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病已进入高发期:湖北已确诊22人

 hbjzjlwqhlcyz 2017-02-15


近日,我市各区镇处卫生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市直医疗单位、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分管医疗副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科负责人,共90余人参加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培训会议。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制度;迅速开展流感样病例快速检测工作,储备足量的磷酸奥司他韦药品,对有发热、流感样症状患者,在询问流行病学史的同时,要第一时间使用,努力减少重症发生率;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发热、流感症状患者早用药的意识和诊疗能力;同时,从工作实际出发,做好相关应急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具的储备工作。



记者14 日获悉,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的 H7N9 禽流感疫情是自 2013 年国内首次发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湖北地区的情况与全国一致,感染人数为 5 年来最多。经积极防控,目前第一波疫情已成功遏制。

1月死亡79例!H7N9已进入高发期


2月14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2017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为192,死亡数为79。与2016年12月份数据相比,2017年1月的H7N9疫情明显上升。



湖北确诊22例 2 人已出院


省卫计委专家介绍:截止2017年2月13日,我省今年共确诊 H7N9 病例 22 例,已出院 2 例,均为重症病人。


本次病例属高度散发,分布在武汉市远城区,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鄂州市、天门市部分乡镇。



疾控专家表示:自 2013 年全国首次发生 H7N9 流感疫情,到去年 12 月至今,已是第五次流行。从病毒传播情况和感染病例来看,近几年来 H7N9 疫情总体上是趋于严重的。


湖北省监测结果也显示,今年流行季节携带 H7N9 病毒的活禽和病毒污染的环境范围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包括湖北在内的多个地区,病例数达到历年最多。不过,湖北周边省份的病毒传播和发病情况,还要明显高于湖北。


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

H7N9症状


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




现在还能安心吃鸡鸭肉吗?


“鸡肉、鸭肉等禽类肉制品还是能吃的,主要是购买禽类的消费习惯要改变,尽量到定点‘杀白上市’的农贸市场购买禽类产品。”专家提醒,H7N9流感是乙类传染病,老年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免疫低下的人尤需注意避免但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若出现发热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问诊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



专家:避免接触活禽是预防关键


H7N9流感感染来源非常明确,就是活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被这些污染的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因此,大家应尽可能远离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避免跟活禽及分泌物接触,同时要做到勤洗手等。

●若接触活禽或粪便,须尽快洗手;

●应购买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如“冰鲜、冻鲜”禽肉产品等;

●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应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家养鸽子存风险 踏青要避免接触野鸟


市民家养的鹦鹉、鸽子等鸟类有无风险?专家表示,家养鹦鹉等鸟类,只要未与外界接触过,一般没有太大问题。鸽子则存在一定风险,因为野外鸟类有可能对其造成污染。不过迄今为止,武汉还没有发生过因为接触鸽子被传染禽流感病毒的。至于市民家庭、小区散养的家禽,也存在一定风险,应避免接触,若有接触,应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目前天气趋暖,市民踏青郊游、逛公园甚至花鸟市场,均可保持常态,无需过度担心。但要注意与野外鸟类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尤其是粪便和尸体。


专 家 提 示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禽类产品完全煮熟后是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请大家不要恐慌

相互提醒!注意防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