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版《説文解字》:坤,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
白话版《说文解字》:坤,大地。《易经》的基本卦之一。字形采用“土、申”会义,因为坤的位置在西南的申位。 字源解说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神”的本字。坤,篆文 造字本义:地神,与阳性的上天相对的阴性大地。 在道家古老的阴阳观念中,天为阳,称作“乾”* ;地为阴,称作“坤”。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地神,与阳性的上天相对的阴性大地。 坤元 / 乾坤 坤,地也,易之卦也。——《说文》 坤,土也。——《左传 · 庄公二十二年》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易 · 说卦》 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宋书 · 乐志》 ②形容词:阴性的,女性的。 坤旦 坤角 坤伶 坤后 坤母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 · 坤 · 象》 文言版《説文解字》: 乾,上出也。从乙,乙,物之達也;倝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乾,阳气向上升腾。字形采用“乙”作边旁;乙,表示无所不往;“倝”是声旁。 字源解说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气”的变形,表示蒸汽。乾,籀文 造字本义:烈日如火,水汽蒸发,空气燥热而缺少水分。 隶书 在道家古老的阴阳观念中,天为阳,称作“乾”;地为阴,称作“坤”* 。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天气火热,水汽蒸发 qián。 本义只见于古文 乾,上出也。——《说文》 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②名词:天,阳,八卦的首卦 qián。 乾坤 乾隆 乾明 扭转乾坤 乾,天也。——《易 · 说卦传》 乾,阳物也。——《易 · 系辞传》 乾刚坤柔。——《易 · 杂卦传》 ③形容词:燥热而缺水分的 gān。 该义项后为“干”字所合并 然而旱干水溢。——《孟子 · 尽心下》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