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是什么

 岚韵 2017-02-12

有人说:“对于一位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就是问他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之所以成为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因为不同的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不同。

有一千个哲学家,就有一千个答案。

中国古代用“哲”来指代聪明而有智慧的人。“哲”下面有个“口”,不是说话的嘴巴,而是祭天用的小酒盅。“祝、贺”两个字中“口”也是这样的小酒盅。最初的哲人是指具有神秘通天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在古代最初是掌握部落命运的巫师。他们主持祭天仪式,沟通天意,作为领导人决定部落命运。

对于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是什么

后来,“哲”演变为立身处世的智慧,成语“明哲保身”来源于《诗经》里的“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尚书》里说“知人则哲”。聪明是眼睛好使,耳朵好使,哲是脑子好使,心智发达。

中国古人说的“哲”是指聪明、智慧。“哲学”两字的首先连用是在日文里,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用汉字“哲学”表示源于古希腊、罗马的“爱智慧”之学,中国晚清的学者黄遵宪将这一表述首先介绍到中国之后,中国哲学界逐渐开始用它来表述中外古今的哲学学说。

哲学智慧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中国传统哲学来说,先秦时期主要是诸子之学,儒、道、法、墨各种学说探讨如何由乱世走向太平。两汉为经学,探讨如何构建与大一统帝国相适应的国家意识形态。魏晋为玄学,儒道互补,把道家的人性自然理论融合到儒家的治国理论中去。隋唐以后,佛学逐步兴盛,并和儒家、道家思想逐渐融合,形成理学、心学,主要兴趣在于修身和治国。

西方哲学的兴趣最初主要集中在知识论方面,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全部知识的总和,从大宇宙到小宇宙,包括所有的具体知识。亚里斯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就跟这种哲学观有关。

对于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是什么

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去,哲学的地盘儿越来越小。一些哲学家提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知识之知识”,提出哲学是关于科学成立依据的科学。

对于这种观点,一些现代哲学家对此持反对态度,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写了一本《逻辑哲学论》,这本书两万多单词,共七个部分,第七部分才一句话:“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该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影响了一群被称为“维也那学派”的哲学家。他们认为传统哲学关于宇宙人生所说的一切,既不真也不假,都是废话;传统哲学所回答的问题,都是形而上学的伪问题。这些哲学家认为这些问题没有回答的价值,应该拒绝回答。

与上述哲学家不同,罗素认为哲学是某种介于神学和科学的东西。按照罗素的观点,哲学的存在是由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科学不能完全解决,但是人的理性又不愿意把对这些问题回答的权利交给神学,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哲学。有了哲学,人们在不能确定时仍然能够顺利生活下去,而不会为犹豫所困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所谓世界观就是人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哲学思考的是最一般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思考某个具体问题。

对于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是什么

孔子站在沂水边感叹说:“逝者如斯夫!”,由眼前的水流不息联想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运动不已。老子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得出柔弱胜刚强的一般结论时。司马迁说到写《史记》的目标不仅仅是考证具体历史事件,而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们都是中国文化中的哲人,思考的都是哲学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