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铁道之旅 2017-02-13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春节刚刚过去,想必大家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而心中的千般不舍、万般不愿,都是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因——家。

古有沙鸥久望归家,归心已接飞霞;

今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一直延续下来的便是我们对家的眷恋与执着,对节日里团圆的念想与牵挂。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家是什么?春节又是怎样的体验?

是除夕夜的晚会,是采购年货时的拥挤,是和母亲包饺子说说家常话,是和父亲一起贴对联正窗花……

而当你在回家的路上,却有这样一些人选择不回家,坚守在岗位上,守护你的归途。他们的团圆,更是万家的团圆;他们的“家”,是与千万旅客的家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家,因为“铁路职工“这样一份特殊的职责,聚少离多,每次团聚都弥足珍贵。

3603次列车上的“父女”乘务员

“呜呜……”,伴着一声悠远的汽笛,凌晨0点52分,3603次春运加开旅客列车缓缓驶出北京站,一路向西南,穿陕入渝,驶往重庆北。

这趟列车的52位值乘人员来自北京铁路局承德工务段,在他们之中有两位乘务人员是一对父女。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对父女兵在同一个阵地坚守着岗位,工作中相互支持,在生活中相互照顾,虽然不能在家过年,身边有个亲人陪伴,便也算一种团圆了。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父亲王文忠是值乘的领队,女儿王楠是播音,每次吃饭的时候才能有时间说上几句话,由于车上比较干燥,空气流通不畅,特别容易上火,春运期间,车上旅客较多,父亲既要来回巡视车厢,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还要组织旅客上下车,保障旅客安全。女儿看到父亲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趁着吃饭的时间赶紧削上一个苹果给父亲吃,老王欣慰地咬上一口,开玩笑地说:“女儿真是爸爸贴心的小棉袄啊”。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列车单程运行30个小时,返程需要35个小时,车上基本七八个小时吃一顿饭,每次吃饭的时候,爸爸总要给女儿夹几块儿肉,想让她多吃点,怕女儿不到饭点肚子就饿了。王楠笑着说这几趟车下来自己得胖不少,她觉得只要有父亲在身边,就什么困难都不怕。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父女俩还一块儿布置车厢,让旅客在车厢中提前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让更多的人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过年,就是他们工作的动力。今年在车上过年,车上的乘务人员就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父女俩的热情和笑声洒满了这1892km的旅程。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吃完饭,大家又要投身于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去了,女儿虽然还有很多话想对爸爸说,但她知道,爸爸还有更多艰巨的任务,她站起身帮爸爸系好领带,整理一下服装,叮嘱爸爸记得多喝水,简单的叮咛连起的是父女的深情。

列车到站停车时,父女俩来到站台透透气,看到一位旅客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乘车,父女俩不约而同地快步走上前去帮忙抱孩子。在他们眼里,旅客就是亲人,旅途的艰辛和波折都阻挡不住人们对家的眷恋和思念。

心语

王楠说:“我觉得我很幸福,虽然不能在家和妈妈一起过年,但是能够和爸爸一起坚守岗位,在车上和大家一起过年也不会觉得孤独,看着旅客平安顺利到家时开心喜悦的笑容,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接触网上的“父子兵”

北京供电段有一对儿“父子兵”。父亲夏有文在京包线下花园供电运行工区,儿子夏雨在高铁车间北京南供电运行工区。父子俩虽然一个在普速铁路的山区班组,一个在高速铁路的枢纽大站,但是同样的职业,让这对父子在亲情中又多了一份同事般的特殊情感。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进入春运,夏雨所在的工区要抢在客流高峰到来前,把北京南站城际场、高速场、普速场的供电设备平推检查一遍。作为工区里为数不多的90后,夏雨是上网进行高空作业的主力。他身后的北京南站灯火通明。

距离北京150公里外的下花园工区,是老夏的。进入春运后,京包线也增开了不少列车,下花园所在的张家口地区,冬季经常出现零下20度的严寒天气,低温给接触网设备带来不少影响,一旦供电设备发生问题,他要带着弟兄们在15分钟内出动抢修,尽快恢复供电正常。

天快擦黑时,老夏从工区赶回家里,一家人难得凑在一块吃顿饭。每年的三十儿,老夏按照惯例要在工区值班,今年夏雨也在班上,爷儿俩在厨房忙活炒了几个菜,提前吃了年夜饭。

同行的父子,让饭桌上永远不缺少话题,检修任务推进的怎么样、分段绝缘器怎么调才能又快又准,爷俩聊得火热。夏雨不仅继承了父亲精湛的“手艺”,老夏身上的那股韧劲儿与钻劲儿也在他身上得到了延续。

饭后,一家四口照了一张全家福。夏雨说,过年在班上,想家了,就看看手机里这张照片。

心语

短暂的团聚后,父子二人就又赶回各自的工作岗位,新的一年里,这对“父子兵”将继续各自坚守“阵地”,为铁路运输的安全有序贡献力量。夏雨觉得,能继承父亲的“衣钵”,是非常骄傲而自豪的事情。

高铁站里的孪生兄弟

在北京南站客运车间,有一对双胞胎兄弟格外引人瞩目。哥哥叫王浬安,弟弟叫王浦安。2012年他俩同时进入北京南站。今年已经是第5个年头,也是他们在一起经历的第5个春运。

唯愿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讲述铁路人的亲情故事

一个屋檐下,却聚少离多。

来自吉林四平的兄弟俩,从小关系很好。来到北京南站工作后他们都被分到客运车间,又合租住在一起,兄弟俩心里暗自窃喜,这样又能每天一起工作,一起下班了。但是因为作业岗位和交路不同,工作5年来兄弟俩从没一起休息过,哥哥上班时,弟弟刚好下班,想联系只能交给微信了。

哥哥爬“香山”,弟弟成“保姆”

工作之初,兄弟俩一直以为铁路职工,特别是在高铁车站,光鲜亮丽、威武动人,可当他们成为铁路人后,才发现这行当的艰辛和不易。

哥哥王浬安在接车组工作,负责每趟京沪高铁列车的站台迎送和防护工作。由于北京南站的接车组与其它站不同,需要“流动换台”作业,即接车组成员需要在不同的站台之间跑动。一天工作下来王浬安爬过的台阶就相当于爬趟香山。

弟弟王浦安现担任日勤组值班员,他说:“现在北京南站每天始发190余趟列车,其中130余趟的检票作业由我们班组来完成。同时,我还需要在整个候车大厅内不同巡视,一天算下来至少要走三万步,天天霸占朋友圈排行榜。生活上,班组里这些“小朋友们”遇到了困难都第一个找我帮助解决,同事们都开玩笑的说我上班是班长,下班是保姆。”

舍小家,为大家,这工作有价值

来到铁路工作5年来,兄弟俩没有一次回家过过春节,就连一起休假回家看望父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和千千万万铁路人一样,每到节假日都要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大家庭”的和谐与美满默默的奉献。

心语

他们说:“工作这么多年,不管受了多少委屈,吃出了多少辛苦,每当想起父母对我们的期盼、每次听到旅客对我们说句“谢谢”时,我们就觉得这些辛苦和委屈特别有价值。

一年又一年,多少个节日里,铁路人在岗位上度过。

或许有的职工家属从事其他行业,在这里,更要对您说一声感谢,另一半的支持与理解是铁路人最坚强的后盾,感谢彼此的守护,也感谢这样一份份岗位上别样的团圆。

又或许没有家人的陪伴略显孤单,但我们有职责在肩,有彼此的陪伴,便也是一种别样的温暖。

唯愿时光荏苒,千里共婵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