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研转型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丛耘720 2017-02-15

如何支持学校课程供给的转型升级?如何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帮助教师基于评价来改进教学?如何支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丰富?如何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如何创新教研模式服务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需求?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形势下,教研都在做什么?教研应该做什么?教研怎样才能做?


12月17-18日,在四川成都金堂县隆重召开的以“提高质量---教育创新发展之本”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九次学术年会上,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团队成功举办微论坛“教研员专业能力提升与教研创新”,海淀团队与浙辽豫川四地教研同行以及专家们共同探究教研转型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图1 大会发言人与专家合影



图2  微论坛互动场景

一、海淀区教研转型怎么做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刘汝明副校长、柏春庆主任共同作了题为“教研创新与教研员专业能力提升”的主旨报告。


1.教研工作“八大转变”需要提升教研员专业能力

罗滨校长以海淀区丰富的实践案例阐明教研工作转变的八个观点

由“统一教研”向“个性发展”转变,

由“专家授课”向“众筹学习”转变,

由“知识获取”向“素养提升”转变,

由“知识本位”向“能力进阶”转变,

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

由“基于经验”向“基于实证”转变,

由“学科教学”向“课程育人”转变,

由“专家视角”向“教师需求”转变。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优化队伍结构、研制专业标准、开展多元培训、实施项目研究、创新工作机制等一系列重要措施,提升教研员专业能力,并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研转型实践研究。

图3 罗滨校长作主旨报告


2.教研转型实践探索案例

刘汝明副校长作了题为“学校课程优化的实践与思考”的经验分享。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积极探索学校课程优化的路径

第一,完善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的工作机制;

第二,指导开发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第三,学校课程规划的评价与指导课题研究;

第四,建立学校课程优化的工作坊。丰富了学校课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策略,完善了学校课程规划自我监控与评价指标,提升了教研员课程领导力。


图4 刘汝明副校长发言


柏春庆主任作了题为“‘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分享。此项课题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发挥了强有力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帮助教师系统深入领悟课程标准及教学体系,帮助学校形成校本教研程序与机制,优化了教研内容,创新了教研形式,提升了教研品质。

图5 柏春庆主任发言 


二、浙辽豫川四地的教研实践成果

在微论坛上,来自杭州、大连、郑州、成都四地的教研同行分享了有关教研创新与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生动案例。


1.教研的信度、深度和准度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朱可副主任从“课程开发成为常态”“选课走班已是必然”“核心素养迫在眉睫”等新课改带来的变化谈起,探讨了如何运用大数据以提高教研工作的信度,形成大视野以拓展教研工作的深度,关注小专题以提高教研工作的准度,从而高水平实现教研转型。

图6 朱可副主任发言


2.区域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七步工作法”

大连教育学院刘金华副主任作了题为“构建特色化区域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的分享,她总结了构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科学设计、规划引领,系统构建、指南引路,项目推进、审批指导,建章立制,评估促动。并提炼出“七步工作法”的实践策略,即“发布开发计划-课程申报-课程审批-课程研发-课程内容审核-课程使用调查评估-阶段总结与反思”。

图7 刘金华副主任发言


3.示范递进式区域教研模式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孙红保副主任从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及教研内容和模式等方面对教研活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郑州市教研实践,探索出“示范递进式区域教研模式”,并就该模式的团队构成、运行机制、课题管理、教研推进与教研平台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解读。

图8 孙红保副主任发言


4.重构教研理念,变革教研方式

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陈瑾副校长介绍了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理念---研以明道,修以正身。她分享了锦江区实现教研方式变革的实践策略:由经验型教研向经验与理性相结合转变,丰厚教研学养;由专注课堂技术、艺术研究向课程与课堂研究相结合的教研转变;由散点式游击教研向阵地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教研转变;由耳提面命的一言堂教研向基于信息化环境的自主化、互助式教研转变。

图9 陈瑾副校长发言


三、倾听专家的声音

主旨报告与案例分享之后,两位专家就教研转型的理念和路径两个关键问题做了高屋建瓴地点评和指导。


1.基于教育质量提升的教研转型理念

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张绪培就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教研工作指向、教研方式变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教研工作的根本是保证育人质量,育人质量的提升体现在核心素养的落实,核心素养的落实最终聚焦在课程上,教研工作要明确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三个维度的指向性:课程内容必须要完成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转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关注课程知识背后的方法论与世界观;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应建立核心素养指向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于教研方式变革,张绪培副厅长对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转型的实践探索及其他区域教研机构的实践探索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指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实践探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他指出教研工作不仅要提倡普及性,更要关注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必须关注教研员专业素养的提升。

图10 张绪培副厅长点评


2.基于实践探索的教研转型路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莫景祺处长在点评中强调,教研工作要以创新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创新是教研工作未来发展的内驱力。

第一,要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研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这是由教研部门的性质和定位决定的。

第二,要理顺教研工作体制。

第三,要进一步增强对教研工作的信心。

第四,要继承教研工作的优良传统。

第五,要加强教研工作的理论研究。要从理论上解释教研工作在保障教育质量方面的内在机制和作用。

图11 莫景褀处长在点评

此次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共有4场主旨报告、2场热点对话、1场嘉宾访谈、10场分论坛、11场微论坛,为参会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使参会者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的时代主题,有了更为生动而深刻的理解。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微论坛通过主旨报告、案例分享、现场互动和专家点评等环节,与全国教研同行展开了一场关于教研创新的深度对话,激起与会人员强烈反响,更加明晰了未来教研工作的方向与路径,为高水平实现教研转型、迈向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方向引领和专业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