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好了明理 2017-02-15

二百年前的欧洲,那真叫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国的科学院都争先恐后,举办非常“高大上”的有奖征文,培育了很多世界级学术大师。其实跟超女和好声音差不多,经过一番PK,有人脱颖而出。一炮走红,赚得个盆满钵盈。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比如说,法国第戎科学院,1750年出了这样一道题: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我的天哪!题目都看不懂!熊大,啥叫敦风化俗呀?俺熊二只知道伤风败俗。结果,大名鼎鼎的男神卢梭,凭借一篇《论科学与艺术》,就夺得了“超级思想家”的称号。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再比如说,挪威科学院,1839年出了这样一道题:能否通过人对自身的意识以显示和证明:人的意欲(意愿)是自由的?我的天哪!你们咋不上天!结果,大名鼎鼎的哲男叔本华,凭借一篇《论意欲的自由》,就夺得了“超级哲学家”的称号。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其实吧,得了奖的论文,难免落入俗套的窠臼。虽然偶尔也有小清新,但大多中规中矩、霸气不足。

君不见,那些没得奖却流芳千古的论文,充满了奇葩和闷骚之虐美,读起来才叫一个酸爽。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1 落榜论文流芳百世

还有一次是1753年,还是法国第戎科学院,出了一道十分装逼的题:“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是什么?这种现象是否为自然法所容许?

这么能装逼的题目,男神卢梭当仁不让,一气呵成,《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今天的学界公认是《社会契约论》前传。

但结果是,卢梭没得奖。官方解释说:论文长度以宣读时间不超过45分钟为准,但卢梭的论文太长了。

纳尼!?其实在今天看来,真相应该是:卢梭文章的内容太劲爆、太颠覆。在当时的老院士看来简直就是歪理邪说,还想得奖?做梦!没让你吃氰化苹果就够仁慈的了!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类似的落榜奇文,叔本华也有一篇,题目叫《论道德的基础》,今天先按下不表。

题目是丹麦科学院出的:

要找出道德的根源和根据,那必须从直接存在于意识中的道德理念及由此理念所衍生的道德基本概念中寻找,抑或必须从其他的认知根据,才能找到道德的根源和根据?

我就问你舌头打结了没?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2 “不平等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是什么?这种现象是否为自然法所容许?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自然法”这个关键词。千万别弄错了,不是基本法,是自然法。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三权分立制度创始人,《论法的精神》的作者孟德斯鸠认为,“自然法就是人类在“社会建立之前”的状态下,所能接受的规律……人最初的思想绝不会是推理的,而应当是想如何保存自己的生命”。

就拿两个我们最熟悉的“法”来说吧,按照孟德斯鸠的定义,杀人偿命属于自然法范畴,这属于动物性本能;而欠债还钱就不属于自然法,因为债和钱的概念是人类建立社会之后才产生的。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类似于自然法的划分,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平等:

  1. 自然或者生理上的不平等,例如高矮、胖瘦、男女、老幼。

  2. 社会或者政治上的不平等,例如贫富、权庶、贵贱、尊卑。

第1种不平等与生俱来,不属于我们要研究的范围,超纲了。第2种不平等,才是我们所关心的内容。

我们要讨论的“不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不带有贬义和主观感情色彩。其实大多数的“不平等关系”,本质上是人类自发形成的社会契约,是合法的,例如:

在工厂里,有师傅和徒弟的关系;

在公司里,有老板和雇员的关系;

在学校里,有导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官场里,有上级和下级的关系;

斗地主时,有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3 回溯自然状态

要讨论“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就得追溯到人类最初的自然状态,也就是纯动物的状态

千百万年前的原始人只有两种感情:一种是自爱心,即保持自己生存的本能;一种是同情心,即不愿意看到自己同类遭受痛苦。

他们行事虽然粗野,但心地并不坏;他们只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无意伤害别人;他们彼此之间很少有交往,所以很少发生争端。

尽管赤身裸体,没有房子住,没有各种各样我们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浮华无用之物,但对自然状态的原始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面子,不知道什么叫高傲、尊贵、鄙视,也不知道什么叫“奴役”,什么叫“统治”。想要了解更多,多看看赵忠祥的动物世界就知道了。

那么问题来了,人是怎样从自然状态中的平等,沦落到社会状态中的不平等的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4 两次巨变

卢梭男神认为,人类发生了两次巨大变化,是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并且产生不平等的起因。

第一次巨变:随着石器语言两种工具的出现,原始人开始用石器建造茅棚,并且组建家庭,逐渐过上了“男狩猎,女采摘”的生活。于是很自然地有在空间上占有财产的需求,也就是所有权:“这把斧子是我的,那个弓箭是你的。”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语言的起源或许与史前石器的制造有关

第二次巨变:随着冶金农耕两种技术的发现,原先以寻求个人食物为主的生存活动,开始让位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活动。于是人类有了在时间跨度上占有财产的需求,也就是私有制:“这片玉米地是我的,谁敢乱动我就跟谁急!”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一句话总结: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是所有权和私有制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讲到这里,台下肯定很多同志坐不住了。二郎你又不是党员,怎么净扯生产力、所有权、私有制,这些词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呢?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5 共产主义开班人

对,恩格斯和卢梭英雄所见略同上了。

1753年的卢梭,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130年后(1884年)的恩格斯,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要说卢梭和恩格斯的师承关系嘛,嘿嘿,风清扬和令狐冲就笑了。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所以说呀,如果我们自称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卢梭男神就堪称共产主义开班人了。如果把卢梭的启蒙语翻译成咱们的母语马列语,感觉就亲切多了。

“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产生了所谓的“阶级”,之所以会产生“阶级”,正是因为“所有权”和“私有制”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石器、语言、冶金和农耕)的发展呀!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因为从卢梭的论述,可以推出这么一个道理:只要消灭了阶级和私有制,自然也就消灭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就能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此言不虚也!

所以,《共产党宣言》上才赫然写着:我们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全部理论概括起来,那就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天下大同。

怎么样,有没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二郎只想说,厉害了我的党!!!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二郎琐语】

“ 读书,从未如此轻松有趣;知识,真的可以严肃活泼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