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争议最多的一战——长平之战

 伟天英 2017-02-13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颇多介绍长平之战的文章,心中有所动,就写了这篇文章跟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经过春秋较为平和的争霸,各诸侯国在战国初确立了七雄地位后就开始了混战模式,到了战国后期,各国之间的征伐已经到了无以加复的地步,也越来越惨烈,影响最大,讨论最多的莫过于战国末期秦赵之间的生死之战——长平之战。

看当时局势:

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力强横,当初能与之抗衡的国家如魏、楚、齐均国势渐弱。秦国取魏国河东之地、挟楚国太子换区楚地、攻韩国、齐国一直毫无作为、燕国因乐毅抚养幼年秦昭王与之交好,又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唯有赵国,经过改革后的军力强大,又取韩国上党扩充实力,秦国一直都在积攒实力以图灭之。当时的秦国经过变法,国内局势稳定,又有巴蜀之地作为粮仓基地。赵国虽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秦,但其军队作战能力并不比秦军差太多。因此,此战必定是一场综合国力的比拼。

战国时期争议最多的一战——长平之战

上党

看军队规模:

军队规模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说明此战两国的军队规模。只知赵国被坑杀40万降卒,而当时赵国的人口基数和国力,估计最多45-50万已是极限,在军队战斗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秦国想达成这场歼灭战的作战军力,再加上后勤补给的辎重部队,迫使秦国到最后动员河内陆区15岁以上男子,因此参战人数绝不会低于赵国,对于两国都是倾国之战。

看带兵之将:

廉颇是名老将,实战经验丰富,沉稳持重,但是作为一名将军,未必能从国家大局出发,死守短期内不会失败,而贸然进攻却胜算很小,因此他选择死守不出,但他未曾想过,在当时赵军士气尚可,秦军还未立足的时候,就算不胜,也可为后面的和谈多加一些砝码。到了后面越拖越对赵国不利的时候,局势已经无法改变了。

白起被称为战无不胜的战神,大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但是他不打没把握的仗,对于降军手段极其残酷。

而赵括,兵法理论有余而实战智谋尚浅,当廉颇已无法担当前军主帅的时候,赵国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秦昭王在得知赵括任主将后,调用白起为上将,本来与廉颇对垒的王龁为副将,说明秦昭王很重视赵括的实力,并不像后人所说的只会纸上谈兵。

看战斗过程:

赵孝成王四年,韩上党不敌秦军,降于赵,赵受之。秦大怒,命王龁攻之,赵派廉颇驻守长平以御秦军。廉颇虽坚守不出,秦军依然逐渐蚕食赵军,赵军军心不稳,上党告急。后赵王任赵括为将。赵括到长平后即整顿军队,与王龁交战,王龁不敌,秦王急调白起。

是年八月,秦赵决战,战场在上党盆地中,决战之前,赵括命皮牢之赵军扫除沁水沿岸秦军,能够向东与赵括夹攻白起军。决战开始,赵括猛攻白起,白起向西撤退,撤至沁水东岸,尽力死守。之前那只皮牢军被王龁阻击,并未能扫除沁水东岸之秦军。因此赵括只能与白起陷入消耗战,后赵括深知军粮不足,不宜久战,命一只赵军断后,大军东撤。但快到长平时,一只秦军堵在前方,是为秦昭王从野王发来的援军。后面断后的赵军已被白起消灭,现在赵括军已陷入包围。

这时,长平、晋阳、皮牢的赵军从外向赵括靠拢,被其他秦军阻击,赵括军拼命突围,只要秦军有一处被突破,战局就会改变。后被困四十六日,在用尽了刺杀、诈降等手段后,赵括拼死一搏,被秦军弩箭射死战场。后赵军降秦,秦军俘获赵军二十余万,杀后坑之。

战国时期争议最多的一战——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争议最多的一战——长平之战

一场旷古的大战就此结束,后世对其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个人认为:赵国是失败是必然的,此战无非攻守两种方案,以攻,如若是在阴山这样的平原上,那么能充分发挥赵军骑兵的机动性,未必会弱于秦军,但上党之地山峦重叠河流交错,不利于赵军的机动作战,更有利于秦军步兵的步步为营。如守,也非赵军的强项,且赵军所在之地为易守难攻之地,那么粮道也必然狭窄易破,一旦被秦军所断,粮草供应就必然陷入危机,更何况当时的赵国国力根本无力支撑如此多的军需,拖得越久,对赵国越不利,因此当初赵括也深知此点,冒险进攻,还有一丝希望,如果固守下去,那么必败无疑。

因此对于赵军来说,攻也不行,守也不是,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不利,唯有其他国家趁秦赵重兵对峙之时,齐力来一招“围秦救赵”,或许还有转机。

历史不能重演,一招错满盘输。如若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成平手甚至赵国获胜,历史是否会改写,不得而知。但个人认为,当时秦国国力已超出其他六国,且实力还在不断增强,秦国上有贤德明君,中有良臣猛将,下有骁勇之民,历史的天平早已向秦国倾斜,统一六国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