,用篱笆作军队的围墙,把车拉到水草便利的地方宿营。不用了望和隐蔽,也不用放哨巡逻。楚人不敢有阴谋,因为怕晋国的讲信用。从这次会到平公死都没有来自楚国的祸患。

在宋国的结盟,楚国人坚持首先歃血。叔向对赵文子说:“霸主的权势,在于发展规律而不在于首先歃血。先生如果能用忠信辅佐晋君,补救诸侯的缺失,即使歃血在后,诸侯也将拥戴您,何必要争先呢?如果背离发展规律而靠财货办成事,如今就是先歃,诸侯也将背弃他,何必争先呢?从前成王在歧阳与诸侯盟会,楚国是荆州的蛮族,负责摆放茅蕝草,设立望表,与鲜卑一起看守庭燎,所以没有参与盟会。如今将与我们晋国更替主持诸侯的盟会,是因为有了发展规律。先生致力于发展规律,不要争先歃血。致力于发展规律,就是制服楚国的办法。”于是让楚国人先歃血。

【说明】本节记录的是诸侯在宋国结盟的故事,楚国人心中不怀好意,想制造借口削弱晋国的霸主地位,赵文子比较害怕,但叔向却谅楚国人不敢动手。后来在先后歃血的程序上赵文子坚持要晋国占先,而叔向却说服了赵文子,让楚国人占先,于是让楚国人不敢轻举妄动。

——————————————————

【注释】1.患:(huàn)《管子·大匡》:“夷吾之所患者,诸侯之为义者莫肯入齐。”《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说文》:“患,忧也。”这里用为担忧、忧虑、害怕之意。

2.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左传·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3.藩:(fān)四周有屏围的车叫藩车。简称“藩”。《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以藩载栾盈及其士。”

4.歃:(sha)古人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葵丘之盟不杀牲口,不用牲畜血,而是用书写的文字表示诚意。《左传·隐公七年》:“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孟子·告子下》:“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5.赞:(zàn)《书·皋陶谟》:“思曰赞赞襄哉!”《管子·小问》:“至卑耳之谿,有赞水者曰。”《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荀子·解蔽》:“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仪礼·乡饮酒礼》:“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礼记·明堂位》:“卿大夫赞君。”《小尔雅·广诂》:“赞,佐也。”这里用为佐助之意。

6.裨:(bì闭)弥补、补助。《墨子·尚贤中》:“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国语·郑语》:“若以同裨同。”《国语·晋语》:“裨辅先君、裨诸侯之阙。”《说文》:“裨,接益也。”诸葛亮《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7.阙:(jué缺)缺点、错误。《左传·隐公元年》:“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列子·仲尼》:“子,龙之徒,焉得不饰其阙?”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诸葛亮《出师表》:“裨补阙洞。”

8.蕝:(jue)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

9.狎:(xiá霞)交替、更替。《左传·昭公元年》:“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杜预注:“强弱无常,故更主盟。”《国语·晋语八》:“今将与狎主诸侯之盟,唯有德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