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脑血管最“害怕”的八件事

 长沙7喜 2017-02-13

脑卒中和心脏病发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生活中要预防这两种疾病,就要清楚心脑血管最不喜欢的事情。

1怕“想不开”

心脑血管最“害怕”的八件事

研究发现,抑郁症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要高于那些没有心脏病的人。医学专家认为:委屈、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会增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从而增加疾病风险。

【小贴士】

要学会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约上朋友一起K歌、跳舞,或者静静的看书,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也可以选择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走走,生活中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到宠辱不惊。情绪实在无法排挤,就可以找好友聊一聊,宣泄一下。

2怕“性子急”

心脑血管最“害怕”的八件事

性格对心脑血管的影响很大,欧洲多项研究的统计显示,在既往没有心脏病的成年人中,爱发火、常对人怀有疑心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19%。性子急的人,通常心理压力也较大,因此易患心脏病。此外,急性子容易发火,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进而促发心脑血管急症发生。

【小贴士】

性格比较急躁的人,要尽量保持平和心态,做事要三思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闲暇时间,可以学学书法、种花、钓鱼等,陶冶性情。尤其是老年人,要避免情绪激动 ,经常测量血压,遇事不怒,选择正确方式发泄出来。

3怕“太劳累”



心脑血管最“害怕”的八件事

前几天新闻报道,说一个30岁的年轻人,过年期间驱车上千里地回老家,由于过度劳累导致猝死;还有报道说知名公司的白领由于连续数天加班熬夜而猝死,实在令人惋惜。

【小贴士】

在工作的时候,如果身体感觉到类了,就暂时停一下,调整节奏,补充睡眠,年轻人不要觉得自己身体好,就经常熬夜加班,这样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

4怕“受刺激”

心脑血管最“害怕”的八件事

过度的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上升,再加上睡眠不足,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就会更高。白居易诗中有云“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主要是因为唐明皇思念杨贵妃而悲痛。

5怕“烟酒油”

心脑血管最“害怕”的八件事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促使血液形成凝块,易导致血栓出现。酒精会刺激神经,加快血液循环,心脏病患者若大量喝酒,就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饮食油腻对身体的危害,在于其可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增多,当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附着沉积在血管上时,就会造成动脉硬化,并最终引发血栓的形成。

【小贴士】

少吃过甜、过油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虽然啤酒、葡萄酒等有一定的健康功效,但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任何酒精饮料,只要饮用超量,就会诱发心脏病发生。

6怕“用蛮力”

心脑血管最“害怕”的八件事

人突然使用蛮力,会使血压在一瞬间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所以,心脏病患者不能动作过猛或过快,否则轻者会导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重者会诱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小贴士】

患有心脏病的人应特别注意:清晨起床时做到两个“三”,即平卧三分钟,坐三分钟,然后再下床;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有氧运动,切忌乒乓球、长跑、篮球等剧烈运动;做家务时,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活动。

7怕“便秘”

研究发现,长期受严重便秘之苦的老年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较高。他们认为,人之所以长期便秘,主要是因为低纤维饮食、运动量太少,而这样的人往往又有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的问题,这恰恰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事实上,解大便过于用力会增加胸腔压力,心脏回血量锐减,这也是引发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

【小贴士】

生活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吃高纤维水果、蔬菜和谷物,坚持运动锻炼,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

8怕“不体检”

心脑血管最“害怕”的八件事

很多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并不明显,病情发作时,患者只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心脏病症状,同时伴有下颌痛、消化不良等。可当这些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心肌梗死的表现了。特别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男性,一旦出现胸闷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小贴士】

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中青年人,还有一些如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等,这些人应定期到医院体检,及早发先问题,及时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