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情人节,先祝各位朋友节日快乐! 欣赏下刚拿到格莱美的最佳歌曲,来自阿黛尔这个才华横溢的胖妞,声音实在动人 与情人节相对应的是,奥斯卡大热门《爱乐之城》今天终于在国内上映了,几乎可以预见的是,这部影片将让这个年轻导演达米安·沙泽勒首次走上殿堂顶端。 达米安·沙泽勒是85年出生的孩子,如果本次最终能够捧杯,那么他将会是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获得者。 达米安出生于高知家庭,老爹老妈都是大学教授,他自己同样毕业于哈佛大学,读的是工科专业环境与视觉专业,跟电影没有啥关系。 他自已本来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但后来发现自己对电影拥有更大的潜力。 达米安目前拍过3部长片,第一部影片《公园长椅上的盖伊和玛德琳》表现平平,并没有几个人知晓 真正让他引起一些关注的,是拍了一部18分钟短片,并在圣丹斯影节拿到了评审团奖。 这部短片,就是为了让他去拉投资而拍的,名字就叫做:
一年后,达米安将它拍成同名长片,并且一鸣惊人。 (台版译名、海报怪渗人的,国内难得出了个好译名) 在美国知名媒体《娱乐周刊》年度十佳中列为首位 主要还拿到了当年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5项提名 在IMDb上评分8.5,在其Top 250中高居第45位 不得不提的是,这部影片还帮助大魔王教师的扮演者JK·西蒙斯(席梦思~~)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那时候西蒙斯刚满60岁,此前籍籍无名,在各个剧组之间跑龙套,而这部影片让他一夜成名,此后通告不断。在伯乐的新片《爱乐之城》中他也有出演。 所以,虽然影片剧情不励志,但导演和这个配角的经历却极为励志。 影片的故事来自导演少年时候练鼓的一段经历,那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魔鬼教练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一度陷入癫狂的状态。 写完后,导演曾将这个剧本藏在抽屉里,一年都不敢拿出来给人看,因为怕被人家发现这就是真实的他,害怕从此没朋友~~ 但是他在洛杉矶被拒绝了六年,经历了各种失败、挣扎和内心纠葛,得出一个结论:
《IndieWIRE》对于该片的评价,很快就得到了应验:
节奏而言,整部影片的节奏极为抓人,高潮迭起,完全不会让人感到泄气的一刻。 单从一开始黑幕中响起的鼓点,就能够极为顺畅的将观众代入电影 男主安德鲁·内曼是以伟大鼓手为终极目标的音乐学生 影片的开幕,是安德鲁在知名教师的乐房里练鼓,以期获得这个教师的注意。 当然,他成功了。 从他背起装备,回家的路上,短短几个镜头,加上配乐就描绘出一个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 从一个清静的地方出来 逐渐走向繁华的街道,心里肯定是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抱负 在快节奏的配乐中,高建筑的画面配合着切换,可以再次看出这是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紧接着,再从和他老爸在看电影前的对话中, 不用明说,也能让观众直白的了解到:
简洁的画面,加上不会过多冗余的对话,会使得电影拥有更多的潜文本。而判断电影的好坏,很大程度就在于这部电影是否拥有丰富的潜文本。 一方面是不会让观众觉得自己的智商被侮辱,另一方面就是能展示导演是否懂得用电影讲故事。 同时,也能使得剧中角色拥有更大的弹性。 从电影院里的简短对话, 就可以看出,老爹已经无法“控制”儿子了。
这两点,在后面大魔王用父母来嘲讽安德鲁,安德鲁自己也走向疯狂得到了印证。 安德鲁本身在不知名的乐队中就是预备鼓手,不受重视。 大魔王教师却看中了他的才华,直接跑进这个乐队,把指导老师狂煽了一巴掌,带着安德鲁来到了自己的乐队,这是这所最好的音乐学校里的最好乐队,是每一个学生的最大追求。 入队的第一天,大魔王就把安德鲁叫到一边,告诉了他一个如何成为顶级乐手的要求:
所以,这是个每天都被施加强大压力的乐队。 刚入队没几分钟的安德鲁马上就领略到了大魔王的威力——一把椅子直接甩向他。 这个大魔王满口污言秽语 直接把安德鲁骂出眼泪了 重压之下的安德鲁,开始走向疯狂的道路。一边把刚处的女友给甩了,说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伟大;一边开始疯狂的训练。 本身他需要努力成为核心鼓手,其次还迎来了第二个竞争对手。 安德鲁趋于癫狂,在演出之前出了车祸,为了不失去宝贵的机会,他甚至带着伤也要进行演奏 而大魔王不近人情的高压训练方式逐渐引发安德鲁内心的洪荒之力,两人终于干上了。 当然,大魔王也没那么简单,他体内的阴暗面即将发扬光大,用一种近乎毁灭的方式试图报复安德鲁。 影片的节奏和氛围就这样,高潮不断,随着主角的情绪时高时低,最后两个人都走向癫狂,那个从人性到魔性的15分钟。 整部影片的故事其实不难理解,就是一对师徒互相看不爽对方的扛起来。两个角色也极为不讨喜,一个是为了梦想近乎偏执疯狂;一个是高压训练手段让人不舒服。 这也就是有些影迷对这部影片反感竖起中指的原因,说男主这是在努力成为一个八级技工,而教练也不是在调教一位音乐家 青石虽然不是很懂音乐,但对上面的评论忍不住报之以“呵呵”,貌似他武侠小说或者是日本动画片看太多了。 任何伟大的艺术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造就奇迹的。而想要有艺术,首先需要醇熟的技术。 就好比片中有一场戏,大魔王一直在教三个鼓手要找准一个音而不惜拖延整个乐队的训练进度,没有这种偏执的较真,怎么会有完美的演奏? 如果一直将就下去,那么以后乐手独自走上职业时,是否也会有这样将就的矛盾,而错失了一个天才? 当然,青石还是要强调,这么不近人情的训练和自虐,绝对是没有人道的。 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成功,本来就没有捷径。 想看的,主页回复片名:爆裂鼓手 【青石电影】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