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化学|那些美极了的笔墨,竟蕴含着这些道理...

 晨秀001 2017-02-12


这些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中国诗词大会》刷屏了? 诗是浪漫的,化学是严谨的,这两者似乎格格不入。然而诗人却将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精美的诗歌中,美轮美奂!


古人以独特的视野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笔墨,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反应的悉心观察与独特的文学审美, 以及对化学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精彩描述,创作了无数优美的诗篇。感谢您关注初中化学公众号,如您尚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字“初中化学”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知识方法。每日更新,与您不见不散!


先来一波考题

(可多选)

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下面诗句有关分子、原子运动的是(    )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白玉为床,金作马。


3.下面有关物质变化的诗词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C、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D、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下面有关能量变化的诗句有(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上面的化学试卷

不知道难倒了小伙伴没有

反正化学姐是一头雾水

下面有请我们的好朋友

小化为大家解惑答疑

一、“诗”致入“微”(有关分子、原子运动的诗词) 

1.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2.踏花归去马蹄香 

3.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 暗香浮动,疏影横斜

6.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7.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12.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13.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千“变”万“化”(有关物质变化的诗词)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7.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8.白玉为床,金作马 




大家在读诗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里面明示或暗示了什么化学现象呢?戴上化学的眼镜来看看这些经典诗词吧!


刘禹锡的《浪淘沙》:“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就说明金的性质稳定,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形态存在,不需要冶炼还原。人们采用的“沙里淘金”就是化学上的“重力选矿法”。利用金子与沙子密度的差异,用水反复淘洗得到。其过程也是异常的艰辛。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之所以能在远处能闻到淡淡的梅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的运动,才有了“暗香来”。

刘长卿的《酬张夏》:“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利用诗和景很自然的引入物质的三态变化的知识。

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其中既有物理变化中的熔化过程,也有化学变化中的燃烧现象,蜡烛的成分是石蜡,属于饱和烃,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可使固态石蜡熔化成液态的蜡泪。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植物秸秆的燃烧是化学变化,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及草木灰,土壤中草木的根部没有燃烧到,仍然有生机和活力,春天来了又可新生。

北宋林逋写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气的扩散是一种物理变化,是香味物质分子的运动造成的,根据这种香气将梅花与雪进行区别,表达了抓住特征鉴别物质的思想方法。

王安石的《元丰行示德逢》里的“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电闪雷鸣时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呢?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HNO3随雨水进入土壤成硝酸盐,氮元素被植物吸收,所以民间有“雷雨发庄稼”的说法。

黄庭坚的《念奴娇》里有“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里的“过雨荷花满院香”,为什么雷雨过后,使人心旷神怡,因为雨水涤荡了空气中的灰尘,打雷时又有下列反应发生:3O2=2O3,O3=O2+O,分解出的氧原子有消毒杀菌作用。

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贫富的巨大差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脂,蛋白质是含有C、H、O、N、S等元素的高分子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前三类物质是在人体中反应时放出能量,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没有能量物质的人就会冻饿死。

宋代科学家沈括《延州诗》曾写道:“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诗中的石烟就是指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明代著名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是大家熟知的一首诗。

全诗包含的化学物质丰富多彩: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等及其变化过程。

千锤万凿出深山——— 原料来源。

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经过千锤万凿将石灰石敲碎,然后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即CaCO3分解。

粉身碎骨浑不怕———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