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城门城垣旧影系列前言

 陶然野佬 2017-02-14

前   


  金元明清都城變遷圖:

老北京城门城垣旧影系列——前言(补)


  先數數老北京的城門吧,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於明初改建而成,從明永樂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始,清朝定鼎北京後格局被延用,一直持續到民國和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到北京城被基本全部拆除,共歷550(1420~1970)。在這期間,一直到1900年庚子之變前的480年間,北京城都是完好無損的。作爲京師的防禦設施,一有破損,都及時獲得修葺完整,皇命在焉。

  
庚子之變的1900年,義和團衆焚燒大栅欄老德記西藥舖,没成想火燒連营,點着了半條前門大街,殃及正陽門箭樓一並燒毁。紧接着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城,接連砲轟,英法軍轟塌了崇文門箭樓、外城東北角樓,日軍轟塌了朝陽門箭樓,俄軍轟塌了內城西北角樓,內外城多處城牆、城門、角樓受損。英軍佔據正陽門城樓,由英屬印度兵駐紮,一日生火造飯,不愼點着了城門樓,大前門樓子就這麽在庚子之變中没了。現在的正陽門城樓和箭樓都是在庚子之變後,於1903年由袁世凱主持重建的,已不是以前的原汁原味了。得到修復的還有朝陽門箭樓(1903年)和內城東南角樓(1935年,留存至今),其它損毀的城樓、角樓,一直没能得到修復,並相繼被拆除。

  
據《明史》地理誌載:“順天府,元大都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八月改爲北平府。十月屬山東行省。二年三月改屬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永樂元年正月陞爲北京,改府爲順天府。永樂四年閏七月詔建北京宮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宮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門八:正南第一重曰承天,第二重曰端門,第三重曰午門,东曰东華,西曰西華,北曰玄武。宮城之外爲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門六:正南曰大明,東曰東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門東轉曰長安左,西轉曰長安右。皇城之外曰京城,周四十五里。門九:正南曰麗正,正統初改曰正陽;南之左曰文明,後曰崇文;南之右曰順城(承),後曰宣武;東之南曰齊化,後曰朝陽;東之北曰東直;西之南曰平則,後曰阜成;西之北曰彰儀(義),後曰西直;北之東曰安定;北之西曰德勝。嘉靖三十二年築重城,包京城之南,轉抱東西角樓,長二十八里。門七:正南曰永定,南之左爲左安,南之右爲右安,東曰廣渠,東之北曰東便,西曰廣寧,西之北曰西便。領州五,縣二十二”。

上《明史》所載,其中有兩處似有誤,一是京城西之北元大都爲和義門,彰儀(義)門之稱乃金中都(元廢之,時稱爲“舊城”或“南城”)西之北門,不在元大都範圍之內,民間俗稱也不至於將此門名稱安在和義門上,竊以爲應爲“和義門”;二是宮城“門八”應是算上了承天門(天安門)、端門、闕左門和闕右門。

  老北京城的“內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的內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門數量。卽

  內城九門:


  安定門——北之東門,元大都安貞門南移;
  德勝門——北之西門,元大都健德門南移;
  東直門——東之北門,元大都崇仁門;
  西直門——西之北門,元大都和義門;
  朝陽门——東之南門,元大都齊化門;
  阜成門——西之南門,元大都平則門;
  崇文門——南之東門,元大都文明門南移,俗稱哈德(逹)門、海岱門;
  宣武門——南之西門,元大都順承門南移;
  正陽門——南之中門,內城正南門。元大都麗正門南移,俗稱前門,北京城中軸綫上。

  外城七門:

  東便門——北之東門;
  西便門——北之西門;
  廣渠門——東門,俗稱沙窝門;
  廣安門——西門。明嘉靖年間建成時稱廣寧門,清道光年間避上諱“旻寧”之“寧”,改稱廣安門。此門俗稱彰義門,由南城當地百姓口口相傳了七、八百年。金代時(11531215)金中都城西之北門名彰義門,此方位東西向通衢卽彰義門街,街名、城門名一直被老百姓叫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現在的廣內、廣外就是彰義門街,廣安門(廣寧門)雖是建在了金中都彰義門迤東,不在原位置,但還在這條街上,所以百姓仍沿稱其爲彰義門。
  左安門——南之東門,俗稱江擦門;
  右安門——南之西門,俗稱南西門;
  永定門——南之中門,外城正南門,北京城中軸綫上最南端。

  皇城四門:

  東安門——东門
  西安門——西門
  地安門——北門,元大都大內萧牆厚載紅門的位置,明朝時稱北安門,俗稱後門,北京城中軸綫上。
  天安門——南門,明稱承天门,北京城中軸綫上。另外有天安門之內門端門;天安門之外門中華門,明時爲大明門,清時爲大清門,民國後改名中華門;以及天安門前千步廊(皇城外郛)東西兩側的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以上所列應該是清朝以後民間形成的意識,算是民俗吧。依《明史》所載,承天門(天安門)、端門應屬宮城範疇,而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則是皇城範疇。這様,皇城就應該是六門,宮城也是六門:玄武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午門、端門、承天門(天安門)。宮城八門之說應是算上了闕左門和闕右門。老北京城的城門除去紫禁城和那一對半的門樓,其它的城門就留下了城門名,成爲了看不見實物的抽象的地名,眞眞兒的都變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
點擊下列链接進入本系列索隱:

老北京城门城垣旧影系列博内索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