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文体,不一样的思路

 林六木 2017-02-12



不同文体之间的答题差别

一、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二、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三、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说明文阅读

主要有两种题型: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

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记叙文阅读: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四、语言风格

记叙文: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议论文: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材管理问题生动和感情色彩。

说明文:语言有两种,一种是生动活泼,一种是平实简明。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准确性。它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表达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五、表达方式(结合题型六具体分析)

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六、概括段意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七、文章选材特点

1、以小见大(易为读者接受) 常见于记叙文和小说

2、多用古代故事,典故,寓言,诗词(增强文章文化底蕴) 常见于议论文和杂文

3、选材角度宽泛(是文章丰富生动) 常见于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