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意识的特点及其与症状形成的关系

 昵称19166823 2017-02-15

对心理活动的觉知便是意识。比如:当你在吃美食时,食物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被你觉知到;当你在看电影时,那些图片、语言、声音便成为你意识的内容;当你在思考时,那些思考的内容也被你所觉知了。意识的状态区别于入睡、昏迷、深度麻醉时的心理状态,此时,对心理活动的觉知非常的微弱。


那些未被觉知到的心理活动便是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了,按弗洛伊德的说法,潜意识分为两种: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及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当你投入地看一本书时,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及人物其实一直在被大脑所加工着,只是由于你被书的内容所吸引而没有去注意到它们,而一旦你从书中出来并注意到这些时,它们便能成为你的意识内容了。所以前意识指的是那些当你注意时便能被你觉知的心理成分(记忆、技能、信息等)。


无意识指的是那些很难被你觉知的心理成分(记忆、幻想、冲动、愿望)。为什么很难被你觉知呢?因为一旦它们被意识到,会唤起强烈的焦虑情绪,于是,有一股心理的能量阻碍它们的意识化。比如,如果你无意识里存在着强烈的痛击父亲或者让父亲死去的愿望,也许你很难去让自己觉察这种情感,你会自动地回避这些它们,甚至矫枉过正地回避一些中性的刺激(比如不能让自己大脑中出现『父亲』、『死亡』之类的词),直至形成强迫症状。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当遇到那些将要使无意识内容被觉知的情景,来访者会表现出阻抗的现象,比如不去谈某件事情,忘记了,想不起来,责备咨询师等。


弗洛伊德最初将阻碍无意识内容意识化的心理机制叫做压抑,之后他进一步发现除了压抑之外还有其他的心理机制,统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在之后的心理结构模型中,无意识里的冲动被归于本我,意识代表自我(有一部分自我也是无意识的),自我进一步分化出超我(道德化的自我),所以便形成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人格结构。心理防御机制是用来阻碍无意识内容意识化的自我功能,它们本身也是无意识地运作着的,是个体在适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的,有高级与低级的区分。


那些被压抑下去的无意识里的愿望和冲动,在快乐原则的作用下,随时想要寻求表达与满足,但现实的要求,以及内化的道德的要求,都会阻碍这些愿望的满足。如果个体的自我功能健全,能以升华或其他替代的方式满足无意识的愿望和冲动,那么一个人就能处于心理平衡中,心理痛苦较少。比如,前述那个无意识里有痛击父亲冲动的男子,如果他以竞争的方式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权威,便不会出现强迫症状。相反,如果自我功能不够健全,超我又过份刻板僵化,无法充分满足无意识里的愿望和冲动,这些无意识里的心理成分随时想要突破意识的屏障,那么,个体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体验,并最终以形成心理症状的方式来缓解痛苦。所以症状的形成反映出自我与无意识愿望斗争的失败,如果对症状进行深入分析,便能发现那些被伪装了的愿望,而一旦这些症状背后的愿望得到了命名、理解与表达,那么形成症状的动力就会明显的减退了,焦虑的体验也会恢复正常。


意识的特点是无法容忍矛盾性的存在,比如上与下、左与右是截然区分的,而在无意识状态下,矛盾对立的双方可以等同起来:上即是下,左即是右,前即是后。无意识状态下没有时间及空间的概念,似乎是一种混沌状态,而在意识状态中,时间及空间的概念被完整地建立起来了。另外,意识与语言的联结很紧密,当无意识的内容进入意识时,需要经过语言系统的加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意识的内容永远是不可知的,只能通过语言的推断来把握。前意识遵循与意识一样的规则,即有时间、空间的概念,无法容忍对立的双方同时存在等。


为了更好地说明无意识特点及无意识的冲动与症状形成的关系,我们不妨来举一个例子。


一个65岁的独身男子爱上了一个30岁的女子,两人因为工作机会经常在一起共事。但这个女子并不爱他,只是保持着工作关系。几年后,女子跟别人结婚了,两人也不在一起共事了,这让男子非常的失落。在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女子之后,他慢慢地出现了一种强迫性的想象:在这个想像里,这个女子得了一种怪病,后背长满丘疹,丘疹里面都是脓液。女子的皮肤不能被别人所碰,一碰就痛得不行。在想象里,男子作为医生为女子治病,女子唯独信任他,在他面前全裸了身体,但他觉得这跟性无关,只是想去帮助女子。男子让女子躺在一张布满小洞的床上,这些小洞刚好包裹着那些丘疹。男子将丘疹里的脓液挤出并收集起来,一滴也不少,盛在一个碗里。在这个想象里,最让他满足时刻并非是女子在他面前全裸身体,而是当他把脓液一滴不剩地收集起来的那一刻。


这个强迫性想象会不断出现,严重干扰了他的生活。如何理解这个男子的强迫性的想象呢?这个男子存在着愿望满足的受挫:他爱这个年轻的女子,但女子不爱他并嫁给了别人。男子渴望女子能爱他,孤独的他是那么地需要她。这种未被满足的愿望以及由于愿望满足的受挫而导致的愤怒便成为了症状的来源。但症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症状与那个未被满足的愿望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先从强迫性想象中女子后背的丘疹为出发点进行探讨。根据前面所说的无意识的特点,即在无意识中上下、前后是等同的,那么男子强迫性想象中出现的女子后背的疹子,我们可以理解为其实是女子身体前部的疹子。身体前部的疹子代表什么呢?当咨询师做出这上询问之后,该男子一拍大腿大叫道:“乳头、乳头,我真正想的是她的乳房!”因此,想象中丘疹以及丘疹挤出来的脓液,其实代表是女子乳房里的乳汁,这象征了女子对他爱的滋养。在现实生活中他被剥夺了这种爱的滋养,在想象中以伪装的方式重新得到了它!这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想象中带给男子最大满足的时刻并非当女子全裸的时候,而是当那些脓液被完全收集起来的那一刻。因为这些是女子乳房里的乳汁,这是她爱他的象征。


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愿望似乎是正大光明的,为什么男子不能直接去做这种想象,而要采取伪装的方式?由于愿望满足的受挫,男子内心潜藏着对女子大量的恨。在现实生活中,几年下来,男子体重增加了三十多斤,他经常性地暴饮暴食。他通过不断地摄取食物来治疗自己,去平抚内心对女子的憎恨。男子不能让自己感觉到饿,因为一旦感到饥饿,便会让他直面没有她的痛苦以及相伴的愤怒,这是他最无助的情景。他通过不断地进食,那种得不到爱的痛苦以及相伴的憎恨被暂时的消解了。所以,由于无法面对自己的无助,该男子对女子爱的渴望以及恨的情感均被压抑入无意识里,只能通过间接与隐晦的方式来呈现,并成为症状形成的动力来源。


参考文献:

HenryKellerman,The Psychoanalysis of Symptoms. Springer, 2008


——————————————

以一篇严肃的文章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