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三字经·医学源流》中医学源头和数千年传承

 为什么73 2017-02-13

《医学三字经·医学源流》中医学源头和数千年传承

原创 2017-02-13 王心远讲述 王老師講座節選

30:00 中医学数千年传承 来自王老師講座節選

一、中医学是上古圣人传下来的

《医学三字经》第一篇医学源流,讲的是医学的源流,就是中医的历史,中医是怎么传下来的,医学的开始都是从歧伯黄帝开始的。

(一)医学的开始

“医之始,本岐黄”:医学的开始都是从岐伯、黄帝开始的,大家知道《黄帝内经》就是岐伯和黄帝的问答。因为黄帝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祖先,大家都是黄帝的后人,他统一天下当了天子之后,他要关心老百姓的健康,所以向他的老师天师岐伯问医道。这就是我们中医学的开始。

其实中医学早就有了,所以在《黄帝内经》里面经常引用更古老的经典,只不过中医学的学问定型在黄帝时代。我们就从歧伯、黄帝开始,我们之所以知道经络、脏腑、运气、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等,都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这些都是圣人为了我们的健康传下来的生命之学,是生命的百科全书。比如神农尝百草,中药的发现那更是古老,神农氏炎帝比黄帝更古老。

(二)生命之学是非常深奥复杂的

“灵枢作,素问详”:《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二部分,《灵枢》九卷和《素问》九卷,在古代没有纸的时代,这是非常浩瀚的巨作了,《老子》也才五千言,《黄帝内经》竟然一百多篇共十八卷,为什么会这么多?因为生命之学就是这么复杂深奥。《黄帝内经》就好像儒家所说的五经一样,是重要的著作,是最高的境界。

(三)《难经》补《内经》所未发

“难经出,更洋洋”:《难经》这本书很重要,《难经》阐发《黄帝内经》之旨,补《黄帝内经》所未言,上古的医经很多,因为很多失传了,所以就留下了一本《黄帝内经》,但是《难经》的作者秦越人,也就是扁鹊,他是战国人,他看过很多古老的医经,所以他对医经的内容进行了阐发。他采用问难的形式,就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方式。

《难经》八十一难就是八十一个问题,《难经》里面有些内容在《黄帝内经》里面是没有的,因为上古医经不止这一本,他看过很多。所以《难经》既阐发了《黄帝内经》的内容,又补充了《黄帝内经》所没有的内容。

《难经》这本书很重要,但是这本书不能叫经,它叫《难经》,就是对医学经典的发难,自问自答。难是动词,经是名词,难是谓语,经是宾语,是对经典的一种阐发。秦越人是一代名医,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史记》里有他的传记。

(四)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张仲景

“越汉季,有南阳”:到了汉朝,最重要的一位医家是谁?张机,字仲景,就是咱们中医学的医圣,做过长沙太守,他不是一位职业大夫,是三国时期的长沙太守,差不多是曹操那个时代的,他有两本重要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当然他可能不止有这两本着作,可能其他的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咱们知道《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张仲景留传下来的,这两本书非常重要,属于四大经典。

“南阳”就指的是张仲景,因为张仲景的家乡就在河南南阳。现在那边还有仲景祠,有仲景的墓,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参拜一下。当地的香火很盛,老百姓特别的崇拜,有病就求医圣去,

“六经辨,圣道彰”:在《黄帝内经》时代,用汤药的不多,那个时代的人得病简单,所以一般用针灸就可以了,到了商代,开国宰相伊尹开始用汤药治病,伊尹本身是一位厨师,因为药食同源,他搞了这门学问,留下了一本书,叫《伊尹汤液经》。张仲景的《伤寒》、《金匮》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是从《伊尹汤液经》里传下来的,《伊尹汤液经》里面的方子也不完全是伊尹创造的,也是从上古传下来的。比如《伤寒论》的第一方桂枝汤,就是黄帝从岐伯那里传下来的,这是非常古老的一个方子,一直传到伊尹,然后伊尹又传到张仲景,桂枝汤的组成和剂量都没有改,从远古时代一直传下来。咱们中国人非常重视传承,所以它没断,一直传到现在。我们大家现在还用桂枝汤,“桂枝汤”这个方子太奇妙了,虽然只有几味药,但是治病效果非常奇妙,因为它是从上古传下来的,非常经典,所以叫“经方”。这些从上古传下来的方子就叫经方。

张仲景是一位集大成者,《伤寒论》里面大部分的方子都不是他自己创造的,是他继承下来的,然后传之后世。张仲景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的继承和传承。我们今天之所以知道这些方子,就是因为有张仲景,如果没有张仲景的话,我们怎么知道有这些重要的方剂。张仲景把中医的这些理、法、方、药集大成,然后传承下来了,他是一位很伟大的人,被后人称为医圣。他在中医学里面的地位就相当于孔子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孔子是一位圣人,孔子的伟大就是他能够传承中国文化,张仲景的伟大是他把医道传承下来了,他们俩的历史功绩是可以类比的。张仲景最重要的是传了六经辨证,“六经”是最重要的,通过六经的学问,圣道得以彰显。六经并不是张仲景创造的,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从《黄帝内经》时代就是用六经理论来阐发中医,所以中医学是一脉相承的。

“伤寒着,金匮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对中医看病来说太重要了。没有《伤寒》、《金匮》就不会看病。《伤寒论》这本书的医理如“神龙出没,首尾相顾,鳞甲森严”。这辈子你没读过这本书那太可惜了,这么好的一本书,老祖宗的宝贝没学过,生命的奥秘不知道,有了病不知道怎么治,你说这人多可怜啊!

《金匮玉函经》就是说《金匮要略》这本书,它是放在用贵重金属打的一个柜子里,里边有一个玉做的函,就是一个盒子。这本书一定要搁在这里头,因为太宝贵了!这本书它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尤其是些疑难杂症,最难治的病,这本书里头都讲了该怎么治,能够起死回生的,所以说这本书太宝贵了,要搁在金匮玉函里来保存。

《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子是上古圣人传下来的,可不是张仲景自己编的,所以叫经方。其药悉本于《神农本草经》,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什麽叫效如桴鼓呢?就是拿鼓锤敲鼓,一下子就有声响了,这个药就有这么神奇,一投就准。

“垂方法,立津梁”:张仲景我们称其为仲师,医中之圣人也,是大家共同的老师,他是医家之圣人!儒家、儒者不能舍至圣之书而求道,至圣之书,就是孔圣人之书。医者岂能外仲师之书以治疗。你治疗不本着张仲景的思想、张仲景的方法,那么你就叫歪门邪道。历史上伟大的医家,包括开宗立派的叶天士,明显他跟张仲景不一样,他开宗立派了,开了温病学派,但是他也是学张仲景的书,学的非常好的一位人。

(五) 唐朝两位了不起的医家

“李唐后,有千金”:唐朝也有一位伟大的医家孙思邈,我们称为药王爷,药王殿里,药王庙里都供着他,他是一位隐士,他写了两本书,《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秉承了张仲景的思想。

“外台继,重医林”:唐朝王焘《外台秘要》四十卷,分一千一百四门,这本书也很重要!书更厚了,有很多密传的古方。

(六)间色乱正,医学也不外乎如此

“后作者,渐浸淫”:后面的作者就有点差了,客观的讲,我们中国文化从宋朝开始就走下坡路了,是非常可惜的。

“红紫色,郑卫音”:医学也不外乎如此,间色乱正,靡音忘倦。郑卫之音就是靡靡之音,不是正宗正统的音乐。正统的音乐比如韶乐。大家偏偏就爱听靡靡之音、下里巴人。正经八百的阳春白雪没人听。

本来朱色是正色,红色、紫色都是间色,不是正色,间色乱正。学术界往往就是这个现象,大家偏偏喜欢歪的、斜的,真正的正道没人喜欢,没有人学。这种情况在别的学术中,还比较慢一些,在医学里面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您不按正确方法做,可能马上就会出人命。

(七)金元四大家

1.后世医家有几位特别著名的,最著名的就是金元四大家

(1)李东垣

“迨东垣,重脾胃”:李东垣应该是在金世宗时代,后来金朝被元朝灭了,他就算元朝人了,到元朝17年以后才去世,活了72岁,他比较重视脾胃。

“温燥行,升清气”:咱们同仁堂现在出的“补中益气丸”这个药的原方就是李东垣所创,他比较喜用这些药。

“虽未醇,亦足贵”:李东垣用药的特点是什么呢?药味很多,但每一味药的药量很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他重脾胃这个事确实很重要。脾胃为人后天之本,人不吃饭肯定活不了,所以中医也是非常重视脾胃的。

(2)刘河间

“若河间,专主火”:刘河间实际上是金朝人,他姓刘,名完素,字守真。为什么他又叫刘河间呢?他是河北河间人,大家为了尊重他就不直称他的名字,所以就叫他刘河间,河间这地方也是出名医的地方。他比较喜欢用寒凉药,因为他是主火,认为很多病都是由火引起的,所以他是寒凉派。

“遵之经,断自我”:刘河间根据《内经》的很多著作,从火而论。

“一二方,奇而妥”:刘河间他有几个方子用得特别广,而且特别奇特、有效,比如说防风通圣散,咱们同仁堂现在有防风通圣丸,这个方子就是他老人家创的,非常奇妙,治了很多病。六一散,解暑之药,也是刘河间所创。

(3)朱丹溪

“丹溪出,罕与俦”: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号丹溪,元朝人,朱丹溪这个人很了不得。

“阴宜补,阳勿浮”:朱丹溪治内伤杂症有非常独特之处,号称养阴派,他比较重视滋阴,他有一观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但是大家都反对他,认为这个说法不对。他这种治法是有一定时间性的,就是说你处的时代阴虚比较多,不等于天下人都是阴虚多。

“杂病法,四字求”:他认为杂病从气、血、痰、郁四个方面去求,抓住了一个要领。

(4)张子和

“若子和,主攻破”:张子和,名从正,字子和,号戴人,他比朱丹溪时代要早一点。他重视汗、吐、下三法,他认为很多病用泻法就能治好,所以他重视攻破“汗、吐、下”三法,驱邪以后,邪去而正安,所以他也有他的长处。

“中病良,勿太过”:张子和认为实证一定要用汗、吐、下去邪,但是要中病即止,不能太过,太过则伤正气。

“四大家,声名噪,必读书,错名号”: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但也有人把“张”误以为张仲景,那就错了,因为“张”是张子和,张仲景是医圣,不能跟那三位并列,张仲景比他们高太多了,医圣就是高高在上的。

(八)明清医家

“明以后,须酌量”:明朝以后的医书就太多了,因为印刷也发达,医学的书就太多了。

(1)王肯堂

“详而备,王肯堂”:王肯堂,他是当官的,同时又行医,又著述医学著作,他的一部巨著叫《证治准绳》,非常详尽。

(2)薛立斋

“薛氏按,说骑墙”:薛己,字新甫,号立斋,他有《薛氏医按》十六种,影响很大,但是他的书中语多骑墙,不是很肯定。

(3)李士材

“士材说,守其常”:李中梓,号士材,明末人,他赶上了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兴起,所以他应该算清朝人了。我原来在北大讲的《内经知要》就是他的著作,这个人非常的了不起。他的著作有些很浅近,很守常的,初学中医者一般都要念的,比如《医宗必读》、《内经知要》这些书都是非常好的,初学者一般要念的。

(4)张景岳

“景岳出,着新方”:张景岳,明朝人,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他的著作很多,他也创造了一些方子,他那个时代的人喜欢补,明朝人特别喜欢温补,所以他是温补派。

(5)张石顽

“石顽续,温补乡”:张璐,字路玉,号石顽。他是清朝人,立论多本张景岳,所以他也喜欢温补。

(6)赵养葵  

“献可论,合二张”:明朝的赵献可,号养葵,他写过《医贯》,他也是温补派的,与张石顽,张景岳之法相同。

(7)李时珍

“诊脉法,濒湖昂”:明朝的李时珍大家非常熟悉,李时珍的重要的著作就是《本草纲目》,一部讲本草的巨著,资料非常全。李时珍本人在社会上大家比较了解,因爲有一部电影叫《李时珍》,但是恭敬的说,他在中医界的地位不是很高。《本草纲目》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比较全,收集的资料全。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临床大夫,拿着《本草纲目》去看病就很费劲了,因爲书里面的内容太多了,你不知道按照书中哪一部分去看,平常没事拿着看看还行,真是拿它来看病就困难了。

但是李时珍有一本《濒湖脉学》,这本书作爲学习诊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于有人讲,中医大夫临床一辈子,把《濒湖脉学》念好了,理论上诊脉就够了,你不再学别的都没有关系了,当然这是咱们最低的要求。你要想学会诊脉,《濒湖脉学》一定要好好念,连陈修园老先生这麽苛刻的人都说《濒湖脉学》很好,现在医生大都宗法《濒湖脉学》。

(九)历代医家都各有所偏,学谁最安全?

“数子者,各一长”:前面讲的这些历代著名医家都是各有所长,一家之长必是一家之偏,一家之偏必是一家之长,他有所偏,好温补,好养阴,这就是他的偏,偏也是他的长处,知其所长则而从之,你觉得哪里是他的长处,你就学他的那一点就行了,他好养阴,你就学他养阴,好温补就学他的温补。

“揆诸古,亦荒唐”:这些历代医家都各有所偏,那么谁才是真正最正的呢?张仲景。张仲景是至中至正,所以学张仲景是最稳当的,没有任何偏差,你学其他的医家,你要是专门学某一家,学来学去就会学偏了。比如:你好养阴,你见到谁都养阴,病人该温阳,你也给他养阴,那么就给人治坏了。你喜欢寒凉,什么病都开寒药,碰上阳虚有寒的,不就给人治坏了吗?所以医生绝对不能偏,医生一定要讲中庸之道。讲中庸之道,那就学张仲景,学张仲景最安全,张仲景是至中至正,他绝对是中庸之道,绝对不会搞偏的。

在医学上,怎么才叫中庸之道?当寒则寒、当热则热就是中庸之道。这个人是寒症该用热药,我就用热药。这个人是热症该用寒药,我就用寒药,这就是中庸之道。医生不能模棱两可,开一个药,也不寒也不热,我就给你专门开一个不寒不热的方子,反正我也不犯错误,这样的医生就是耽误病人,贻误病机,罪过很大。所以当寒则寒、当热则热,不要手软。

你可能说这个大夫怎么一会儿开寒药,一会儿开热药,一会儿开补药,一会儿开泻药,怎么回事啊?我们叫辨证下药,这完全是根据病人的证候,看似我们医生好像没准,实际上是有准的,关键是中医辨证,就是说病人是什么证,我们下什么药,绝对不是一个死板的、刻板的、教条的!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这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中庸之道绝对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老好人,怎么都行,中庸之道原则性非常强。

“长沙室,尚徬徨”:长沙室就是张仲景,你能不能登堂入室,能不能进到张仲景的屋,进张仲景的内室很重要,你进到内室才能真正得到他的奥旨。

“惟韵伯,能宪章”:柯琴,字韵伯,清朝人,他医学研究的很深,他算是已经进入张仲景的房间里去了,他已经登堂入室了。

“徐尤着,本喻昌”:徐彬,号忠可。尤怡,号在泾。这两个人都是注释《金匮要略》的,他们根据的是喻嘉言(喻昌,字嘉言)的著作。喻嘉言是明末清初的人,他是当时的一位异人,也是一位真正的好大夫,他是一代大医!喻嘉言他有一本书《医门法律》就是注释《金匮要略》的,这本书里头有秘诣,徐、尤这两个人都是根据喻嘉言的书来进一步的阐发。

“大作者,推钱塘”:陈修园老先生告诉大家,清代医家里头,有两位划时代的人物:张志聪,号隐庵。高世栻,号士宗,高世栻是张隐庵张志聪先生的学生,这是师徒俩,他们都是浙江钱塘人,都是西湖那边的人。真正有划时代意义,真正振兴中医的,是这两位人,他们是康熙年间的人。

但是为什么他们名气不大呢?因为他们是隐居状态,闭门著书,因为与时不合,不合潮流,就闭门著书教学生,他们的书叫汉后第一书。

“取法上,得慈航”:关键是大家学习要取法乎上,你学医要学那最高的,最高的是谁呢?就是张仲景,跟张仲景学就对了。你说要跟自己老师学,这是对的,可是你老师是跟谁学的呢?也是跟张仲景学的。如果往上倒推,最后都是学的张仲景。你的老师不跟张仲景学,就是歪门邪道,就是江湖郎中,那你跟他学干什么啊?所以说最终还是跟张仲景学。但是跟老师学习很重要。因为你通过老师,把你引到张仲景那儿去。你自己可能很难明白张仲景的思想,有老师给你引过去就容易多了。但是最终的源头还是张仲景。张仲景再往上倒推,医学源头是黄帝、岐伯,中医是这么一个医学传承。

(十)课尾总结

大家随便找一本医书就学习,这事很危险,你可能学不了太高的层次了。还有一些人学中医根本就不看书,古代医书从来不看,以为拿本现代的中医教材学习一下,就算是学会中医了,这就没得说了。甚至于有的人会几个方子,说是秘方,是专治癌症的,在网上传来传去,这根本就不是中医了。只能说你是一个搞点秘方,对中医有点兴趣的人,不是一个真正学中医的人。我们要学中医,一定要学中医最根本的经典。

也许有的同学就会问了,为什么历代医家都会有所偏呢? 为什么他们各自治病都各自不一样呢?你不是说中医应该都统一么?实际上因为各个时代的医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每一个时代的多发病也不一样,所以导致他们在医学上面就各有所专长,这是一个秘密。

比如朱丹溪那个时代好养阴,因为那个时代的人,阴虚的多。李东垣好用温燥的药,因为李东垣那个时代寒湿病多!因为每一个时代不一样,多发病不一样,所以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不同时代的医家就会有不同的偏向。

其实李东垣跟刘完素的时代很接近,实际上李东垣早期也是用寒凉的药比较多,后来时代发生变化了,常见病发生变化了,结果用药也发生变化了。难道李东垣碰见该养阴的时候,不养阴吗?刘完素碰见该温阳用附子的时候,他不用附子吗?不是这样的。他们见到该养阴的时候就养阴,该温阳用附子的时候他们就用附子,所以真正的大医肯定是懂这些的,也就是该用什麽就用什麽。

但是我们现在的人有时候容易学偏了,你以为朱丹溪从来不用附子吗?你以为刘河间从来不用附子吗?你以为李东垣老用温燥药吗?其实不是的,大家一定要把这件事弄明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