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订阅文萃斋吧!文|臥佛寺春天苏醒了自然万籁,也搅扰了红尘中你我的一帘幽梦。 大文豪苏东坡的这首《春宵》,写春的角度不落陈窠,不言春光明媚,夭晔灼华,却渲染春宵时刻,歌舞方歇,秋千不摇,月色融融,夜梦迟迟。如此良宵美景,一刻之欢,值千金之价。 苏东坡春入诗情,他人安可能遑让。王安石立就一篇《春夜》: 王介甫有与东坡有比诗之意。他换个角度写春夜。介甫诗侧重于人的主观感受,“春色恼人”,“月移花影”,暗示主人的春心荡漾,梦结佳人。别有韵致。 同时代的杨巨源名气不大,但他的一篇《城东早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杨用皇宫上林苑作衬,抬高身价,而“出门俱是看花人”一句很接地气。赏花知春乃是凡尘众人的共识。每个人都有各自心目中的春光春色,各自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这首诗的流行与此不无瓜葛。 说到咏春佳句,怎可不提诗仙李白的《清平调词》。 诗仙果然名不虚传,他笔下之春全自主观想像。妙绝处在他把唐玄宗与杨贵妃于沉香亭上赏牡丹的情景,不露痕迹的嵌入蓬山瑶台的自然仙境,既不吝笔墨地夸赞了杨贵妃的美貌(“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丝毫不显媚俗,令人拍案叫绝。 正面写春应景合时,易于落笔。反向写春就有些难度了。南宋郑会有一篇《题邸间壁》别出机杼,令人印象深刻。 诗人旅行到常山,想念亲人,却反拟闺中人思己。荼蘼清香飘逸,早春还寒。重门静掩,燕子闲寂,烛花敲断,夜静而深。忆所怀之人,计其行程已到常山邸舍。这首诗用春思写春的幽深清冽,冷艳逼人。道出春色扰人的别样情怀。 南宋有个叫僧志南的和尚,他写有一篇《绝句》 : 现在的人恐怕没有几个知晓僧志南这个名字,但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两句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说这两句诗为宋诗咏春名句的压卷句,也不为过。 春天毕竟是四季的开场戏,不热闹岂可暖场?中唐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可谓开场佳作。 盛唐气象于此诗可现一斑。千里莺啼,园林相属,红绿相映,水村山郭,旗亭酒肆,相望鳞次,楼台殿宇,山门院寺,烟林画雨,宛然在目。此气魄在宋诗中实难看到了。 诗情至此,我不禁感叹诗人们的生花妙笔,但更感叹大自然的春光,才是最伟大的诗人。阅遍古往今来的春诗春句,不如走出门,一踏青山,拥抱真山真水,呼吸真气真岚。让春天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