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义·维度·本质—论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范式

 rong_nirvana 2017-02-13

李 昊


摘要

本文以转型社会为背景,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核—“公共性”出发,揭示公共生活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空间等方面的历史与发展特征,围绕如何培育具有当代性价值的“中国城市文化与精神”,讨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特质与价值范式。

 

原文摘要

城市时代的到来,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最为重要的历史拐点,以“城市”为指向的新一轮社会转型将带来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如何构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与精神”将是新时期要解决的核心命题。奠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以“宗法”为纲依然羁绊着社会的前行,发轫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以“理性”为旗还在肆意妄为,当代科技革新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创造着新的生活方式,地域文化的蓬勃兴起让人们重新审视文化的价值……各种观念的交叠与渗透,排斥与争斗,吸纳与融合在当下的中国尤为激烈。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适应新时代的价值规范和文化精神还未确立之际,整个社会不可避免地处于无序和混乱的价值失范状态,我们看到当前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充分反映了这一发展阶段的历史性特征。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最具“城市气质”的空间类型,其现实样态准确、深刻地映射转型期城市的基本状况,而公共空间更应依托其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独特地位,承担转型价值建构的关键任务。在新的现实条件下,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构建不是具体价值规范的修正,也不是个别价值观念的调整,而是整体价值观念的重新评估和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空间价值建构已经上升到更为普遍和深刻的文化层面,需要在历史、现实与发展的宏大语境下,重新构建适应当代社会的新的价值体系。因此,本文试图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核“公共性”入手,解读公共生活的多维样态,在此基础上构建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价值范式。

一、从“公共性”解读公共生活的多维样态

公共空间的核心价值来源于“公共性”。所谓公共性,就是在确证自我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为他性。为他性是公共性的关键,这是人类社会性本质的表现方式。没有公共性,就没有社会的正常秩序,只有丛林法则,人的社会性就无异于动物的群体生活。因而,公共性表达了人类根植于生存条件和物种潜能基础上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超越的倾向,是人们组织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是人们交往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个体意志、组织意志及其相互关系,表现为在其群体生活中的类特征。从公共性延展的公共生活普遍的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公共生活肇始之初就与人类社会的整体精神诉求建立了强烈的内在联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涵。在传统社会,公共生活局限于日常生活领域,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到了近代社会,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和个人权利的诉求扩大,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达,公共生活的范围与广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工业革命引发的西方近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变迁深刻的表现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上,为形成公共生活的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其映射的“公共生活”呈现理论研究的多维视域以及不同的形态。

第一,政治形态上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

第二,经济形态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

第三,日常生活形态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

二、公共空间的政治价值

学者纳道伊(L. Nadai)对“公共空间”语义的历史研究反映了这一命题的政治社会学背景,公共空间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与西方政治哲学领域的核心议题“公共领域”直接相关。其政治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我们分别从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中考察其

内涵。

1. 历史语境:实现参与与表达

阿伦特(H.Arendt)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入手,提出了公共领域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她认为人的生存意义从本源上是政治性的,即需要在共同的活动中交换和展现自己的价值观点。公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都来源于公共领域中的公众参与。哈贝马斯(J.Habermas)认为独立于政治和经济力量干预的、能容纳自由的社会交流的公共领域对于形成一个健康的政体至关重要。因此,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质应该是中立的、对所有公众开放的、能产生对话的领域。不同的社会个体通过公共交往和参与能达成超越私人利益之上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集体意愿,即通过个人领域的集合形成市民或社会的公共领域,并对权力产生良性的制衡作用,这是市民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介于国家政治和市民社会之间。可以说,公共领域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城市公共空间,但无论是作为阿伦特思想源泉的古希腊城市公共空间—广场、议事厅、圣地、市场等,还是作为哈贝马斯所涉及的18世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发生的源头图书馆、咖啡馆、剧院、音乐会、博物馆、俱乐部等,都充分表明了公共领域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在关联。相较与过去,尽管当代社会中作为政治交往的公共领域平台已从人们面对面的议论拓展到媒体、网络等非实体空间,城市广场、咖啡馆的政治含义越来越淡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政治价值也正在走向衰落,但西方学术界对作为实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一直给予了持续和广泛的重视。公共空间只有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对关系中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性。公共空间既不能被简单的归并到政治国家或市民社会之中,也不能把它称为独立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第三领域,公共空间是介于二者之间和二者之中的一个中介性关系存在。

2. 现实语境:体现自由与平等

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无论农业社会时期的封建专制社会,还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层借助国家这样一个暴力机构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以所谓“国家利益”的名义干预经济交往和社会文化领域,甚至干预个体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限制和践踏人的基本权利,影响社会的自由、平等、公平和正义价值的实现。因此,对国家公共权力的制衡和补充就成为一种必要,社会的公共空间就是发挥这一作用的主要领域。在哈贝马斯看来,能够发挥这一作用的公共领域实际上是公共舆论领域。与政治国家的上述特征相比,公共空间作为社会交往和文化批判领域,却是一个自由的、商谈的、公开的、平等自愿的天地,它为社会公众提供讨论和争论各种公共利益的公共空间,以社会公众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的形式体现出来。它不仅不需要通过政治国家得到肯定和说明,相反,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要通过在公共空间里的理性批判和广泛协商而得以确证—国家权力的存在、调整及运行要通过接受公众的批判和协商而得到公众认可进而取得合法性。

三、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

公共空间作为物化的空间载体,承载人们的社会活动与交往,促成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其社会价值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社会整体而言:建立联系和认同

2. 对社会阶层而言:促进交流和融合

3. 对社会个体而言:满足体验和感知

四、城市公共空间的经济价值

经济学根据物品在消费上是否具有排他性(excludability)和竞争性(rival),将为人类需要而生产的物品分为两类: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和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种物品。竞争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同时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非竞争性(non- rival)的物品称作公共物品。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公园等属于拥挤性公共物品。人们通常将城市公共空间单列于一般的城市空间之外,也表现出对其性质上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的认同。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它涉及生产、配置、使用等与现实的市场相关联的内容,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以下特征与价值。

1. 非排他性:体现开放与共享

2. 拥挤性:突出品质与个性

3. 多样性:实现多元与差异

4. 外部性:强化整体与局部

五、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活价值

城市公共空间是公共生活的发生场所,它满足人们开展公共活动的特定需求。活动主体、活动事件和活动场所共同构成了公共空间。主体创造了活动,活动强化了场所,场所又吸引了主体,只有活动主体、活动事件、活动场所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因此,它包含支持活动功能的物质使用价值和提升活动品质的精神文化价值。

1. 物质价值下的功能使用

2. 精神价值下的场所认同

六、结语

处于变革的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冲突造成了思想的极度活跃和发展,在对“传统”价值观念思辨和争论的同时,新的价值观念的选择与碰撞形成绚丽的火花,呈现人类思想的卓越与激情。进入知识时代以来,人类社会终于开始摆脱“绝对精神”和“物质”的羁绊,扬弃彼此冲突的有限形态,趋向总体化发展和人性的解放。中国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实现富民强国,民族复兴的梦想,迎接未来的挑战更是当下所有学科和领域应该研究和关注的核心内容。在构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与精神的整体诉求下,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塑造当代城市精神和市民意识的必由之路。在“公共性”式微的今天,快速城市化背后涌动是持续的社会变革和城市变革,社会阶层处在急速的变动时期,我们更需要深入了解不同阶层的需要和社会诉求,提供积极而有效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中国的社会转型任重而道远,虽然物质世界的丰裕与富足已遥遥在望,但我们还看不到精神世界的丰满和健康。如何建构市民意识,交融社会阶层,重构地域特色,形成当代都市文化都是当下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重点和焦点。

 

以上内容节选自《意义·维度·本质—论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范式》一文,更多内容详见:http://urbandesign./CN/Y2014/V1/I1/79


邮件投稿:urbandesign@tsinghua.edu.cn
网址:http://urbandesign.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南220
邮编:100084
电话:86 10 62797918
传真:86 10 627703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