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马军事的辉煌篇章

 好了明理 2017-02-15

节选自 罗马军事的辉煌篇章

原作者 白云居士

罗马帝国历时几个世纪,即使从征服迦太基算起,到其在会战中击败匈奴,也有足足6个世纪,以我们的连载的篇幅不可能去逐一复述其历年的军事征服史的流水账,因此笔者特意选择了以凯撒在高卢的征服战争为代表来细述一下罗马的军事辉煌。

为什么是凯撒和高卢

之所以选择凯撒的征服行动作为代表来分析罗马军力,主要是有这样几个考虑:首先,凯撒时代罗马的军事机器已经十分成熟,共和国时期以公民为主体、保家卫国为主旨、带有淳朴古风的军队已经成为历史,以常年征战、效忠统帅为特点的职业军团成为帝国的脊梁。不管是军团的组织结构、运用手法、兵器的形制和装备、后勤的组织等都十分成熟,相对于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居于优势地位。当然,即使战争机器已经这么完善,也不可能保证百战百胜,统帅的能力是另一个关键要素,同时期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就因为指挥的失误而战败身死。不过这个方面恰好就是凯撒军团最大的优势之一,西方历史中公认的四大统帅里,凯撒是第三个,也是中古时代的最后一个,再往后就是近代的拿破仑了,因此臻于完善的罗马军团在凯撒的手里自然可以发挥出十足的效力。

其次,对高卢的征服是建立罗马帝国的关键之战,前文我们说过,凯撒所要征服的高卢地区是个十分广阔的空间,如果再加上之后跨海征服的不列颠南部地区,总共7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而在这片广阔而肥沃的土地上生活着数量十分众多的高卢人,后人根据当时的史料推测,高卢地区的总人口应该在千万级别,要知道中国的战国时代的总人口也达到两千万左右,而当时东西方的农业生产水平并无太大区别。这些高卢部族没有外敌时各自独立我行我素,外敌入侵时他们就可能会联合起来共御外侮,入侵这里所要承受的军事反抗将必然是持久和高强度的,因此对于决心要做入侵者的人来说,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

罗马军事的辉煌篇章

而对于罗马来说,对这个巨大的空间必须要做一次入侵者,因为我们知道,罗马自从建城开始就不断面临着高卢人南下入侵的危险,起先是定居于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山南高卢人,后来还有更北一些的日耳曼人联合着高卢人一起南下。这些部族数量庞大而又野蛮尚武,每一次冲击都带来很大的震撼。虽然马略改革之后罗马日益强大,尤其是完全统一和整合了意大利半岛后已经暂时不必为生存担心,但高卢地区仍然是个严重的不定因素。要知道问题在于不止是高卢人,在高卢地区往东隔着莱茵河就是日耳曼人的领地,而日耳曼人的流动性和野蛮尚武还要更超过高卢人,在凯撒的时代,已经有很多日耳曼人开始渡过莱茵河西迁,如果不加以遏制,恐怕一场民族波状迁徙的浪潮就会上演,罗马人将不得不在意大利半岛的北部边境上承受来自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不断叠合的冲击。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将高卢整个占领和整合,让高卢地区成为一个人力物力可以为罗马所用的行省,从而将防线外推到莱茵河,才能更好的确保整个罗马的安全。而且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没有高卢,罗马环地中海的疆域就将成为一个没有闭合的环,从意大利本土到罗马的西班牙行省只能经过海路,同时露出一个巨大而危险的地缘战略的缺口,因此凯撒的这场远征可以说是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最后,凯撒对高卢的远征使得他积累了超过庞培的军功,同时也锤炼出了一只在整个罗马世界也无出其右的精锐军团,到高卢战争结束时,凯撒的大军已经包括了10个身经百战并誓死效忠的军团,依托这只强大的“私家武装”,凯撒可以无惧罗马反对他的那些政治势力以及罗马的政治戒律,跨过卢比孔河直取罗马城夺取控制权,可以击败另一位军事枭雄庞培以及其它罗马共和派的联合反抗。而这也同时宣告了罗马共和时期的结束,即使共和派后来在元老院刺杀了他,也无法挽回历史的方向。罗马帝国最终在凯撒的侄子屋大维手中建立,从而开创了罗马的新时代。因此从各个角度看,凯撒所处的都是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

罗马军事的辉煌篇章

罗马人的工程能力

大多数读者对于古代军事关注的往往是骑兵、步兵、铠甲刀枪,但实际上如果慢慢梳理就会发现,还有很多环节决定着一只武装力量的能力,比如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工程能力。要知道,在古代一只军队外出作战,所依赖的交通方式无非就是步行或骑马以及搭配一些车辆。那么远征时遇到河湖,就得有能力渡过去,遇到干旱,就得能找水或打井,遇到寒冬就得会构筑安全暖和的营垒并可以采集和储存柴薪,至于让容纳几万人的营房在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都有可靠的水源供应,那么就需要良好的排污能力,避免流行病,防止偷袭等都需要成熟的技术和经验。而罗马人是工程上的行家里手,在前文中我们曾经简单介绍过辉煌的古罗马城市建设和建筑技术及艺术,事实上罗马人毫不浪费地把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应用于军事,可以说罗马军团是中古世界里最善于以工程技术能力来加强自己力量的军队。

而凯撒恰恰就是个最注意也最善于利用工程技术加强自己军事能力的指挥官,在从元老院弄到了授权来经略高卢后,凯撒首先把目标对准了在莱茵河对岸蠢蠢欲动的日耳曼人。为了将日耳曼人彻底打服,暂时解除这个威胁,公元前55年,凯撒挥军闪击日耳曼人,为此罗马军团在莱茵河上修建了一座长度约400米的桥,而建设总共仅用了10天,要知道莱茵河毕竟是条流淌的大河,在不分流的情况下实施这样的工程是相当了不起的,更不要说还是在敌对势力范围内,时刻都要有人防守。罗马人不是把木桩垂直夯入河里,而是让木桩与水流成一定角度插入河底,同时在上游设置了一些保护性桩结构,用来屏蔽掉来自上游杂物的冲击破坏,最后这些木桩被连接为整体并在它上面修建一座木桥。这期间,工程所用的材料料都是罗马军团就地取材,很显然罗马人随军就有工兵部队,携带着各种土木工程工具。对于古代的通信和交通条件来说,10天的时间足以构成一次日耳曼部落无法进行有效反应的奇袭,这明白无误地向当地部落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日耳曼人曾经以为可以依靠的自然天险在罗马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凯撒和他的大军想过就能过。通过这次作战,日耳曼人暂时打消了跨过莱茵河向罗马挑战的念头。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莱茵河成为了罗马人的可靠边界,反而是罗马人琢磨着将莱茵河东岸的日耳曼人也纳入到罗马的统治之下,但是在约半个多世纪后的屋大维时期,发生了著名的条顿森林之战,缺乏警惕的3个罗马军团在缺乏军事才能的指挥官瓦卢斯指挥下穿越森林时又遇大雨,被事先埋伏的日耳曼人围歼。这个事件决定了罗马此后没有再尝试统治日耳曼人,也决定了之后两千年里法国地区和德国地区文化特质的差异,当然那些是后话了。

当然,更能说明罗马军团依靠土工作业来增强力量的事例,还是要数公元前52年高卢人民大起义中的阿莱西亚城攻防战。当时组织高卢人反抗的维钦托利率军退到阿莱西亚城固守,同时开始联络高卢各地的反抗部队,这实际上造成了这样的一个态势:由于阿莱西亚城位于高地且周边环水,可以说易守难攻,唯一的攻克方法是围困等着城中缺粮,而在这个围困的过程中如果高卢的其它部族武装围拢过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外面大包围内部中心开花两面夹攻的作战态势。凯撒清醒地认识到了战略态势的险恶,但基于对自己和罗马军团战斗能力的自信,仍然挥军将阿莱西亚城围住,然后开始等待高卢大军从各方云集。

显然,这种态势下取胜的唯一之道就是反客为主,罗马人不是神,只靠个人的体力和作战技巧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作战计划的,更何况凯撒当时兵力有限,总共只有约7万人,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整个高卢可能聚集起来的反抗军主力。只有依靠构筑完善的工事来一方面困死里面,同时顶住外面,才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于是罗马人在很短的时间里修筑了内外两层的工事体系,面对内侧,罗马的工程师和士兵在3个星期内建造了一道长18千米,高4米的围墙。围墙面向被包围的要塞的一侧,还有一道4.5米宽、约1.5深的沟。离要塞最近的沟里引用周围河流灌了水,沟前还设置了陷阱,围墙上还有瞭望台。然后罗马人又面向外部修建了一圈21千米的高墙,在围墙外部也有深沟,罗马人就夹在两面的防御工事之间承受来自高卢人的狂风暴雨,最终罗马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胜利也奠定了罗马北疆400年的安全。

罗马军事的辉煌篇章

另外前面说了,军队的扎营也是门很深的学问,可能有些读者对于军队的行军和扎营的概念仅仅是停留在那些只驻扎几天支个帐篷埋锅做饭的水平,但实际上对于那些需要常年远征,在一个离家千里的陌生国度长期作战的军队而言,要想保持作战能力,就必须妥善的解决军队所面对的一切问题:军人需要吃饭、买卖商品、洗澡、娱乐,而生了病时需要看病,心灵空虚了需要找神龛祈祷等等,当然就军事上就更不用说,必须得有完善的防御工事,像高墙、瞭望塔、箭楼等都得一丝不苟地建立起来,不然你保持三五天枕戈待旦的警惕还可以,总不能时刻那样紧绷着,同时军营的厕所建在哪里,怎样净化,污水怎样排等等都需要规划设计和以严谨的工程实现,不然不需要敌人来犯,你的部队就会被传染病消灭。总的来说,每一只大军的常驻兵营其实都是个独立的城市。而罗马人最可怕的地方是,哪怕只是坐短暂停留的军营,他们也一样会一丝不苟地建设,如外部的围墙、壕沟、拒马、陷阱都要有针对性的修建,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被各种敌对力量偷袭和歼灭的可能。

顺便说一下,当这个地区成为罗马的行省后,为了长期守卫边界以及镇压当地可能出现的反抗,往往就在当地永久性驻扎一只军队,这样的话兵营更是需要面面俱到满足作为一个人类的各种需求。比如驻扎英国南威尔士地区的罗马第二军团的军营,甚至包括至少能容纳6000人的剧场、包含金库等设施的司令部,配有花园浴室的军团司令官邸、各级军官的宅邸,还有医院、澡堂等建筑设施,军营围墙外还有聚集起来的服务于军队的商业街区等。因此当环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建立起来后,帝国境内有很多城镇就直接是在原先驻屯的罗马军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在位于利比亚的黎波里东120千米左右的胡姆斯地区的乌姆赖萨斯遗址,是利比亚目前保留较好的3个名胜古迹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在古罗马兵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内有神殿、露天剧场、市场、凯旋门、角斗场、浴场等建筑群,至今还保留有高大壮美的大理石雕塑、大理石浮雕和檐柱装饰。

军事科技的优势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在器械上罗马人为军事征服做的准备,事实上罗马人有个很有利的条件,那就是环地中海地区的生产力和技术及文化水平普遍不错,尤其是还有古希腊这样的作为古典文明灯塔般存在的活宝,因此罗马人在和外界的广泛接触中,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哲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如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数学、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力学等,有了成体系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再辅以罗马人的虚心好学和坚定开阔的思维模式,使得他们成为水平高超的能工巧匠,除了善于建造道路、桥梁、引水道、城墙等土木工程外,也善于制造各种作战机械,

前面说了凯撒在阿莱西亚之战中利用工程能力展现出的的防守能力,我们再说说罗马人攻城的技术。这里首先要说说弩炮,这种战具最初是希腊人的设计,可以说是对各种材料的性能进行巧妙利用的结晶,这种弩炮有坚固的支架,之上是主梁,其前端两侧装有两具扭力弹簧组,这是动力的来源,以动物的肌腱等组成的体系蓄积能量,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弩臂末端连接弓弦,横梁上侧带着燕尾长槽,一个带长导轨的滑块可以沿着长槽前后滑动,滑块的后断装着一套精巧的击发机构。拉动滑块可以用绞盘,甚至还在横梁两侧设置了金属齿条或者圆形棘轮,使得操作者可以调节武器的抛射力量,从而获得需要的射程。这种弩炮具有强大的威力,性能良好的弩炮能够将20多千克重的石弹抛出约300米开外。在公元63年罗马人围攻耶路撒冷的战役中,犹太将领约瑟夫回忆说,和自己并肩站在城墙上的一位伙伴,竟然被一枚罗马弩炮发射的弹丸将头颅整个打飞。弩炮不止可以发射石弹,也可以打出长矛,由弩炮发射的长矛可以将两个乃至三个敌人打穿。而且其精度也很高,可以反复击打同一位置,从而构成对城墙体系的严峻考验。弩炮有很多款式,罗马军队更偏爱机动力更强的,因为毕竟罗马人大部分时间都是主动出击的一方。这种弩炮的制造需要很高超的工艺,应用了很多数学、几何学和力学的知识,包括对扭力弹簧的力学特性和弹道学的精确认识。罗马在后期每个军团配备50具弩炮,既可以攻城或防守,也可以用于野战中对对方密集编队的打击。除了弩炮,罗马军队还可以制造投石车,攻城塔等等各种攻城器具,从而应付各种战场需求。

在单兵装备方面,罗马正规军团的士兵都有完善的防护,首先在头盔上罗马士兵都有形制很舒适、合理的金属头盔;而铠甲在早期发展出很好地平衡了防护和动作灵活性的板条甲,到了帝国时代之后则逐渐普及了锁子甲。当然还有罗马独具特色的大盾不能不提,罗马的军团战术的精髓就在于灵活,它以几千人的军团为基本的战术单元,军团下面继续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具有相对独立、战术灵活性的单元,其主要的作战力量是步兵,而这些步兵的主要作战武器是投枪和短剑,那么这种态势下就必然需要在插入敌阵攻击其薄弱环节和侧后之前,能够很好的承受住对方的弓箭、投枪或长枪的攻击,为此罗马人还发明出了乌龟阵,以在敌方火力猛烈时从前后左右和上方都依靠大盾牌组成密不透风的防护。

罗马军事的辉煌篇章

有些读者可能会回想起克拉苏在卡莱的战败,当时的一个细节是当克拉苏要求他的士兵去冲击帕提亚人时,有步兵让他看被箭矢射穿盾牌并钉住的手臂,以及被弓箭钉在地面上的脚,那么这是不是说盾牌的防御力仍然不足以应付弓箭呢?显然不是的,这里要注意的是志大才疏的克拉苏在远征帕提亚时并没有为即将面对的对手做好准备,他的部队里极度缺乏骑兵和远程兵器,而在当时的战场情况下是十分需要己方的投石机、弩炮和强弓来驱散和压制对方骑射手活动的,结果带了一大批投枪手的克拉苏此时根本对敌人的作战行动无可奈何。于是帕提亚的轻骑兵可以高速掠过罗马军方阵,在很近的距离以最大力度进行快速概略射击,从而形成了密集和强力的箭雨,而此时为了防备帕提亚重骑兵的冲阵,罗马人又不得不排成密集队形,从而使得这箭雨大部分都可以落在排列密集的罗马人的盾牌和铠甲上。要知道弓箭在近距离内的穿透力还是很强的,如果想连这样近距离最大程度发射的弓箭也完美的防御住,那么盾牌和铠甲都会过于沉重而失去基本的机动能力,这不是防护的问题,而是战场指挥的问题,你让对方在近距离舒服地连续放箭,这本来就是自己找死,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如果主帅调度有方,拥有完善编制和兵器技术的罗马军坛在诸兵种配合下,可以有效地压制住对方的远程火力,此时大盾和铠甲进一步化解掉对手的弓矢的攻击力,从而迫使对手只能接受罗马军团的接战。而就远程攻击力来说,不要误以为罗马没有弓箭,早在公元前7世纪斯基泰人已经将复合弓带入欧洲,但弓箭在欧洲具有完善个人装备的职业军对垒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因此罗马人发展出了完善的投枪制造和使用技术。这些投枪分为前后两节,前段是一根很细的铁制枪头,后段是木制,两段之间以销钉固定,当投枪投出后可以刺穿铠甲或盾牌,即使没能伤到敌人,也会因为穿在敌方盾牌上严重拖累对手的行动,甚至迫使对手丢掉盾牌暴露在杀伤之下。而即使什么也没刺中,投枪脆弱的销钉此时也会折断,对手无法把投枪拾起来反投。前文中我们提到过苏拉对小亚细亚的征服,当时的一场战斗中,追击上敌人的罗马军团遇到了对手密集的步兵方阵,就是靠集中火力密集投射的投枪撕开了一个缺口。当然,这种武器主要在对手也是步兵为主的情况下更有效,一旦对手换成了骑兵为主的部队,那么罗马军团也必须转变思路改造军队。

结合这些一起来看就不难发现,罗马一直走的都是精兵路线,这在它的军团制中表现地很充分,其每个军团都有相对固定的编制和人数,有自己的徽章和番号,有部队传承的历史和荣誉,每个军团的装备水平相近,都有普及的头盔、护甲和盾牌,有充足的刀剑、投枪和弓箭,也有完善的后勤补给,因此每一个单独的军团都是一只不可小视的战力,当把几个军团组织起来就可以发动决定性的战役。而同时,罗马人完善的工程技术和作战机械,使得罗马军团随时可以反客为主塑造战场态势寻求决战,它既可以随时跨过各种自然障碍深入敌境强攻对方的核心城市,也可以随时建立坚固的防御体系后等你来攻。正是这种时刻能夺取战场主动权的能力,使得罗马在几百年里虽然也时常吃些败仗,但却在总体上不断胜利和扩张,最终打造出一个庞大帝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