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何为国任教?南京大学校史上最感人的一次演说

 茂林之家 2017-02-14

题记:2015年5月20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孙江教授在南京大学建校113年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本篇演说。本文转自南京大学新闻网。

我为何为国任教?南京大学校史上最感人的一次演说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老建筑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

作为一名教师,早已习惯在各种不同场合发言,但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有点不自在。前面是许校长、许院士致辞,接下来是陈院士、陈校长的讲话,我该说些什么,能说些什么呢?西餐里的最后一道菜叫dessert(甜点),原来是放在主食之间的,那时宴会的时间很长,菜上得也慢。我的发言算是两道主食之间的一道小小的“甜点”。

我为何为国任教?南京大学校史上最感人的一次演说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孙江教授

今天是5月20日,是母校诞生113周年纪念日。113年,对于个体生命来说,是个漫长的时间。“何谓时间?你若不问我,我知道;你若问我,当要说明时,我就不知道了。”这是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写下的关于时间的困惑。有两句中国古诗,给出了一种解释。“年年岁岁花相似”,在一年四季循环往复中,5月20日是自然时间,稀松平常;“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南大百余年的世代更替中,5月20日是历史时间,意义非凡,积淀着以现在进行时展开的南大人的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待,套用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的话,5月20日就是全体南大人的“记忆之场”。

我生在扬州,长在伊犁,16岁时单身回到家乡,算是第一代高考移民,逆向高考移民,两年间辗转四所中学,侥幸考入南大。

记得同学中,有的是挑着扁担来报到的,扁担两头吊着巨大的塑料袋,依稀可见棉被、“碰瓷”——破旧的盆碗。如果哪位能翻出这张老照片,绝对是一道励志的风景线。好友中,有两人四年间通读马恩全集。冬天很冷,被褥单薄,两人索性一张床,两张被,相拥而眠,谱写了一段难忘的同志情。那时,大家可以咀嚼的过去的经验有限,可以分享的现在的感觉不多,我们的时间是被对未来的期待牵引着的,我有幸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有幸还能感受老南大的余韵——聆听中大、金大硕学的垂训。就这样,读完了本科上硕士,上完了硕士毕业留校,一步步地迈入了学术殿堂。

我为何为国任教?南京大学校史上最感人的一次演说

孙江教授主编的“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有一句英文谚语说:所有的学习都是一种比较。孔子在“学而时习之”之后,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二十年前,将近而立之年,我决定来一次海外游学之旅。居外不易,学人文社科的尤其不易。如果你想特立不群的话,就必须有“人不知而不愠”的觉悟,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的学术品格。经过打拼,我获得了终身教职,事业一帆风顺。一日读书,读到古罗马哲人西塞罗的一段话,大意是上了年纪的人,应该将自己的智慧和忠言献给共和国和年轻人。Res Pūblica/共和国,juvenculus/青年,匆匆廿载,悠悠我心。是的,到了辞去终身教职,该回家的时候了。

在我回家的路上,香港的、北京的、上海的大学都曾向我伸出过橄榄枝,我都一一回绝了。因为在我的心里,我的个体的历史时间是与母校的历史时间紧紧勾连在一起的。感谢校领导,收留一个久去方归的游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一词典出于此。其实,严格说来,“大学”是个外来词,来自拉丁语universitās,有“世界”含义。回顾母校的“大学”历史,它具有两义性:看世界就是看自己,定位自我就是把握世界。1600年,耶稣会士利玛窦是从南京北上的,给万历皇帝献上了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这位心智乖巧的耶稣会士深知如何讨得龙心喜悦,在地图上做了一个很小但很重要的改动,把中国的位置移到了世界地图的中心。等到中国人一觉醒来,发现既然地球为圆,世界万邦本应比邻而居,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两个半世纪。

我为何为国任教?南京大学校史上最感人的一次演说

著名的《学衡》杂志

19世纪中叶以降,西潮滚滚,中国文化之根摇摇欲断。1923年,南大学人标举“学衡”大旗,倡言“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会新知”。16个字,掷地有声。今年是《新青年》诞辰一百周年,我已经收到不下5封海内外会议的邀请函。以往,我们习惯于以激进和保守的二元对立方法看待《学衡》和《新青年》的关系,差矣,非也。“学衡派”的诉求,不仅是母校历史上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启了当今g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研究的先河。

去年末,在许多领导和师友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学衡跨学科研究中心”,旨在弘扬母校历史上的优秀遗产。中心要做的事很多,一个最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100个关键概念,从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考古角度。短短5个月,我们与德国、日本、韩国的名校建立了有实质内容的合作关系,海外多家出版社都对我们的研究表示出兴趣。中心不是迎来送往的客栈,所有来往的学者都围绕我们的研究传道授业。在此,我可以自豪地对校领导说:我们醒得早,起得也早。

在座的各位同学,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的时间正被当下“绑架”,很纠结。“多有智慧多有烦恼”,没关系。转念想想,有哪部鸿篇巨制是从高楼大厦里走出来的?金子再多,也堆不出思想的光芒。

借着在这儿给大家上“甜点”的机会,我想对各位说,如果你以学术为志业,无论你是文科生,还是对科学史感兴趣的理科生,不妨关心一下我们的活动。学衡跨学科研究中心很小,里面的世界很大,你不想来看看?

谢谢大家!

(编辑 高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