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道婆:不只是传说

 死了都要爱mtpp 2017-02-12

  相信只要是受过教育的人或多或少听说过黄道婆这个名字,但对于这个历史人物,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一个疏淡的印象。实际上,在上海地区,黄道婆的故事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上海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歌中所唱的“黄婆婆”就是黄道婆。为什么这位连名字都不曾留下的女性,对于中国物质文化史,尤其是棉纺织历史,却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为什么她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穿衣的质地选择?黄道婆的精神与贡献又可以怎样激励后人?

  上世纪30 年代末40 年代初,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当时的上海及周边,除外国租界地外,都被日军占领,周边百姓逃难进入租界,租界由此成为“孤岛”。“孤岛”内的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孩子必须接受中国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教育,这样才能使他们永记自己是中国人。因此,他们在难民所开办子弟学校,为难民子弟讲授中国的科技文化知识。石磊先生是当时难民子弟学校的教师之一。他将与黄道婆有关的资料、故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整理,去除神化了的部分,尽量科学合理地介绍黄道婆,以及她在棉纺织领域的科技成就。随后,这部分内容编入了石磊先生编写的上海乡土教材,作为给难民子弟授课的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石磊先生先后经历了“反右”运动与“文革”,并在“文革”中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文革”后平反),所写的文字与所收集的资料散失殆尽。本文由石磊先生之子石拓先生根据儿时父亲的叙说,结合成年后所做关于黄道婆的研究写作而成。退休之前,石拓先生一直在上海市曙光化工厂从事科研工作。

文 | 石拓

  有位朋友曾经问我:黄道婆是否识字?说句老实话,直至今日我都无法回答。

  我想,在这位朋友看来,识字对于科学家或者发明家来说太重要了,尤其是像黄道婆这样一位集科学家、发明家、棉纺织家、工程师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可惜的是,我无法考证,因而也没有结论。其实,甚至于黄道婆的真实姓名,也是考证上的一大难点。相关资料实在太少,少到几乎不见文字,只有民间传说。黄道婆这个名字,应该是当地百姓对她的尊称。

  不过,我可以回答的是,黄道婆家境贫寒,从小离开了家乡,过着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也确知,生活在古代封建专制社会中的人,识字不易,尤其女子更是难上加难。

  

  △ 1980年,中国邮政以黄道婆为主题设计的邮票。 

  黎族人民珍贵的馈赠

  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朝代,大凡都以战乱终结,南宋也概莫能外。南宋末年,连年的民族战争,导致杀戮不止,生灵涂炭,粮田荒芜,民不聊生。

  出生于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的黄道婆与大多数江南百姓一样,为了躲避战乱,南下逃生。她这一逃,就逃到了海南岛的南部地区崖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三亚市附近。

  崖州是黎族人的居住地,生活在那里的黎族人种植棉花。

  用于棉纺织的棉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地区,适宜生长在沙壤土中。我国的海南岛正是棉花的重要原产地。而古代的汉族地区,至少在元朝以前,极少有种植棉花的记载。

  善良的黎族人民收留了黄道婆。她辛勤耕耘,融入了当地生活,还从黎族同胞那里学会了原始的棉纺织技术。

  

  △ 黎族妇女与黄道婆(右)。 

  如果说思念家乡是人之常情,叶落归根则是一种对家乡的眷恋。元朝灭南宋后,大规模的战争和杀戮结束了,国家又一次得到统一,百姓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元朝元贞年间,约公元1296年左右,在海南崖州生活了几十年的黄道婆,回到了松江老家。

  中国有个成语叫“衣锦还乡”,其所涉及的典故早于元代。成语里的“衣”指的是穿的衣服,“锦”应该指的是织有不同颜色和图案的丝绸,即所谓的“织锦缎”。我想,身为平民百姓的黄道婆还乡,一定不是“衣锦还乡”,而是穿着自己纺织并缝制的棉布衣回到家乡,而且她一定随身带了一种极其贵重的东西——棉花种子。

  当时,普通的汉人百姓,无论是所穿衣服的衣料,还是家里的床上用品,除了少部分以丝绸、动物的毛皮制成外,主要还以麻布为主。

  麻是一种植物,它的茎和竿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这种植物的纤维,即所谓的麻纤维。麻纤维可以“捻(搓)”亦可“纺”,但因其粗硬,一般以“捻”为主。用麻纤维做原料织成的布,就是麻布。

  由麻纤维织成的麻布相对粗糙,其舒适性和保暖性与丝绸相比,肯定差了许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汉族地区,生产麻布的原材料充足,麻布同样可以抵御严寒保暖身体,平民百姓一般用不起绫罗绸缎等丝绸制品,普遍使用麻和麻织品作衣料也是不争的事实。

  种子是植物延续的源泉。倘若用现代科学分类,在棉花的引进和种植过程中,涉及了气候学、气象学、植物学、植物免疫学、植物遗传学、昆虫学以及鸟类学等多个学科。黄道婆所遇到的困难,应该远远多于我们的想象。

  遗憾的是,历史上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因而我们无从得知当时黄道婆与相关者是如何在七百余年前,把棉花由热带地区引种到亚热带地区,并成功实现大面积播种的。当然,更重要的是,黄道婆在黎族人原始的棉纺织技术基础上,发明创造了一整套先进的棉纺织(手工)机械,从而实现棉纺织的规模生产。由此,地处江南的松江地区拉开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手工业变革的帷幕。

  这次变革涉及了农业、手工业机械制造、力学、物理学(古称“格致”)、数学、测量学等科学与技术中的诸多领域,使得当时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突飞猛进,从而奠定了后来明、清两代规模化手工业生产的基础。

  

  △ 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游览区内的黄道婆塑像。 

  黄道婆有哪“四大发明”

  黄道婆的发明真的这么神奇吗?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她在棉纺织领域的贡献主要有:发明了棉花脱籽机,又称“轧花机”;发明了棉花加工机,全称“弓式肩挂手工弹棉机”,简称“弓式弹棉机”;发明及改进了纺纱机;改进了原有的织布机。

  棉花脱籽机。在当时江南地区,丝及丝织业、麻及麻纺织业已经相当发达。黄道婆的棉及棉纺织品虽好,如果没有高效、省力的机械与技术加以生产,人们也很难接受,更不要说推广应用了。只有创造出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新机器,才能让人们真正接受棉纺织技术!对这一需求的捕捉,体现出了黄道婆作为一位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智慧和远见。

  棉纺织用的是棉花纤维,而且要求纤维中不能留有棉籽。因此,皮棉脱去棉籽是棉花加工的第一步。从棉纤维中脱出来的棉籽,是棉花加工中的副产品,也是来年播种棉花的种子。

  当时,黎族人主要采取手工脱籽的方法剥离棉籽。黄道婆发明的棉花脱籽机,使得棉花脱籽的效率和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种机器在上海地区俗称“轧花机”。这里的“轧”是沪语,音读“ga”去声。

  轧花机的发明与应用,无疑是我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棉纺织业大约在公元1297年前后,进入了手工业机器化的时代。

  小时候,祖母领着我把自家种的棉花晒干后,送到轧花厂去脱籽。据说那家轧花厂里的轧花机,就和黄道婆发明的机器类似。后来,我在顾村镇上的一家轧花厂里,也看到过轧花机。当然,此时的轧花机与古代相比,已经有了改动,不过改动的部分并不多,主要是由木制改为铁制,由手动改成了电动。

  弓式肩挂手工弹棉机。脱籽后的棉花还不能直接用于纺织,因为朵朵棉花的纤维之间还呈独立的状态,必须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纤维分布均匀的联合体。黄道婆发明的“弓式肩挂手工弹棉机”,俗称“手工弹棉机”,其中的“弓式”指这种机械的外形像一只“弓”。

  手工弹棉机真是一个绝妙的发明!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弹弓”,二是“敲椎”。“弹弓”呈弧形,操作时挂在肩膀上。“弹弓”的架子用藤或竹制成,弓弦用“羊肠线”制成。手工弹棉机上的弓弦平时处在放松状态,使用时才把弓弦紧绷在弓架上。操作时,操作者把机器挂在肩膀上,随着操作者的肩膀转动,或者脚步的移动,可以灵活操作,而且弹出的棉花纤维不易折断,质量特别好。

  手工弹棉机的工作原理是:用“敲椎”敲击紧绷在弓架上的弓弦时,弓弦发生振动。弓弦振动的强度,取决于“敲椎”敲击的力度。利用弓弦的振动,把振动的弓弦打在棉花上,使得棉花的纤维与纤维之间被“振”得膨松,从而达到棉花纤维分布均匀之目的。纤维均匀分布而又膨松的棉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棉絮了。棉絮可以直接应用,还可以制成棉条用于纺纱,棉条纺出的纱叫棉纱。

  手工弹棉机不仅可以加工新棉花,而且还可以翻新旧棉絮。这种多功能机械一直流传到今天,即使有改进,也只在弓弦的部分,将原来的“羊肠线”改成了现在的“钢丝”。公元21世纪了,仍然有人随身带着这种机械,走街串巷以翻新旧棉絮为职业。他们用古老的机械靠自己的手艺谋生,过着平静的生活。

  纺纱机。在棉布的生产过程中,如果说轧棉花是第一道工序,弹棉花是第二道工序,那么纺纱就是第三道工序。江南地区原本没有纺纱机,纺纱机是棉纺织的必然产物。黄道婆参考了黎族人的棉纺织原始技术,加以进一步发展和改造,成功制造出了“单锭手摇纺纱机”,简称“单锭机”。稍后,又在“单锭机”的基础上,发明制造了“三锭脚踏纺纱机”,简称“三锭机”。“三锭机”的工作效率是“单锭机”的三倍。“三锭机”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古代机械制造至少在元代,就已经由简单机械朝复杂机械发展了。

  纺纱用的原料来自“弹棉花”制得的棉条。棉条通过纺纱机被做成棉纱,棉纱缠绕在空心的圆木棍即纱管上,纱管上缠绕了纱后,就是纱锭了。纱锭是织布的原料。

  棉布的产量与纱锭的数量有关。“三锭机”的出现,不仅可以提高纱锭的产量,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曲轴连杆”的机械结构。“曲轴连杆”是一种能够改变运动方向的机械装置,这种机械装置在汽车发动机等现代机器中被广泛使用。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黄道婆》(作者:汪玉山、钱笑呆)。 资料图片

  棉织布机。当时,织布机在江南等地早已有之,不过是以麻线(纱)或蚕丝纱为原料,用来编织麻布或丝绸。无论是麻线(纱)还是蚕丝纱,它们的质地与棉纱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编织的机械不能照搬使用。因此,把织麻布的机械,或者是织丝绸的机械,改进成织棉布的机械,可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想法。不过,要把想法变成现实并不容易,而黄道婆做到了——她成功地把原有的机械改进成了棉织机。

  织棉布是棉纺织的第四道工序,也是当时的最后一道工序。有了“棉织机”以后,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编织棉布了。棉布的价格远远低于丝绸,而产量却远远超过丝绸,因此汉族地区的百姓也渐渐用上了质地细腻、柔软的棉布。在日常生活中,舒适、体贴入微的棉布逐步取代了麻布占据主要地位。

  当时的棉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白坯布”,另一类叫做“格子布”。“白坯布”是用原色的棉纱直接织的布,可以进行印染。经过印染的“白坯布”,以其中的“蓝印花布”最为著名。

  “格子布”则是先把原色的棉纱染成多种颜色,然后再编织成不同的花纹或图案。“格子布”是黄道婆融入了汉族人原有的丝织技术、黎族人的“崖州被”的织法技术,成功研制的一种高档棉纺织品。这种织法属于色织,有一定的难度。在如今的高档毛纺织或者混纺织的制品中,还保留着这种织法。

  她给世人留下什么

  明清两朝将近六百年的时间内,无论是棉纺织业,还是其他手工业、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贡献,始终很难超越前朝。在西方“洋布”大量涌入之前,大约有500余年的时间,我国境内的百姓,至少是汉族地区的百姓,始终采用黄道婆发明和改进的机械,生产棉纺织品。

  遗憾的是,当时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发明与创造等方面的活动,以及百姓生活、社会活动等内容的记载,少之又少。甚至在浩瀚如海的野史中,也很难找到。黄道婆的成就,虽然惊天动地,造福广大百姓,但在我国的古代社会不受重视,还不如统治者的一些争权夺利的琐事,那些“鸡毛蒜皮”倒是被轰轰烈烈地详细记录了下来。由此可见,历史学家或者文人墨客都有一定的偏向性。

  好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全都离不开科学与技术。古代的科学与技术,就其科学的部分,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其技术的部分,大多数通过师傅们的言传身教,由徒子徒孙们继承和发展了下来,传至今时今日。

  尽管黄道婆没有专门的著作,也没有“正史”记载,但这并不影响黄道婆的历史影响。值得庆幸的是,元朝的陶宗仪先生在他的著作《辍耕录》中留下了一些记录,这也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有关黄道婆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自从元朝上半叶起,由于黄道婆等人的贡献以及百姓们的不懈努力,松江地区乃至整个江南,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全国的棉花种植中心和棉纺织手工业中心,以致形成了如明代张所望《梧浔杂佩》所载“吾松以棉布衣被天下”,成了当时中国最繁华、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大约自元朝中后期起,江南的农村,从棉花的种植到棉布的产出,渐渐地出现了一个新兴产业,即棉纺织业。这个新兴产业具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又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行业,有棉花种植户,即棉农;有棉纺织手工业的工厂,俗称“作坊”,包括轧花厂、弹花制棉厂、纺纱厂、织布厂、纺织机械(手工)制造厂、修理厂,等等。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专业的纺织工人,即所谓的“纺织娘”,简称“织娘”。各个行业里还有各类中间商和经销商。就在此时,脱离农业生产的手工业者诞生了。几乎在棉纺织业产生的同时,还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印染棉布或棉纱的行业,即“染整业”。

  元朝前半叶的某一天,黄道婆离开了人世。她的墓地位于现在上海市闵行区华泾镇东湾村。每年的清明时节,前来祭扫的人络绎不绝。墓地也总有人修缮,几百年来从不间断。这里,从未有盗墓者光顾,大概他们知道墓主人留下的财富全在人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几百年过去了,墓地周围的万亩棉粮田地,随着上海县制的撤销,一起成为了往日的记忆。只有墓地前不远处的黄浦江水,仍在不停流淌。

  

  △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东湾村的黄道婆墓,始建于元代。 资料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