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菏泽市国税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昵称27106408 2017-02-13

菏泽市国税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2017-01-09 今日菏泽
今日菏泽

hezepeople

世界打开菏泽的门户,菏泽瞭望世界的窗口。

  【今日菏泽综合消息】来自菏泽国税的最新数据:2016年全市国税部门完成各项税收收入168.17亿元,同比增长30.33%;国内收入153.86亿元,同比增长26.42%,国税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市长解维俊作出重要批示,对全市国税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从2014年到2016年,菏泽国税用三年时间完成了100亿元到150亿元的跨越,保持了“三连冠”的记录。令人振奋的数据,反映出我市经济增长跑出加速度,含金量也更高。
  国税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菏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纳税人的支持与理解。”市国税局局长王进这样回答。
  ——税制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实施营改增,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截至目前,二、三产业税收收入之比约为7∶3,第三产业比重达27.77%,较去年同期上升1.19个百分点。我市全力以赴调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电子商务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税收增长。“新兴产业逐渐崛起,为税收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王进局长说。记者从国税局了解到,2016年,全市31户战略新兴产业税收收入20.73亿元,同比增长6.84%。
  ——发挥税收职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积极落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工作方案,全面深化国地税合作,政府牵头国税、地税、市场监管、银行四部门,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证两用”的登记制度,率先推行“两证合一”,点燃创业热情。截至2016年底,全市国税纳税人注册登记户数达110514户,比年初增加15.05%。
  ——创新征管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国税收入连年高幅增长,除却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发展等主要因素外,还得益于国税部门在征管模式方面的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构建大征管格局,坚持以税收风险管理为主线,以查促收,挖潜增收,评估入库税收2.36亿元,增长112.58%。提升大企业税收管理层级,率先在全国成立市级大企业税收管理团队,全年反避税监控管理入库税款553万元。推行一级稽查,查补入库收入2.27亿元,增长19.32%。
  国税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市委市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对菏泽的整体定位是准确的,抓大项目建设的措施是有力的。”王进局长这样说。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国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市经济“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直接体现,也是实施“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举措的结果。
  ——国税增幅逐年走高,经济、税收同步增长。组织收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见证经济发展的过程。菏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菏泽国税的成绩单可见一斑。三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主动对接新常态,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市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税收规模节节攀升。全市国税收入完成380亿元,税收规模相继突破100亿元、120亿元、150亿元大关,增幅分别同比增长 16.50%、16.54%、26.42%,国税收入增幅逐年走高,税收规模实现新突破。王进局长告诉记者,国税税收收入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市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构建新常态下质量型发展新优势。
  ——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超七成,经济、税收基础雄厚。2015年发布的山东省纳税百强排行榜中,我市有2家企业入榜,这2家企业2015年在国税部门的纳税总额是28.12亿元,同比增长65.62%,占当年国税税收收入总数的23.11%。分行业看,原油加工、医药制造等十大行业2016年共入库税款118.28亿元,同比增长25.8%,增收24.26亿元,收入规模占全市国内收入的76.88%,对国内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75.44%。
  重点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税收增长的引擎。国税部门以培植重点企业,服务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构建以“遵从引导”为中心的重点企业服务管理体系,通过与重点税源企业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和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与定点联系企业就股权转让等重大事项开展事先裁定,与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签订税收遵从协议,为重点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深层次纳税服务,助力重点企业持续跨越发展。
  ——大数据价值日渐突显,经济、税收良性互动。依靠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精细化服务管理;将纳税信用数据引入信贷领域,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基于大数据采集分析,帮助大企业建成个性化风险防控体系……记者从国税局了解到,大数据应用已成为国税部门提高收入质量、实现经济税收良性互动的“法宝”。
  为实现对税源的实时监控,自主开发 “增值税专用发票监控预警平台”,依托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及第三方信息,强化对增值税全票信息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纺纱、白酒、中药材批发等3个行业的8个数据应用模板,提高了信息管税能力。
  为营造综合治税良好环境,主动对接省国税局涉税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市政府主导的 “菏泽市税收保障互联互通平台”,实现精细化风险管理,从52个政府部门采集4万余条涉税信息,2016年增加税收3.25亿元。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市人行、地税等部门共筑社会信用体系,在全省率先推广并实施了“税易贷”、“税贷通”等一揽子“税银互动”项目,2016年为114户企业办理贷款3.8亿元。
  为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采集税务端、企业财务数据、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等信息,构建针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内部大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启信宝、天眼查、风报等软件实时获取互联网数据,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将海量涉税信息转化为可量化、可比对的数据,揭示涉税风险的发展规律,实现对企业的风险提醒,有效提升了企业纳税遵从。2016年累计入库非居民税收2.27亿元,收入规模居全省第四位。
  记者了解到,市国税局通过技术改造,有效整合了系统内部数据、外部交换数据和互联网涉税数据,归集了43个部门的涉税信息,建立起“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数据分析和税收风险防控工作,切实解决了海量数据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使一个个枯燥的数据变成了税收的“真金白银”。
  国税收入连续三年增幅全省第一,为菏泽带来了什么?
  “财力支撑更加充足,服务发展更加有力,辅助决策更加科学。”王进局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助推经济转型持续发力,税收优惠政策落地有声。“税收来源于纳税人,同时要反哺于纳税人,培植税源,改善民生。把经济发展成果充分体现到税收收入上来,用足用好税收政策,这是我们国税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王进局长这样告诉记者。菏泽国税连续三年增幅保持全省第一,被刷新的不仅是税收收入数据,更是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的成果。
  “要没有这份工作,俺一个残疾人,这辈子也脱不了贫。现在厂里管吃管住,不仅给俺发了工资,还给缴保险。俺现在就一心一意干活,挣钱娶老婆。”曹县富奥实业有限公司的职工姚宗锁显得格外满足。“我们一年大概享受税收优惠90万元左右,用于贫困的残疾人个人福利,今年公司还吸纳了4名残疾人就业。”企业负责人丁永跃高兴地说。据统计,2016年国税部门办理各项税收优惠38.24亿元,占同期入库税款的24.85%。
  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一二三产业分布不均、工业底子薄、科技水平低、外向度不高。为此,国税部门找准税收政策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为加快兑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政策覆盖面和资金到位率,国税部门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试点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扩大一类企业范围,率先在全省推行涉税业务“全市通办”,着力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在加快转型、调整结构、广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范净化税收秩序,经济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更加重要”。全国国税系统一直把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视为自身的一项重大使命。从规范内部执法行为到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从纳税服务的和风细雨到税务稽查的刀光剑影,无不体现出这种理念的深入人心。
  “办税手续越来越简单,国税局的门好进、事好办多了。”正在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的会计小李兴奋地说。据了解,2016年,全市国税系统全力打造“全员规范服务、提速便民办税”服务品牌,积极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现在的办税服务厅,办税服务区、咨询辅导区、自助办税区、等候休息区等功能划分更加合理,自助办税终端、排队叫号机等办税设备一应俱全,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等人性化、贴近式的服务让人轻松,“一人一机双系统”办税流程简便高效,“监控指挥中心”监督更为有力···一系列的变化让纳税人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放心、越来越满意。
  在国税局,我们还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税收执法正确率达到99.9%以上;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查处收缴假发票13.33万份,查补入库税款3217万元。对于这些数据,王进局长这样解释,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在改善税收环境,大力倡导诚信服务理念的今天,依法治税就是最好的税收服务,纳税人有理由在平等、法治的税收环境下生存。国税部门始终将执法工作放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高度去思考和落实,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把执法不规范视为行政不到位,为纳税人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倾力服务经济大局,助力菏泽跨越发展。“国税部门的职责不仅是收税,要站在地方发展全局的角度上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王进局长在2016年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税收分析为菏泽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谋。
  据统计,2016年,国税部门共收集解答企业各类税收问题800余个;先后向各级党委政府报送各类税收分析40余份,专题类经济税收调研60余篇,其中,被国务院领导批示1篇,省领导批示7篇,市领导批示70余篇,部分成果已经运用在发展牡丹产业、加强内河航运等多个重大经济布局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阅读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