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市”成就了华夏文化的传承,收藏家、企业家、爱好者、研究者大部分通过“鬼市”选购自己的藏品和精品,根据国外很多藏家透露,国外藏家高手也不在拍卖市场进货,主要也是在中国鬼市进货。 所谓“鬼市”,即民国年间,在京城琉璃厂附近,每逢一个“赶集”的日子,来自四乡的古玩商贩半夜时分开始就赶来抢位置设摊,而前来淘古玩者因天还没亮,先是打着灯笼,后电池发明普及便亮着手电筒,前来地摊市场觅宝。由于黎明前的市场,光线暗淡,人声混杂,觅宝者的身影犹如鬼影晃动,好事者就称这样的古玩集市为“鬼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销声匿迹。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才在北京潘家园及上海会稽路附近等又“死灰复燃”。 如今,每逢周六黎明,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海老街藏宝楼古玩市场、杭州二百大等,古玩“鬼市”依旧。所不同的是,民国年间的古玩“鬼市”绝大部分卖的是旧货,当今的古玩“鬼市”,新老混杂,唯有真正的身经百战的古玩行家,才会淘到中意的古老藏品。他们长年累月,乐此不疲,在古玩“鬼市”里觅宝,捡漏觅到官窑、名画,一夜之间暴发者有之;创办民间收藏馆,终成一代民间著名收藏家者有之。去古玩“鬼市”的乐趣就是在明明暗暗的光线下,人声嘈杂的气氛中,真假混杂的古玩堆里,能觅到你心仪的藏品,能练就你独特的眼力,能放射你超凡的胆力。 市场鬼市战利品 也就是说,当代真正收藏民间高手几乎都是在黎明时分的古玩“鬼市”、白天夜晚的古玩市场及古玩拍卖会上滚摸摔打出来的。面对极其少量的直接从大学历史、考古、文博系直接进入博物馆,从事文物研究而被称为学院派的专家,民间收藏家一则敬佩学院派专家的广博的理论学识,捧读他们为博物馆馆藏名家官窑文物艺术品写下的鉴赏心得;二则却不屑学院派专家对民窑及民间传世的文物藏品的现场鉴定。原因是,学院派专家总固执地认为:凡原宫廷艺术品,包括遗落在民间的都会有历史记载;凡他们没有学到过、看到过、听到过的东西,脑电波会自然反射:不是假的,就是新的,或透出一种不屑一顾的怀疑目光。曾有一位民间收藏者,愤愤不平地告诉我,“他曾当面求教某大城市一位全国闻名的陶瓷界权威,可惜的是,凡是这位老权威从未见过的民窑、杂窑藏品,他都一律说成是新东西。”凡玩过古玩者都知道,玩了一辈子没有见过的古玩杂件、无名者书画太多太多了。“凡没见过的东西,都是假的”,这样保持警惕的目光怀疑在先可以,但如都这样武断地下结论,将会误人子弟。 严格地说:凡考古研究鉴赏历代宫廷遗珍的专家,如今大都在官方的历史文博机构,主要研究自己博物馆的那几件馆藏品,对其他藏品不熟悉,也不了解。凡痴迷收藏鉴赏历代民间古玩瑰宝的专家,却大都散落在民间,民间收藏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打拼,身经百战,花自己的银子自然研究更深更透,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珍品资源,鉴赏水平突飞猛进,是华夏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力量,很多地方政府远见卓识,纷纷为民间收藏家建立了私人收藏馆,供大众观赏打造文化品牌。 同样,现在研究鉴赏官窑器的专家,大都在博物馆;而研究各地杂窑瓷器的行家,也散落在各地城镇乡村。不少民间收藏家研究杂窑瓷器的文章,均很有见地,很有学术价值。 再进一步说,京城不少古玩大家,也是从民间古玩市场里摔打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已故陶瓷收藏鉴赏大家孙瀛洲及他的弟子耿宝昌,他们当年都是京城古玩店的颇有影响的师徒。 市场鬼市战利品 总之,去古玩“鬼市”,逛古玩市场,上古玩拍卖行,这是古玩收藏投资爱好者必须去的地方,这真是一个斗智斗勇,培养锻炼古玩人才的好地方。因为真伪难辨,才练就了你的眼力;因为竞争激烈,才铸就了你的胆力;因为工艺千奇百怪,才激发了你的兴趣;因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才培育了你的艺术文化品位。如仅为了请客送礼、装饰新居、显示身价,你可以去赏玩古玩书画;如想充实生活、陶冶情操、平静心境,你可以去收藏古玩书画;如已是成功人士,经济上已是强者,文化上还是弱者,你更应该去投资古玩书画,因为魅力无穷的古玩书画,最终会使你文化经济双获丰收。 ----------------------------------- 关注我们可以增长知识,了解行情,提高鉴别水平,也许我们不经意的建议会带给你巨大的财富。免费鉴定请加微信:echag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