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干因(1936.2—)湖南涟源人。擅长中国画。195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先后在湖北省戏曲学校、湖北省戏曲研究所、湖北省楚剧团从事戏曲美术的实践、教学与研究工作。1979年调中国美协湖北分会工作,湖北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9年调湖北省美术院任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
说到脸谱,哪怕是不喜欢京剧的年轻人也都会哼唱两句“蓝脸的窦尔墩,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首京剧歌曲,声音高亢,唱得人荡气回肠。蓝脸性格刚直,桀骜不驯;红脸忠义之人;黄脸勇猛暴躁;白脸奸诈多疑,不是好人;黑脸除了张飞、李逵还有包青天,京剧脸谱直接反应了戏曲人物的性格。 据说,京剧脸谱的起源来源于唐代的一出歌舞《兰陵王入阵曲》,因为北齐兰陵王是美男子,相貌俊美,上阵杀敌时,缺乏威慑力,因此他领兵打仗多戴狰狞的面具。扮演兰陵王的演员也就带上面具,后来,面具慢慢演变成花脸,也就有了后来各种式样的脸谱。 若按脸谱化妆,秀美的可以变得威武,忠厚的可以变得奸诈,年轻人长出长胡子来,小眼睛会变成大眼睛,方脸也可以变成猴脸,脸谱依然是面具,对应了戏剧里的人物性格,却也掩盖了演员的本来面目,去年见刘闻千先生刻一人物印纽,取名脸谱,雕刻的是一个老者哭丧着脸,而正要戴上的面具却是笑脸,令人心酸感慨。 在明月女士送我的这本《京行美韵——当代戏曲人物画十家作品展》书中,聂干因先生排在第三位,可惜聂先生没有在书上签名。初看聂干因先生的戏画脸谱,给我的感觉是线条纵横交叉,胡乱涂抹,色彩浓重,斑驳陆离,没有章法,可是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我却看到这一层脸谱背后的一双眼睛,黑窟窿一般,透着或是真诚或是恐惧或是无奈或是愤怒的情感时,我心动了,仿佛看到京剧演员,哪怕名气如梅兰芳、程砚秋者,他们也是艰辛苦难的,唱花脸的方荣翔先生扮演廉颇、项羽、包拯、姜维、周处等等,扮演一等一的英雄,台上台下,也肯定有着不一样的心理落差,如果现实生活中,方先生路遇不平,遭遇不公,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呢?脸谱掩盖下的眼神是什么样子的呢?谷雨甚至从聂干因的“重彩脸谱”中看到了他的眼神。变形夸张的脸谱,扭曲杂乱的色彩,放大了戏曲人物的内心思想,他的脸谱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水墨画,而充满油画的质感,他是重神不重形,是抽象的,几乎无法指出来他笔下的脸谱是对应哪位戏曲人物的,然而,这不影响欣赏,看聂干因脸谱,心情是激动地,看到色彩黑红的,似乎都听的见包拯高亢激昂、嫉恶如仇地唱:“开铡——”。 “重彩脸谱”是聂干因先生戏画的重头戏,像特写。而聂干因画的全身戏曲人物,则面目模糊,他不像韩羽,阿彬等刻画戏曲人物的表情上是突出眼神的,而聂干因的戏画人物,眼睛都是模糊不清的,所看到的只是一个舞动的影子。相比他的戏曲人物,我更喜欢他的脸谱,虽然有时候,“鬼画符”一样浓抹重彩,看不太懂,同样这并不妨碍对他的欣赏,好比听戏,唱的戏词,咿咿呀呀或铿铿锵锵,有时也听不懂,但锣鼓一响,我就按耐不住的喜欢!(2017年2月1日谷雨于拙书堂)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