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医传承危机

 我是书斋doc 2017-02-15

学中医的学的是西医,教中医的学的也是西医。

考中医的要过西医关才拿到中医证,

中医院校学中医的英语四六级是必须要过的,西医理论和理化知识是必修课。

中医院校的学生却不会望闻问切、针灸、按摩,中医典籍,大出人们的意料。中医院校出来的学生都是清一色的西医。我们不禁要问:将来的中医将何去何从?谁来将中医传承下去?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中医院校一直搞中西医结合,设置的课程都是些又中又西的科目,甚至有的学校设置的西医课时超过了中医课时,把西医理论学习和理化知识定为了必修课,而把中医经典课目降成了选修课程。结果中医博士,专家教授一到临床,摇笔即来头狍青霉素类。搞的中医不伦不类!一位河南老中医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说:“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

今日,中医传承遇到了很大的危机:很多中医学院的学生自感卑贱,不少中医教授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中医和西医比较过程中被边缘化,中医在不少人脑海中已慢慢演化为江湖郎中的骗术,要么就是针灸推拿,中药的假冒伪劣让很多人对中医又增加一层误解,甚至有人在网上联名要求取缔中医……

中华几千年的国宝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呜呼悲哉!

 

1.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而令中医理论的正确解读出现了危机。首先大多数人就过不了文字关、文言关,更谈不上过认知关、意境关和觉悟关。现在中国正在刮国学风,但效果很有限。记得小时候大人在扫除文盲,记忆及理解,那个难罗,很难很难,而小孩学习简直是易于反掌,今天的大人再学国学,也是国学扫盲啊。国学还在扫盲,那中医不出现危机才怪呢。可以说中医传承危机是整个传统文化传承危机大环境下的一部分。

   2.中医传承几千年来都是师承,即师徒相传,三年学满,一般即可行医看病。中医非常强调实践,强调辨证施治,强调治前检查:望、闻、问、切。也特别重视医德、医道、医术,治病救人,慈悲为本,切不可以医害人,庸医误人。而现在的中医教育把中医教死了。现在的中医教育方式是西医的一套教育方式,四年、五年下来,学中医的学生根本不会看病,一点实战都没有,辨证施治谈不上,望闻问切根本就不会,学的一大堆理论也是食古不化,张冠李戴,生搬硬套。可以说现在的中医教育能够把中医给毁了。

   3.现在国家对中医的评价体系也能够让中医的发展误入歧途。过去中医郎中受欢迎程度是和他的医术、医德、救死扶伤相挂钩的。而现在的职称评定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教学、科研、论文甚至人际关系都考虑进去,这样的结果是一些中医教授看病水平还不如乡下的祖传大夫。

   4.人们对利益的驱动也让中医沦落了,西医大夫给病人开个方子成百上千,开个刀、检个查、拿个红包收益都不少。而中医大夫,一副中药几块钱到十几块钱,望闻问切也收不了什么费,久而久之,西医富,中医穷,谁还去钻研中医啊。

   5.中药非常讲究地道药材,现在野生的药材越来越少,种植的越来越多,化肥、农药、除草剂用了也没人管,再加上一些不法之徒,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坑害民众。中药整体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中医得用药来治病,药效不足,中医名声渐落这是必然。

   6.中医的学问博大精深,一方面要讲究原汁原味、中医理论的透彻理解及灵活运用、讲究望闻问切、药材要地道,另一方面还要与时俱进,把现代西医的精华部分吸收过来,把现代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中医中药的发展上来。而这两者的优势互补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念的,可还是有些人要么食古不化、非古不用,要么大刀阔斧、胡改乱改,把好端端的中医变得面目全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