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锦草是什么?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

 等待MYLOVE 2017-02-14

地锦草别名:草血竭、血见愁草、小虫儿卧单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的地锦草,是一种中药材,在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详细了解,请看下文的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地锦草是什么?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地锦草

类别:清热药

拼音:DI JIN CAO

拉丁: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别名:奶草、血见愁、血风草、铺地锦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常皱缩卷曲,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无臭,味微涩。

栽培要点: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平;辛;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禁忌:血虚无瘀及脾胃虚弱者慎服。

想免费系统的学习中医,微信关注:国医研习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