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风采┃马岩:全科医生要做好“两件事”

 渐近故乡时 2017-02-13


全科理念的吸引力


马岩,199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一家三级医院,从事外科工作。


“看到那些阑尾炎、胆囊炎、甲状腺疾病患者面带愁容而来,高高兴兴出院,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外科医生的成就感。


但是,1998年,科室工作重点转为肿瘤治疗,几乎所有患者都要经过手术、放疗、动脉导管化疗、全身化疗等一系列治疗,几乎所有肿瘤家属都经历了从‘倾家荡产也要治’的坚持到‘维持一下,别让亲人太痛苦’的无奈。”马岩回忆说,“必须承认,患者身心的痛苦和家属的无奈,严重影响了我的情绪,患者看不到希望,我也觉得工作没意义。”


1999年底,马岩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全科医学的文章。尽管文章的名字已经记不清楚了,但马岩对于“全科医学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服务”的理念记忆犹新。


“老百姓一定喜欢这样的医疗服务,我就干这个。”马岩医生当时就下了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决心。

 

全科医生就是要根植于社区百姓


从一名外科医生转为全科医生,马岩经历了跨专业带来的“阵痛”。为此,在工作之余,马岩通过多种方式重新学习、巩固社区常见病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并努力将诊疗理念从专科转向全科。


2001年,马岩通过“北京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考试”,正式成为一名全科医师。


2004-2005年,马岩于“北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班”毕业。在不断地实践与摸索中,马岩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踏上全科医疗道路十几年,马岩深刻感受到全科医学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愈渐乐观的前景。


从刚开始的不被居民接受,到被部分居民接受,再到受部分地区的热烈欢迎;从以先知先觉的学者姿态引入全科理念,到成为敢于先行的基层医师进行尝试,再到各级卫生主管部门不断发布推动全科发展的政策,并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再到2015年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13次年会上,院士、专家、学者宣读《支持全科医学发展倡议书》,可以说国家给予了全科医学顶级的支持,对全科医学发展投入了更深的期许。


马岩对自己当时的选择,深感欣慰。


当问及如何看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马岩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种服务契约合同,除了稳固医患关系外,家庭医生还肩负着对居民健康照护的责任。


在此过程中,家庭医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要向专家学习如何看病,要向健康教育老师学习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要向慢病管理专家学习如何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要向同行学习如何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顾。正是由于不断地学习,家庭医学、全科医学才能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


此外,马岩强调,全科医生要更多地使用社区居民能够接受的方法来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做对患者有益的事”和“做患者认为有益的事”。


当记者好奇地问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两者哪一个更重要时,马岩笑着说:“两者都重要,做‘对患者有益的事’是医生该做的事‘是最基础的要求,而做‘患者认为有益的事’需要在前者基础之上多做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因为,患者认为一件事对自己有益处,才会坚持去做,并使自身受益,而这种坚持是慢性病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记者手记


无论是谈改革还是谈临床工作,马岩一直强调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我想,一位始终为患者着想,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的医生,一定会是受患者尊重和喜爱的医生。

作者:王夏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