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等到你 | 从南京到台北,尘封77年的爱情故事,看完泪流满面……

 昵称30950927 2017-02-14

79年前,14岁的她刚念完了女子私塾,他是一名国军军官,他们在福州相识,然后结婚。两年之后的1937年,他战死沙场,她颠沛流离,将这段记忆深埋心底。时光荏苒,她却用77年的时间刻骨铭记他的名字……


“爱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

93岁的张淑英用有些浑浊的右眼盯着床头与爱人的合照,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这张照片是今年9月,志愿者们根据钟崇鑫的档案照拍摄后,与张淑英的照片合成制作的。李长贵说,这张合照是母亲最大的宝贝:“妈妈很多事情都在忘记,唯独钟伯伯的事情,她记得很深,连年月日都可以说得准确无误。”


福州西湖初识 “洋头口”定情

1935年,当时14岁时的张淑英和父母住在台江洋头口一带,而“洋头口”这三个字,成了她与他爱情的开始。

那年春天,经人介绍,母亲陪她到西湖与一位年轻军官相亲。去之前,她不太乐意,因为以前见过的军官都比较凶。可初次见面,她就被对方打动了。


年轻时的张淑英在南京留影


“他长得高大却好温柔,一说一个笑。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军官,那么温柔善良。”回忆70多年前的往事,张淑英老人就像在讲述一个已读过无数遍的故事,逻辑极其清晰。“他问我会不会写字。我回答会的。没想到,他真拿出纸笔来,我便写了‘洋头口’三个字,他看了赞不绝口。后来回家,妈妈问我喜欢他不?我羞红了脸点头,我们就算订婚了。”

那两年幸福的时光


订婚一个月后,他们在福州举办了婚礼。结婚那天的盛大场面,张淑英至今难以忘怀。

“那天阳光很好,接我的婚车也是军车,附近的人都到街上来看热闹,道喜的人真是踏破了门槛。”细心的新郎官还特意为妻子弄到了西式的、白色的长头纱,“姐妹们都笑话我好福气,找了一个如意郎。”


张淑英的如意郎就是来自重庆荣昌,1929年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的钟崇鑫。任原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


1935年,农历八月,钟崇鑫随部调往南京,张淑英也随之前往。


他按照福州的习俗,叫我‘阿妹’。结婚前,他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他母亲,结婚后就全部交给我。他对自己节约,对我却大方得很,我想买什么旗袍,好吃好玩的,他一律支持。而且,他也不让我洗衣服,不想我的手磨破。他不许我穿颜色艳丽的旗袍,也不喜欢我化妆。他总是说:“阿妹不化妆就很美了。”


从结婚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上前线前,他从后面抱住了她


“我就这样让崇鑫走了,几十年里,一想到那个画面就会心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钟崇鑫随部调往上海奔赴抗日战场。她送他去车站,他们在常熟汽车站见了最后一面,从此便再也没有相见。


“一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我想喊他别走,但是说不出口。他一直让我做有知识的女性,这个时候我叫他留下,就枉费他平时对我的心了。分别时,他突然从背后跑上来抱住了我。”我转脸一看,他流泪了。他说,阿妹,我会回来的。”


当年年底,张淑英还和丈夫通了一次电话,“崇鑫告诉我,他已升任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她一听,心里更紧张了,这意味着他要上前线去打仗啊。

“他说让我担心了,现在他请不到假,没办法回来看我。他还叫我不要担心,让我照顾好自己。”张淑英说,这通电话过后,她和婆婆随着西迁的百姓,一路从武汉回到了丈夫的老家重庆。


“我相信,只要活着,他一定会回来找我的。”张淑英说。


江苏文史资料选辑上记录了钟崇鑫战死雨花台的事情(红圈处)


“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要守在这里”


来到重庆后,张淑英觉得自己整个人就傻掉了,整天呆坐在一个地方,“一年又一年,我每天夜里都要惊醒很多次,却总是梦不到他。”

每年,她都会写信去问钟崇鑫的消息,但是都没有回应。一直到7年后的1944年,张淑英在重庆街头遇到钟崇鑫的战友,才获知钟崇鑫早已经牺牲了。

“看到信,所有希望都破灭了。我一路哭着回家,婆婆知道后,也哭得死去活来。第二年,婆婆也病逝了。我没有办法,只好回去找我父母,他们当时从福州去了四川,后来父母跟随弟弟去台湾,让我也走,我不愿意。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也要守在这里。”

沉默近40年,她终于敢开口告诉家人“找到他的灵位,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1949年,经人介绍,张淑英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生育了两儿一女。“自清对我很好,但崇鑫是我的初恋,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他,他就刻在我的脑子里了。我知道他阵亡后,就一直想知道他的灵位放在哪里。为了现在的家庭,我一直不敢说出这段往事,不敢说自己的想法。”


1983年孩子们的父亲去世后,我仍然不敢说想找崇鑫的事。那时候孩子们有的才刚成家,我不想让他们困扰。直到1988年,我才把心愿告诉了三个孩子。



张淑英的儿子李长贵告诉记者,从1988年开始,母亲的心愿便成了家里人的心病。后来,他们在时任87师少校师部参谋仇广汉写的《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一书中查到这样一段:“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阵地……”



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城被攻破前夕壮烈牺牲于雨花台一带,时年32岁。这张照片,是志愿者在浙江档案馆找到的,钟崇鑫黄埔军校毕业时的戎装照。


“77年了,我等到了”


今年9月16日下午5时许,苦苦寻找了多年的张淑英一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芳菲的电话。没想到,当晚10时许,台湾志愿者便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


细心的志愿者芳菲将钟崇鑫和她的照片合成在一起,亲自送到了她手里。望着志愿者PS的合影照片,张淑英流泪了。“这算是我这辈子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这辈子还能与他相见,77年了,只在梦里发生过一次,当时梦见他已经娶妻生子。爱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


得知台北忠烈祠供奉有钟崇鑫的灵位后,张淑英不顾93岁高龄,执意要去台湾。在志愿者的帮助下,11月22日,老人在儿子的陪伴下,前往台北。


93岁高龄,不辞辛劳乘坐飞机往返于重庆和台北,张淑英是为了去看一个人,准确的说是去看一个名字,一个她刻骨铭记了77年的名字———钟崇鑫。


“老人在飞机上,就像一个少女快要见到情郎,一直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嘴唇边一直挂着浅浅的微笑。这样的情感,她心中的美好或是遗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吧。”一起陪同前往的志愿者芳菲也被打动了。




次日上午,张淑英手捧鲜花,在供奉抗日捐躯将士的台北国民革命忠烈祠中,完成了她与爱人阴阳相隔77年后的承诺。



祭奠钟崇鑫的花束上,写着“钟崇鑫 烈士,妻 张淑英”几个字。70多年前,新婚燕尔送他上前线,没想到却是跨越几十年的生死相隔。



老人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刻有钟崇鑫名字的灵位,潸然泪下。“这是我这辈子第三次哭,上辈子欠他的,都是为他哭的。我说,崇鑫啊,我来看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



在台湾的6天时间里,张淑英老人只想待在忠烈祠陪伴着钟崇鑫的灵位,能多看他一会是一会吧。


“离开台北前一天,是28日,我又去了,是跟他告别的。我说,我找到你了,但我不能一直留在这里。也许,今后再也没有机会相见,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和他说话了。”


在忠烈祠的牌楼前,张淑英老人久久不愿离去。“77年前我俩永别了,77年后又来和你永别,我93岁了,不可能再来看你,来世我们再见!”


“我这辈子只哭过三次,上辈子欠他的,都是为他哭的”

新婚燕尔送他上前线,7年后得知他战死,她一路哭着回家

70年后拿着与爱人的合照,又流泪了,她说是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

93岁的她来到他灵前,她一生中第三次流泪: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

好感人的爱情故事。祝愿老奶奶身体健康。

也希望大家珍惜眼前人。有的时候,一转身可能就是一辈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