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画家安格尔的新古典主义作品 (1)

 率我真 2017-02-13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桑西。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他以精湛的传统技艺在人物画着力表现线条的纯净、姿态的优美和皮肤、饰物质感。同时,安格尔并没有受到传统的束缚,具体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的尊重,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按照美的规律对对象的变形处理,充满浪漫主义的气息。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任第一执政官時的拿破仑》 

     1801年安格尔21岁,获得去罗马留学奖学金,因国內战争而被延误,他只得靠画肖像和替人画插图维持生活,经常赴卢浮宮临摹观赏名作,并创作了歌頌拿破侖的肖像作品,这幅拿破侖的肖像就是在这时時期创作的。

    安格尔完全用古典画法描绘这位不可一世的第一执政官,他年轻、高傲和自信,神情沉入思考之中。画面以紅色着装为主色调,间以白色长筒袜使形象崇高庄重,在暗背景衬托下和谐稳定,背后窗外明亮天空与桌面上的公文和長袜,使画面更為响亮和充滿生机。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王座上的拿破仑一世》 1806年  现藏法国巴黎武器博物馆

 

    安格尔為拿破仑画的第二幅肖像,画中描绘登上皇帝宝座的拿破仑一世的形象。

    拿破仑1769年出生于科西加島,24岁當上了將軍,在征战岁月里相继佔領北意大利,战胜奧地利,远征埃及、敘利亚,30岁時发动政变,再次出兵意大利並取得对比利時的統治,1802年起为終身皇帝。1804年称帝建立法国大资产阶级君主政体,尔後占领柏林,出兵俄国,封锁美国,终告失败而被流放到厄尔巴小島,1815年再度出山,可悲的是在滑铁卢一败涂地,又被流放到遥远的圣海娜岛,并死于該岛。

    安格尔以赞颂的艺术语言,将这位比自己大一岁的皇帝描绘得像神灵一般,手执权杖,稳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不可一世。笔触精微細膩,画面配飾繁縟华貴,集中表現了君主政体的皇帝权威。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神话了的拿破仑一世》 The Apotheosis of Napoleon I

1853年 卢浮宫,直径只有14.5cm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唐?佩德罗吻亨利四世之剑》 

 

    安格尔从1814年-1832年之间共画了多个版本,分别收藏在不同的地方。

    唐.佩德罗是西班牙大使,某日谒見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为了国事他们曾有过激烈的爭论。但是当他來到卢浮宮的大厅时正巧遇到携带亨利四世佩剑的少年侍卫,大使急忙按礼节向他跪下,去吻亨利四世的佩剑,并說了一句話“请让我赏光最荣耀的基督徒的剑吧!”安格尔将这一情节安排在卢浮宮大厅过道往返行人中的一个瞬間場面,左边是希腊柱式雕像,右侧是走出画面的行人,背后則是守卫兵士,前景主体人物是匆忙下跪吻剑的大使佩德罗虛伪且虔盏奈杼料喽鳎捎谒碜偶t黑相间的衣飾,所以形象十分突出,与身着素淡的少年侍卫形成形体和色彩的对比,这是一幅更多傾向富裕主义风格的作品。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安第舒斯和斯塔东尼斯》

 

    安第舒斯是公元前324—前262年的敘利亚国王,由于爱上了他的继母斯塔东尼斯而得病不起。这幅历史画就是描绘斯塔东尼斯去探視病中國王,入室時复杂心绪的瞬间场面。

    躺在床上的国王抬起一只无力的手臂,王後身体埋在床前哭泣,御医正在探视国王头上热度,突然发现斯塔东尼斯站在外面,急速抬起右臂膀作惊讶状。画家着力刻画矛盾中的斯塔东尼斯的神态。对这个形象,安格尔画过很多草稿,他企图仔细描绘这个被深藏在心底里的爱情所困扰的年轻美貌的继母形象,費了很多苦心,他自称是︰「我的伟大历史题材的细密画」惊扰他的生活长达五年之久。

     在这幅画中最成功的形象是斯塔东尼斯她那么娇小玲珑惹人怜爱和同情,身着的长裙及地,她那高雅朴素的形象与內心深处的青春火焰正在发生激烈的沖撞。形象极富同情和诱惑,崇高、純真而美好。

 


    该作品描绘的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第9卷前言的內容,即在“特洛伊战争”中,希腊的勇士阿喀琉斯,因为与统帅阿伽门农不和,停止了战斗,退出了自己的阵地。阿喀琉斯的母親忒提斯,为维护自己儿子的荣誉,向朱庇特提出自己願意领路,使希腊军失败。这样一来,可以迫使希腊军方重新起用阿喀琉斯。当希腊军大有败之势时,果如所料,阿伽门农派出使者去拜访阿喀琉斯,请他复出参加战斗,以挽回败局。
安格尔描绘出阿伽门农的使者们访問阿喀琉斯时的场景:在使者们前往阿喀琉斯的營塞時,阿喀琉斯正在弹奏着竖琴消遣,和他在一起的,只有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走在最前面的是俄底修斯,当使者们接近这个场面进,阿喀琉斯离开座位,站了起来,帕特洛克罗斯也站了起来,从这件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阿喀琉斯停下了弹奏,眼望着阿伽门农的使者,站起來的瞬间。他与帕特洛克罗斯二人微微顫動的肌肉,显示出的弹性,与正值壮年的使者们厚重、健壯的驱体,都給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景中人物配置的井然有序,中景根据水平线与垂直线,简单地描绘了營寨,后景中希腊士兵们,刻划的完美、精致,通过光的增減,巧妙地表現了人物的色彩。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荷马的礼赞The Apotheosis of Homer 》  1827年  巴黎卢浮宫  

 

    古希腊盲詩人荷马,公元前873年生,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紀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敘事代表作史詩《伊利亚特》和《奧德賽》,即是荷马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荷马的杰作《荷马史詩》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安格尔《荷马的礼赞》作品的色彩以暖色調爲主,而盲詩人荷马色彩表現在画面中起到主要的作用,旁边的男男女女的灰色调处理,使画面更加突出了盲詩人荷马高大、挺拔的艺术形象。也充分表现出画家安格尔对盲詩人荷马的崇尚之情。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贞德在查理七世的加冕礼上》1854年收藏巴黎卢浮宫

 

    贞德一身戎裝,比正在加冕的皇帝更为光辉。她是一個农家姑娘,16岁进接到神圣命令,率領法国军队同英军作战,解放了奧尔良。但1430年,她赶到康边去救援時,被英国同盟边勃良第边俘虏。曾经大大受恩于贞德的查理七世却丝毫沒有出力援救她,致使贞德于1431年5月30日,在卢昂被处火刑,后人纪念她为圣女。

    画家并不关注加冕礼本身,而是借这一题材用心描绘人物与环境中各种摆设和道具的质感,这种精微的静物表现简直超过现代精密摄影术,从中可见安格尔的写实造型技巧已臻极致。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黄金时代 The Golden Age》  1862年  Fogg Art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USA 

 

    在古希腊神话中,人类与神的关系被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五个世纪

    第一个世纪——被称为“黄金时代”。在这个世纪中,人类在神创造的世界中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劳动,什么是悲伤。神赐予他们无尽的美食与快乐。这个世纪的人类拥有强壮的身体和神一般的力量,他们不用担心疾病与死亡。他们虔诚的听从神的旨意。当一个人度过漫长的人生之后,他的灵魂会变成精灵环绕着土地。但是这样的时光延续了一百年便很快的终结了。

    第二个世纪——被称为“白银时代”。在这个世纪中的人类不再像第一个世纪那样幸福,他们虽然有力量,但是却缺乏理智,他们不再听从神的旨意,宙斯因此而被激怒,他决定惩罚人类。他将人类所居住的土地沉到了昏暗的地下宫殿中,而在那里的人类没有感喜怒哀乐,即不知道什么是悲伤,也不知道什么是快乐。

    第三个世纪——被称为“青铜时代”。在这个世纪中的人类骄傲蛮横,他们不懂得耕作劳动,却酷爱战争。宙斯赐予他们强壮高大的肉体,但是也给了他们残忍的心灵。他们自相残杀,并且很快便沉沦到了哈得斯的地府中。

    第四个世纪——没有明确的称呼,通常被称为“英雄时代”。生活在这个世纪中的人类,比起前几个时代更勇敢而公正。他们拥有接近神的力量与智慧。因此被称作“英雄”。最后这些英雄都被卷入残酷的战争之中(其中就包括特洛伊战争)并相继死去。宙斯让他们再次复活并将他们安置在世界边缘的一个岛屿上。在那里,他们得以享受幸福而安定的生活,没有烦恼,衣食无忧。

    第五个世纪——被称做“黑铁时代”,这个世纪里,神惩罚人类日日夜夜的做着辛苦的劳动,而人们的性格也更为复杂,尽管混杂着善良,但更多的是邪恶。人类妄图统治一切,儿童不再信任父母,朋友不再相互信任,主人对待客人不再热情,婚姻中的人们不再相爱,誓言被他们视为尘埃。善良与公正已经不再被他们视为行为的准则,而仅仅只是暴力。最终神对人类失去了希望,公平之神与善良之神永远的离开了人类。而人类只能过着饥饿而痛苦的生活,再也得不到神的庇护。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罗慕卢斯战胜阿克朗》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基督将天堂钥匙交给圣彼得》1820年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波罗与弗朗西斯卡》 1819年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达芬奇之死》 1818年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教皇皮乌斯七世在西斯廷礼拜堂》  1814年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拉斐尔和弗娜里娜》

 

    在安格尔的心目中,最伟大最受崇拜的画家是拉斐尔,他怀着虔诚而崇敬的心情,描绘這幅大天使拉斐尔和情人弗娜里娜在一起的风俗性肖像作品。

    拉斐尔短暫的一生虽立了大業,但从沒有成家,他有崇高的心灵,天賦的才能,又有与这气质相配的外貌,在少女的心目中简直是天神下凡;而在拉斐尔的心灵中,也有一位从不露面的情人,她就是弗娜里娜,她是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弗娜里娜在拉斐尔的生活中一直很神秘,她崇拜他、关心他、爱护他,她常常远远地站在作画的拉斐尔的背后,默默地看他作画。据说,有一次拉斐尔转过头惊起來:「啊!我的圣母啊!」

    这幅画所描绘的是拉斐尔的画室,拉斐尔正在为她画像,休息瞬间的亲昵,高貴的弗娜里娜看着画外,而拉斐尔則端詳画中的情人,用心灵去感悟画中人物的形象。环境幽静,背景露出半幅画,那是依弗娜里娜形象画的《椅中圣母》,这使人们联想到拉斐尔所塑造的圣母是來源于他心目中的情人。

    这是一幅典型的拉斐尔风格的作品。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THE VIRGIN OF THE HOST INGRES《主持的圣母玛利亚》 1841年

 

[转载]游走在神话和现实间--安格尔画作欣赏

 《圣辛佛里安殉道》    1834年

 

法国画家安格尔的新古典主义作品 (1) - 林中鸟 - 林中鸟的博客 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