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东战争

 肥死不可 2017-02-15

中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以之间共经历五次大规模战争冲突。直到1989年,“巴勒斯坦国”成立,中东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战争的阴云始终在这片土地上笼罩,双方大量无辜平民遭受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苦难与折磨,数十万巴勒斯坦难民至今无家可归,这是人类史上少见的灾难之一。

基本信息

  • 名称:中东战争
  • 地点:中东地区
  • 时间:1948-1982
  • 交战各方:阿拉伯国家,以色列
  • 各方兵力: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以 色列,3万军队
  • 伤亡情况:阿拉伯,军亡约1.5万人,以色列,亡约6000人

战争背景

历史原因

中东战争正在加载中东战争

西元前30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定居于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希伯来王国,是犹太教宗教经典中上帝赐给希伯来人“流奶与蜜”之地,所罗门王死后,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王国(首都撒马利亚),和犹大王国(首都耶路撒冷)。西元前586年,加尔底亚人灭犹大王国,大批的希伯来人被放逐至巴比伦为奴,成了“巴比伦之囚”。西元前538年波斯消灭加尔底亚人,释放犹太囚徒,约五万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后来犹太国相继成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国。西元前167年塞流卡斯王国安提奥可四世(Antiochus IV,215-164B.C.)劫掠耶路撒冷,遭到犹太人的反抗,“马喀比”(Maccabees)家族击溃希腊军队。西元前135年安提奥可七世(Antiochus VII)攻陷耶路撒冷,拆毁城墙,对犹太人加以迫害,犹太人开始向世界各地流散,统称为犹太人。此后巴勒斯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巴勒斯坦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犹太人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愈流浪信仰弥笃,至今犹太正教仍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宗教之一。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人怒而屠杀犹太人,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由西奥多·赫茨尔(Herzl, Theodor)当选主席,开始从事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准备复国,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外交部长詹姆士·贝尔福(James Balfour)于1917年发表了《贝尔福宣言》:“英国政府乐于见到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新的国家,并且将尽一切努力协助达成这个目标;我们明白这不应影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之民权与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国家之犹太人的权利与政治地位。”,支援犹太人复国,由于美国本土有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支持《贝福尔宣言》,战争结束后,英国顺利接管奥斯曼帝国,有大量的犹太人,尤其是东欧的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1930年代纳粹迫害犹太人时,移民更是激增。大量的移民潮,对当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冲击,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开始出现流血暴力冲突。1939年英国限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数,每年上限为75000人。一些激进的犹太人这时开始大搞恐怖活动,英国人开始想甩掉这块烫手山芋。

直接原因

1947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181号决议案”决议(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决议文规定把巴勒斯坦在约旦河以西地区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1948年5月14日16时,第一任以色列总理本格里昂在国民议会上发表建国宣言:“从今天开始,国名为以色列的犹太人国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全世界的犹太人们,听到我的声音了吗?让我们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团结起来!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几个世纪以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为以色列复国这个伟大的事业而奋斗吧!”。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结果发生5次阿以战争。

历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于1948年5月15日开战,以色列人称之为“独立战争”,阿拉伯人称之为“大灾难”。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于1956年10月29日开战,又别名为“苏伊士运河危机”和“西奈战役”。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于1967年6月5日开战,以色列称之为“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称之为“六月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于1973年10月6日开战,又别名为“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和“十月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

于1982年6月6日开战。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也称巴勒斯坦战争。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正在加载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撤离西奈半岛,但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也可是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正在加载第三次中东战争

这场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死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

巴解盐碱地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