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抓狂的是听记英文数字,这个项目要求更高,1秒钟报一个英文数字,第一轮200个,第二轮300个,第三轮400个。本来是从100到300的,王峰在这个项目上平时都可以300个全对,让世界赛的规则因他而改变。不过平时能对300不意味着比赛就能全对,只要有一个出错,就只有前面的那些才算分,比如你记了300但第1个出错,恭喜你,得分为0,如果你只是最后一个想不起来,你很幸运!要保证300个全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在2010年以前,中国人在这个项目上都没有超过60个,2010年上半年突然听说王峰可以记200个而且全对时,我们都吓住了,原来这并不是欧美人的强项,中国人在这个项目也可以做到很好,这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因为榜样的激励作用,后来有很多选手都可以在平时训练100多个全对,在比赛中王峰以200个获得冠军,虽然没有超过240个的世界纪录,但仍是一个让国人自豪的成绩! 在记忆时会通过电脑公放出数字录音,在听录音时不准动笔,也不准发出任何声音,如何你觉得你听了40个就听不下去了,或是中途有一个断线了,那就不要再继续了,捂上耳朵把前面的回忆一下,等着答题时间再写答案。这个项目是世界脑力锦标赛交卷最快的纪录保持者,10秒内交卷的都有,因为比赛选手中可能还有连这个项目练都没练过的选手,赛场上就是第一次。
这么难的项目,王峰是怎么做到记忆300个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王峰是如何训练这个项目的。 王峰的分享:
第一步:只练习将听到的英文数字快速的转换成脑海中的编码图像,起步阶段中国人的转换模式是听到“three five”,在脑袋里反应出“35”,进而再将“35”转换成“山虎”的编码图像,如果一直是这样的转换模式,那显然一秒一个的速度会让你很吃力,所以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争取做到听完英文后直接在脑海里出现的是编码图像,形成条件反射。
第二步:这一步只进行编码两两之间的联结,不用放在地点上去记忆,当你能一次性做完200个数字以上的联结训练时(中间不允许中断或者遗漏),那么联结的基本功你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第三步:有了前两步的训练基础,再去将编码与地点桩进行联结就比较容易。由于是比赛时只能听一遍,所以在联结的时候要比其他项目夸张生动一些。这个项目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对应你看记一遍数字的水平,因为我以前训练的时候就是看一遍,一直到240个数字我都是要求自己看一遍记住,所以我的听记成绩就能在200个以上。这也说明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大家在前期训练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训练其他项目的时候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第四步:心态的训练。这个项目是非常考验人的注意力和心理素质的。在开始听记之前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要有任何杂念,担心、恐惧这些消极的心理更是肯定不能有的。情绪调整好后,可以选一个适合听记的动作,比如我在听记的时候就喜欢双手十指交叉合拢,用手背托着下巴去听记,每次一做这个动作我就能迅速进入听记的状态。开始听记了,四个数字为一个单位,两幅图像出来后放在地点上就不要管了,继续听记后面的,不能在报后面的数字时还在回忆前面的编码图像。这是听记项目的大忌,很多人成绩不好就是这个原因,其实如果我们在听记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坚信的心态,告诉自己只要放在地点上我肯定就记住了,那么一直连贯的听下去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如果有一种不安的心理,总感觉前面记得不踏实,想回去看看,甚至在你犹豫要不返回去去复习时下一个数字已经报过去,你就不得不放弃后面的数字了。一秒一个的速度绝对不允许你去回想或者巩固上一组的图像,必须按着报数的频率将一组组数字放在自己的地点上。我以前也经常犯这个错误,感觉不回想一下会记不住,导致我每次都是半路夭折,无法听完。后来我就从心理上改变,有了自信以后去练习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成绩一下子就突破了100个,后面一直不断往上升。
还要注意的是要养成一次听记四个数字的习惯,因为很多时候会连着出现2个以上的相同数字,如果平时的节奏感没把握好,一听到相同的数字时心里就会感觉没底,不确定是有几个同样的数字,形成了听记的节奏感就能避免这种失误。
要练习听记的同学可以将数字录音储存在自己的手机或者MP3里,有空时就拿出来练习练习编码转换和联结,我在去广州比赛的火车上就做了这项训练。听多了就不会对这个项目产生恐惧感,只有克服了心理上的不良因素,才有可能攻克这个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