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科普】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王云飞oukzicfv 2017-02-14

造成「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与症状

肾病综合征常由肾脏病恶化进展而来。这种病人因大量的蛋白质流失到尿液中,使血液中的白蛋白数量减少,进而引起临床症状,具体表现若达到如图所示的诊断标准时,便可以确立诊断。


造成这种综合征的原因除原发性肾脏病以外,也会由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全身性疾病引发,可以分为两大类,由肾脏病引起的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则称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另外,成人与儿童的诊断标准也不相同。


肾病综合征的第一项特征是显著的水肿;眼睑四周、小腿等部位出现浮肿,以手用力按压时会有凹陷;严重时会出现因水肿而使得腹部和肺部积水,体重显著增加,尿量减少及食欲不振等症状。由肾脏病引起者,会出现高血压。如果是由糖尿病引起,就会有糖尿病的症状,如口渴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有时还会并发白内障而造成视力下降。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则有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疼痛与脱毛等全身症状。


「肾病综合征」共有两种
「综合征」并非特定的疾病名称,是指各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所衍生的症状(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共有「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athy)、「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四种。


微小病变型肾病在镜下不易发现的肾小球异常病变。此类肾病综合征多发于儿童,成人仅占总数的40%。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效果良好,但易复发。


膜性肾病是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基底膜病变而形成,是成人的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类型。此类肾病综合征尚无有效治疗方式。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和微小病变型肾病一样,肾脏组织无明显异常,但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袢可见局部硬化。使用肾上腺素效果不明显,因此也会以降低胆固醇的方式治疗。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不高,若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大部分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必须进行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与红斑狼疮性肾炎是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代表性疾病。糖尿病肾病是引发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且难以治愈。红斑狼疮性肾炎则是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胶原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的。

肾病综合征的类型与相关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