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文征明:厚积薄发,努力者终成大器

 茂林之家 2017-02-13

文征明是唐伯虎的生前好友,两人同为明朝画家、大文学家和大书法家。文征明生于1470年,与唐伯虎同年出于,比唐伯虎小几个月,1559年3月去仙逝,享年89年。在古年,70岁算都是少有的长寿人,89岁的文征明可以算得上是老神仙了。

明朝文征明:厚积薄发,努力者终成大器

文征明生在一个武官之家,父亲曾是武将,但不并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理解的那种目不识丁的武夫,文的父亲也是能吟诗作对的人,后来天下太平,文父亲先做了县令,后升任南京太仆寺丞,文征明一直跟在父亲身旁,受父亲的宠爱。

明朝文征明:厚积薄发,努力者终成大器

文征明兄弟好几个,为什么独得父亲喜爱呢?是不是也是因为他跟唐伯虎一样,从小聪明伶俐、过目不忘?非也,恰好相反,文征明从小生性迟钝,好在为人忠厚这一点深得父亲看重,于是每每升官赴任必带在身边。

文征明11岁才开口说话,比一般人是晚了不止是一星半点,但好在文父亲对他信心满满,11岁开始说话后,文父就送他去念外塾,并断定,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明朝文征明:厚积薄发,努力者终成大器

文征明15岁时与唐伯虎相识,并结为好友,同岁的唐伯虎非常喜欢去文家,且经常请教文父各种学问。看见没,文父也绝对不是一般人,唐伯虎从小过目不忘,而且刻苦攻读,15岁时已小有成绩,却仍需向文父请教学问。

18岁的文征明参加乡试,成为秀才,但考官却说他字写得不好。于是文征明开始苦练书法,

明朝文征明:厚积薄发,努力者终成大器

《千字文》每天临10遍是基本功,大家想想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每天至少10遍《千字文》,有多少人能作得到,而且不是一朝一夕。

文征明19岁时因看到沈周的画作《长江万里图》,非常欣赏敬佩,决定跟随沈周学画。沈周本来怕影响文征明科考,不愿收他为徒,但文征明诚心要学,最终沈周也被他的诚心感动。文征明最后成为沈周的得意弟子。

明朝文征明:厚积薄发,努力者终成大器

1492年,文征明与吴氏结为夫妻,并且从一而终,最终两人白头偕老。

在成家后的二十年里,文征明逢试必考,却屡试不中。然而,他是民间的名气却已经非常大了,并有众多代表画作问世。

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琢磨,文征明的绘画技巧与深度日渐提高,喜欢画山水、兰竹、人物、花卉等,特别是山水画。在书法方面,文征明对篆、隶、楷、行、草都很在行,最擅长的是小楷,他写的小楷温润秀劲,字如其人,果然错不了,他的小楷写于自己的画卷上,风格合谐统一,被称为“明朝第一”。

明朝文征明:厚积薄发,努力者终成大器

文征明从小并不聪明,但贵在其有坚持与刻苦的精神,还有就是他长寿,活到89岁,从来都是笔耕不缀,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如是留下了大量的高质量的书法、绘画、文学作品,被后人所称赞,成为真正的大家,果然不负文老父亲的期望,终成大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