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润清
崇尚个性,享受成长。
◆ 教育应弘扬学生现有之长,挖掘潜在之长,追求发展之长。
黄润清,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校长,近年来带领芳草小学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秉承“崇尚个性,享受成长”的教育理念,逐渐改变了学校唯分数的传统教育观。他认为教育应尊重生命的主体性、主动性,顺应、激发、引导生命的愿望与需求,奠基生命终身发展的基础素质,开启生命的无限潜能,赢得生动活泼的个性化成长,让师生充分享受教育过程的审美愉悦与成功的幸福体验。
“让每一个生命都开出自己的花”是黄润清对师生个性化发展的形象表达,在他的带领下,芳草小学逐步构建了适合师生个性化发展的课堂,形成了包容个性的教育观,“以长扬长”的发展观,“多把尺子”“重淘金,轻捉虫”的评价观。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教育者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更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选择最有效的途径促进每个人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积极性,使具有各种差异的学生大方异彩。黄润清有一种美好的教育观:尊重生命,尊重差异,个体自主,多元发展,他希望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与之个性相宜的发展,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独特的自己,每位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幸福成长。基于此种理念,他把“享受快乐童年,奠基幸福人生”作为育人目标,把“培育教育个性,享受幸福人生”作为教师发展目标。
在黄润清眼中只有分数没有能力的人生是不健康的人生,只有能力没有分数是不完整的人生。学校教育不应唯分数为导向,更应着眼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创造适宜生命成长的育人环境,致力于提升学生成长过程和未来自我实现的幸福指数。学校的教育效果不应随学校教育过程的结束而结束,要贯穿于学生一生,对其知、情、意、行产生积极影响,以此为学校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崇尚个性,就是要充分尊重生命的主体性、主动性,顺应、激发、引导生命的愿望与需求,奠基生命发展的基础素质,赢得生命生动活泼的发展。“享受成长”则是探索适宜生命成长需求的个性化教学,让师生尽享教育过程的美好,体验成功的愉悦。成长是生命的自然属性,成长在时时刻刻发生着。黄润清认为校长的作用是怎样使师生成长得健康幸福。作为校长让学校师生体验幸福其实并非难事,他将师生的幸福体验归结为三点:首先校长要关注、尊重、欣赏师生;其次要给师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第三,要视师生为亲人。
尊重并给教师个性化的舞台,是满足教师职业追求的开始,而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则是教师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催化剂。尊重并给学生个性化的舞台,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源动力;而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则是让学生爱上校园、乐于求学的秘密。
校长放手,教师就精彩;教师放手,学生就精彩。黄润清认为,如果学校是一棵枝叶丰茂的树,校长就是树根,中层干部是树干,教师是枝叶,学生是花果。校长应搭建好平台,激发全体师生的主体意识、优势或潜力,实现行政人员自主地管理,智慧地管理,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自主地教,教师着力于激发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掘学生的优势与潜力,使之张扬个性,健康发展。花果有花果的美丽,枝叶有枝叶的馨香,各部分相互支撑,相互滋养,整体发展。在实际操作中,黄润清从改革传统管理模式着手,建立自主管理机制。
首先,强化民主管理,增强管理的人文性。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系就是由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群体在梳理、反思学校文化的过程中集体碰撞而生成。它统一了全员思想,形成了团队核心价值观,激发了教师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积极参与体验学校发展过程,享受着学校发展带来的自豪感、愉悦感。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重大事情通过讨论,集体决策,如学校《绩效工资方案》《教师期末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和分配方案,都由教师集体讨论生成,学校及时公布教代会决议,使学校一切制度和分配方案变得透明。民主的制度既让师生实现了作为学校主人翁的权利,也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
赋权自主,是黄润清实现民主管理的措施之一:即赋予教师发展、管理、创造的权利,引导教师在自主实践中体现主体性,在课堂变革中发挥主动性,以外生力量激发内生发展潜力,满足教师的归宿感、效能感、愉悦感。
赋予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学校创造条件提供组织帮助、诊断,让教师感受自身专业发展备受关注,这是教师内生发展的前提。要不要发展,何时发展,怎么发展,由教师自己决定。
赋予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的课堂,在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什么,怎么教,由教师掌控。
赋予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自主权。从目标建构、过程调控、考核激发等方面着力,充分挖掘教师的发展优势、个性潜能,激发其自我发展的意识,以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愉悦度,以制度激发自我发展需求,增强发展内动力,激发教师在个性化课堂建构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为了激发教师对课堂改革的热情,黄润清提出并实施了联动共享机制。第一,“以点带面,点面联动”,培育个性化课堂典型,以典型带动各学科对个性化课堂的探索,共享学科共性模式。第二,“以面哺点,联动共生”,立足学科共性,着眼教师、学生和课型差异,构建个性化课堂。第三,“行政包干,联动发展”,校长抓名优教师、名优教师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年轻教师,落实相应的责权利,促进个性化课堂共创共享、共生共长。
黄润清提倡包容、信任、欣赏、扬长的校园文化。在教学方面,他倡导包容每一个教师的价值观,用包容的眼光审视教师的教学行为,用好放大镜与老花镜,重点要放大教师身上的每一个亮点,而不是非本质的短板。信任、关注和欣赏每一位教师,努力让每一位教师的优点更优,亮点更亮,教师在这种持续的关注与欣赏中自由、自信地成长。学校积极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为有自主发展需求的教师提供教育支持,如邀请众多著名学科专家到校指导,并积极促成本校教师拜师学艺,通过多项措施,让一部分教师优先成长起来,满足教师自我成长需求。
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仅仅限于课堂,课外活动也是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平台,芳草小学开展了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等各种学生社团,各种兴趣小组常年活跃于校园、社区,参加各级表演竞赛,形成了一道才华竟显、个性竟放的动态风景。
在黄润清的带领下,“崇尚个性,享受成长”的教育思想在芳草小学落地生根,学校以“让每个生命都开出自己的花”的为教育信念,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差异,个性化发展”的教学价值观,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文化观,“可持续发展”的四维教学质量观,“赋权自主、联动共享”的教学管理观,促成教学行为从“教师的课堂”转向“学生的学堂”、教学评价从“一把尺子”转向“多把尺子”、教学模式从“整齐划一的标准化”转向“多元发展的个性化”。
做师生成长的幸福之根,还是做师生成长的痛苦之根?黄润清选择了前者。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程用书——《幸福的方法》前言第一句话说:“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这句话体现了黄润清朴素的教育理想。实现幸福的方法有三种,即快乐学习、开心工作和美满婚姻,黄润清在多年的教育中践行着两点,即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教师开心地工作。
(撰稿:王小五)
2016年合订本已出下半年本,欢迎与上半年合订本一同选购。
 2016年上半年合订本,定价91元
 2016年下半年合订本,定价91元
发行电话:62003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