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波兰指挥泰斗潘德列茨基 │年过八旬坚持伏案创作,指挥成了最好的运动

 KVic 2017-02-14


一年一度由北演重磅打造的北京新年音乐会即将于12月31日再度如期而至,与广大观众相约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中广德丰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2017年第21届人民大会堂·北京新年音乐会力邀享有“活着的贝多芬”美誉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波兰国宝级音乐大师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他将执棒同样来自波兰的贝多芬艺术节交响乐团,奉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交响盛宴。


今天,身在北京的潘德列茨基接受了媒体专访,言谈中难掩对再登人民大会堂舞台的激动心情,说起自己超爱的贝多芬,顺便透露了新年演出的曲目。而再过不久就要过84岁生日的潘爷爷,甚至心情大好地分享了自己的养生秘笈。


12月31日 一场震撼视听的交响盛宴

当“贝多芬”遇上贝多芬







“没有听过贝多芬,
我也不会走上创作之路”

一提起波兰的音乐大师,很多人会想到浪漫的钢琴诗人肖邦,其实这片热土还孕育出了一位“20世纪最后的作曲大师”,那就是被中国乐迷亲切地称为“老潘”“潘爷爷”的潘德列茨基。


潘德列茨基年轻时就彰显出非凡的音乐才华,27岁创作的《广岛受难者挽歌》,被奉为上世纪先锋派音乐的代表作,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大奖。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潘德列茨基写出了交响曲、歌剧、合唱、弦乐曲、奏鸣曲等内容丰富的作品,获奖无数,包揽波兰国家奖、戛纳古典音乐年度作曲家奖、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杰出艺术家大奖、格莱美大奖等,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活着的贝多芬”。

对于这样的头衔,潘德列茨基笑说:“能被称为‘活着的贝多芬’,这对我而言,真是莫大的荣誉。”他坦言:“从一开始,贝多芬的作品就深深影响着我,虽然他的作品并非对我交响组曲的创作有直接影响,但倘若没有听过贝多芬这种大师的作品,我也不会走上创作的道路。像贝多芬、巴赫,他们都是对我创作生涯有很重要影响的作曲家,一直都给我灵感与启发,没有这些大师级的作品做指引,我就无法创作出这些交响组曲。”问起最喜欢哪一部贝多芬的作品,潘德列茨基也犯了难,“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非常好,如果一定要做个选择的话,我更喜欢贝九、贝七、贝三,要知道贝三可是非常棒的作品。”



83岁坚持每年50场演出 

“指挥是我最好的运动”


更被乐迷感叹的是:潘德列茨基的指挥风采丝毫不逊于其非凡的作曲才华。1972年开启指挥生涯的潘德列茨基,截至目前几乎指挥过全世界所有著名乐团,长期担任北德爱乐、华沙爱乐指挥,身兼多个音乐节的艺术总监,曾一举揽获波兰电台颁发的钻石指挥棒奖,而这是波兰指挥界的最高荣誉。


在潘德列茨基看来,指挥和创作音乐是相辅相成的,“指挥和作曲是互相影响的,在我生活中所占的分量是一样的,很多指挥也会自己创作,好的作曲家也是既能创作又具备指挥的才能,两者并不冲突。”别看潘爷爷再过不久就要过84岁生日了,他目前仍保持着每年50场音乐会的演出节奏,然而他还特别强调:“50场演出,那就意味着需要50周,这差不多是一年的时间了,别忘了我还是个作曲家,需要时间作曲。”

年过八旬还保持着令年轻人羡慕的充沛精力,问起潘爷爷养生秘诀是什么,他一脸慈祥笑容地说道:“对我来说,指挥就是最好的运动。”一句话把现场所有人都逗笑了,“在我的生活中,经常要坐在桌子前搞创作,连续好几个小时伏案工作,而指挥是需要你动起来的。所以,指挥年轻乐手们演奏,然后把最好的音乐献给观众,巡演对我来说,就是最棒的健身了。当然,想要养生的话,也要注意吃健康的食物。”



廿载光阴来华不下20次

 “中国风”创作也在进行时


熟悉潘德列茨基的乐迷都知道:潘爷爷超爱中国文化。他曾说过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诗人是李白,还创作过三首“中国之歌”,分别是根据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创作的《闻笛》,以及由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生发的《夜景》、借李约《城南访裴氏昆》抒怀的《月夜》。


谈起自己与中国的不解情缘,潘德列茨基坦言:“每次在世界不同地方巡演,都会带给我不同的启发与灵感。我大概是在19年、20年前第一次来中国,算下来差不多有20次了。中国在过去的这些年发展得非常快,尤其是文化方面,而我有幸见证了这一切。而且,令人激动的是,每一次都能见到这么多的观众,并且与中国观众的互动也越来越好。在过去的10年,中国各地都建了很多非常棒的剧院,在欧洲没有哪一座城市像中国一样有这么多漂亮的剧院。”

潘德列茨基对中国音乐也有极大的兴趣,“我从小在欧洲长大,听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完全不一样的新鲜感受。所有好的音乐都会让人们心生愉悦,中国民乐非常有意思,能让人感受到愉快、积极向上的正能量。”20多次来华的经历,也让潘爷爷听遍了中国乐曲,不仅仅是大众的《茉莉花》,很多小众的曲目他都了如指掌,而且现在还在继续着“中国风”的创作,“我根据中国的诗歌创作过乐曲,最近也写了一些10分钟左右的小乐章,我还会再创作新的曲目。明年也会继续这方面的创作。”


再登人民大会堂舞台 

跨年指挥是人生一大盛事


即将于12月31日举办的第21届人民大会堂·北京新年音乐会,并不是潘德列茨基第一次走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我曾经在那里演出过,不过记不清是哪一年了。人民大会堂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舞台,指挥有难度,容纳的观众很多,有压力,但也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及激情去指挥得更好。


此次潘德列茨基将执棒波兰贝多芬艺术节交响乐团。2005年,乐团在贝多芬协会主席艾兹别塔·潘德列茨卡女士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在华沙举办的第九届贝多芬复活节音乐节上亮相,受到高度赞扬,紧接着就收到来自国内和国外众多音乐节的邀请。说起这支年轻乐团的特色及优势时,潘德列茨基直言:“在所有年轻的交响乐团中,贝多芬艺术节交响乐团是最好的之一,这些乐手更年轻,思想更开放,思维更活跃,也更能接受新的事物和理念,能够排演新的作品,这也是他们和传统乐团不一样的地方。”

因为2017年是贝多芬逝世190周年,而乐团名称也是“贝多芬艺术节交响乐团”,潘德列茨基为此次北京新年音乐会选择的曲目也都出自贝多芬的作品,堪称一场贝多芬专场交响盛宴。“目前选定的曲目包括贝多芬的《普罗米修斯的生民》、《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A大调第七交响曲》,还有和中国钢琴家合作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当然,我们还为北京观众准备了一些小惊喜,比如《红旗颂》《北京喜讯传边寨》等中国作品。”

潘德列茨基对即将再登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倍感兴奋,“这个乐团成长得很快,我希望能把它打造成一支世界上最好的乐团,我会带着他们到世界各地巡演,每场音乐会对他们而言都是最好的老师。这次能够新年即将来临的特殊节日,在人民大会堂这样特别的场馆,和中国人民一同跨年,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对我个人来说,在大会堂跨年指挥也是一大盛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