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薪传火继,六代传承 庞氏眼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通过验收

 空谷天籁 2017-02-15

薪传火继,六代传承 庞氏眼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通过验收

2017-02-15 沈西楼 窦颖 河北中医药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64家验收合格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名单,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庞氏眼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名列其中。


河北庞氏眼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是依托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中医眼科主任医师庞赞襄的学术思想建设的。旨在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发展好庞氏眼科流派的优秀文化、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加大流派传承人才培养,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促进庞氏学术流派发展。


首倡目病多郁论


庞赞襄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医眼科和卫生管理工作,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被遴选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曾先后出版了《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中医眼科临床实践》等专著,为我国的中医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庞赞襄先生从医6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博采众长,在其擅长的中医眼科独树一帜,且治学严谨,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治疗效果。临证既遵循典籍,继承家传,又善于探索创新。在认识眼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和治疗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医眼科学。眼底病是当前眼科界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早在解放前,庞赞襄先生对眼底病的诊治,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他在熟练运用辨证施治的同时,利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进一步改进了对眼底病的治疗。在继承前人和家传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治疗规律,研究、拟定了许多疗效卓著的新方药。总结丰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目病多郁论”,弥补了古代眼科医家因历史条件限制对眼底病认识的不足,成为目前指导治疗眼底病的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患者的光明使者


庞赞襄先生医德高尚,诚心为民蠲疾,视患者为亲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他医术精湛,可谓妙手回春,屡起沉疴,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望。经他诊治的患者遍布全国和海内外。向他求医问药的书信从四面八方寄来,多年来他和自己的徒弟们利用业余时间,仔细阅读每一封患者来信,并函寄处方。每年给各地患者复信达数千封,通过“鸿雁传书,遥寄药方”的邮诊方法,治愈了许多未见过面的患者。广大患者满怀感激之情,将庞赞襄先生誉为“光明使者”。


薪传火继,六代传承


庞氏中医眼科作为全国著名的学术流派,至今已相传六代。


第一代:庞凤岐(1855—1927)


第二代:庞金庆,字信卿(1887—1947)



第三代:庞赞襄(1921-2005)、庞传薪(1908-1968)、庞泗泉(1928-1997)


(由左至右:庞泗泉、庞计臣、庞传薪、庞赞襄)


(庞赞襄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播到海外,庞老的学生,新加坡中医学院同行来拜访庞老)


(庞赞襄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妙手回春,被患者誉为“光明使者”)


第四代:庞万敏、庞万仁、魏素英、张彬等


(庞赞襄教授指导第四代传承人、徒弟魏素英、张彬诊治眼病)


第五代:庞荣、庞润珍、庞朝善、庞润辉等


(庞赞襄教授传授嫡孙女庞荣中医眼科临证经验)


第六代:庞莹、庞午、庞帅等


部分内容及照片来源“河北庞氏眼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网站

编辑 / 沈正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