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水东调的设想

 长弓有心 2017-02-15

1前言

这里的藏水是指源于西藏或青海,流经西藏或云南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之水,它们水量很大,没有被污染,是圣洁之水,上游或多或少都东流了一段,然后也都南流入大海。在讨论利用藏水时,有人建议把藏水北调既灌溉西北大地、又灌溉华北平原、也救济长江流域的干旱;也有人建议把雅鲁藏布江的水,沿青藏铁路北调到青海格尔木,再到河西走廊而灌溉新疆。上述设想,无疑是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通解,十分壮观;可是要实现这些设想,无论在生态方面,还是在工程技术方面,都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没有搞清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同时要做上述通解,所花资金无疑巨大。

正如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曾说,对特定问题作特解,才可能找到好的解。我等所设想的“藏水东调”,到了三峡水库后再北调,可以说是藏水北调的一个特解,它既可利用藏水救济长江流域的干旱,也可充分灌溉华北平原,让它成为我国的又一“天府之国”,也可缓解黄河中、上游的缺水问题,而实现它的工程难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都比实现上述通解要小得多。

2国家的南水北调

 

明、清以来,京津等华北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江南支持,于是繁荣了漕运。新中国建立后,华北农业实现了对“南粮北调”的扭转,高速发展的农业依赖于200多万口机井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华北的地下水被掏空了。历史上海河流域曾放荡不羁,汛期一到,洪水泛滥;时至今日,“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成了海河流域的惨痛现实。2000年,华北平原的主要河流基本成了季节性河流,甚至全年断流干涸;上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首次出现断流,此后26年间有21年断流,特别是1997年黄河断流达226天,断流河段长704公里。

据水资源专家王浩院士分析,目前我国南方水资源占84%,北方水资源仅占16%。就像“北煤南运”一样,“南水北调”也就成了必然。

国家界定的南水北调有:东线调水”,其从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抽引长江水,沿运河北上,主要为苏北、山东供水。“中线调水”,其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西部、河北西部而达京津,中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计划每年调水95亿m3,为京津等华北20余个城市供水。“西线调水”,其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及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

南水北调实质上是将长江之水,经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路调到淮河、黄河、海河流域,以缓解黄河流域及黄淮海平原的水荒,到2050年调水总量为448亿m3,其中东线148亿m3,中线130亿m3,西线170亿m3

3强化南水北调中线调水

20119月5日,《科学时报》发表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原中科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传友教授的“建议南水北调延长中线调水链替代东西线”。该文指出,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水达到北京、天津地区;东线由于沿途水质污染严重,目前一段时间主要精力放在防污、治污方面;西线工程艰巨复杂,加上水源有限,工程难度较大,目前尚处深化研究与准备阶段。

该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试图用“四横一竖”的调水格局,替代目前南水北调“四横三竖”的调水格局。就是用一条延长至三峡水库后的中线,把长江干流(含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串联起来的调水格局,代替由东、中、西三条人工渠道分别串联以上四大流域的调水格局。

该文指出,如果以现行南水北调的目的与任务为据,除了原中线调水量不变外,拟从三峡水库年调水200亿m3,相当于目前设计的东、西线入黄和过黄水量,经丹江口水库调节后,沿中线方向送入黄河或华北平原。

强化中线调水的工程,远比实现西线调水容易、并减少很多风险。

4藏水东调的设想

无论是国家的南水北调,还是强化中线调水而优化的南水北调,再加上陕西的“引汉济渭”,以及将要实施的“滇中引水”、将来可能发生的扩大“滇中引水”为“云贵高原引水”,四川要做的“引大济岷、沱”等,都是在引用长江水系之水,其总量与黄河水量相当,这样无疑严重减少了长江水系的水量,必然会对长江经济带造成不良影响。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大的、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带,是我国经济的半壁河山,在调水救济黄河水系后,必然需要调水以补充,缓解长江水系缺水的办法就是执行“藏水东调”以补充。

藏水东调的设想

雅鲁藏布江加拉水库到金沙江奔子栏藏水东调线路图示

经过调研,发现设计的金沙江虎跳峡水库,回水在奔子栏地带,海拔约2000m,选它为“藏水东调”之水的接受点;又发现雅鲁藏布江加拉河段筑坝蓄水,海拔约2950m,选它为“藏水东调”的水源起点。

从雅鲁藏布江加拉起点,经过帕隆藏布江、察隅河的桑曲、怒江、怒江的玉曲、澜沧江,而到达接受点,就形成了“藏水东调”的路线。该路线经过西藏东南和横断山地带,从高程2950m2000m,长约500多公里。

调水路线避开冰川、滑坡、泥石流、地震带等地质灾害;依照都江堰工程的建设思维,在调水线路上从高到低开凿调水隧道,让水全程自流;调水渠道主要由山体隧道组成,工程仅涉及有关江河的点,对山体地表植被破坏不大,因此对该地区的环境破坏不大。

在调水线路上,原有水电站可利用处,尽量利用而不重复建设;当需要建设水坝时,尽量建设低坝,而不建设高坝,如此可尽量降低调水工程的风险;在藏水东调的路径上,落差适宜处均建发电设施,到奔子栏后再经金沙江11级发电而到三峡水库,调水发电兼顾,如此促进西电东送,经济效益极佳。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的年外排水总量为2838亿m3,它们下游各国雨量都很丰富,有的水灾也很严重,藏水东调年总量控制在600亿m3级,对下游各国的影响不会很大。

采用由近及远的方式,分段将调水线路的细节描述于后:

1)从澜沧江到金沙江的调水线路

调查发现,澜沧江上的古水水库,设计坝高305m、蓄水达2340m,如是从古水水电站的坝基,即2035m高程处,以35m的落差,向金沙江奔子栏附近2000m高程处,开凿长约60公里的引水隧道,则可把澜沧江古水水库发电后的水,以自流的方式引到金沙江的奔子栏,从而实现了澜沧江向金沙江的调水。

2)从玉曲到澜沧江的调水线路

调查发现,玉曲七级开发方案的最低级轰东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境内,察瓦龙乡轰东村上游约7~8公里,坝址处水位2063m,水库正常蓄水达2100m,库容约200万m3;而澜沧江上的古水水库坝基高程为2035m。

从轰东水库2065m高程处,以30m的落差,向古水水库坝基2035m高程处,开凿长约40公里的引水隧道,则可把玉曲轰东水库的水,以自流的方式引到古水河段,从而实现玉曲向澜沧江古水的引水,进而再调到金沙江。

3)从怒江到玉曲的调水线路

调查发现,怒江松塔水库位于滇、藏界上游约7km的西藏自治区境内,是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的第一个梯级电站,电站坝顶高程1928m,其高度不能用于向玉曲的轰东水库引水。从松塔水库向怒江上游寻找,找到2150m高程处,以30m的落差,向2100m的轰东水库开凿长约60公里的引水隧道,则可实现怒江向玉曲轰东水库的引水,进而可调到澜沧江、金沙江。

4)从察隅河的桑曲到怒江的调水线路

调查发现,察隅县城所在地竹瓦根镇吉公村海拔2360m。在察隅河东侧支流桑曲建设一水库,坝高100m,水库最高水位约为2460m,在桑曲2400m高程,向怒江2150m高程开凿调水隧道,落差约250m,隧道约长100公里,隧道既可发电、又可将水调到怒江,进而可调水到玉曲、澜沧江、金沙江。

5)从帕隆藏布到察隅河的桑曲的调水线路

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的帕隆藏布是我国内河,从其调水不需考虑国际影响,帕隆藏布年径流量为372亿m3。在帕隆藏布的古乡处建坝,使水库的水位最高可达2850m,在该水库的东南松宗方向2800m高程处,向桑曲水库2450m高程开凿引水隧道,落差约350m,隧道长度约120公里,隧道既可发电、又可将帕隆藏布水库的水引向察隅河,进而则可调到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波密全县人口3.1万;县城在扎木镇,2750m,人口约3千,古乡建设水库它将被淹没,只能及早高程建新城,逐步淘汰老城区,帕隆藏布古乡水库蓄水时,波密县城也就早已安全转移,影响就缩小了。

6)从雅鲁藏布江干流到帕隆藏布水库调水线路

调查发现,从雅鲁藏布江下游调水,需要克服峡谷地势高差难题。

雅江建库蓄水在2950m左右,可选择派镇-加拉河段筑坝蓄水。在派镇筑坝更低,不足百米,米林、林芝都不需要搬迁;在加拉筑坝则导流隧道更短,这里选了加拉。在赤隆藏布(帕隆藏布下游排龙-扎曲段)峡谷筑坝拦水,排龙-唐登段海拔大约2100m,将排龙-唐登梯级组坝高程设为400m,筑坝不应困难,并在排龙坝体内修建耐高压全封闭槽涵。由雅江加拉蓄水库开始,围绕加拉白迭山,沿着鲁朗河-拉月河修建傍山导流隧道,依托排龙梯级坝体内的耐高压全封闭槽涵横跨赤隆藏布,连通帕隆藏布河段古乡蓄水库,利用雅江加拉水库与古乡水库的水位差实现导流,即将2950m水位的雅江加拉水库的水,经过2500m的隧道,倒虹吸导流到2850m的帕隆藏布的古乡水库,起终落差100m,倒虹吸隧道约60公里。

5藏水东调的实施

当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实现了三峡水库与丹江口水库协同运作,并且长江干流的水不足以供华北平原和长江自用的情况之下,藏水东调才可能发生。

藏水东调的各期工程所选的线路,既要尽量短、引水要自流,而且每条线路都要避开冰川、滑坡、泥石流、地震带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带,引水工程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地质基础上,而成为优良、坚固的工程。

可将怒江-玉曲-澜沧江-金沙江的调水工程称成为一期工程,整个调水能力约为200亿m3。该期工程包含将怒江的水调到玉曲、将玉曲的水调到澜沧江、将澜沧江的水调到金沙江,调水隧道约长160公里,流量约600亿m3;帕隆藏布-察隅河-怒江的调水工程称为二期工程,调水隧道约长220公里,调水能力为400亿m3;雅鲁藏布-帕隆藏布调水工程称为三期工程,调水隧道约长60公里,调水能力为200亿m3。

调水工程由近及远实施,当一期工程调水够用时,不做二期工程;当二期工程够用时,不做三期工程。整个工程都要很好效法都江堰工程,调水要自流、可控、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最终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成为一个自流、可控地灌溉我国东南一侧的大水系,让充足的藏水和长江水灌溉长江流域和缺水的华北平原,使华北平原能够保持持续发展。

6我国其它地区缺水问题

1)藏水东流再北调,满足了黄河下游、华北平原用水需求的同时,可让黄河上、中游的龙羊峡、…、禹门口等24级水库至少保留300-400亿m3的水,来满足黄河中、上游各省的用水需求,如甘肃发展引洮工程那样,发展沿上述水库地域的水利工程,实施小流域治理,让黄河上、中游成为多片绿洲。

2)最近得知云南将要实施“滇中引水”,同时有人也在议论“云贵高原引水”,其选在金沙江奔子栏取水,这与“藏水东调”到金沙江奔子栏不谋而合,如是“藏水东调”正好保证了“滇中引水”的充足水源。因都江堰以下至新津岷江近百公里河段每年都出现断流现象,四川考虑从大渡河调水20-30亿m3救岷江,也在理。

3)最好能将天山北流和西流的水引来灌溉南疆;或将雅鲁藏布江的水,沿青藏铁路北调到青海格尔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终灌溉南疆。

4东北、华南的水应当可自给自足。

7有关调水的交叉研究

无疑,我的设想很粗放。国家的调水工程关系我国很多缺水地区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要作好该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科学家来深入联合研究。比如:利用基于遥感的地理信息和虚拟现实技术,来精确和优化调水通道的设计和直观表达;调水通道应避开冰川、滑坡、泥石流、地震带的选路。特定流域的水量和可调水量统计分析;所调水量和调水通道的规模设计,以及建设调水通道的工程估算。调水隧道的静、动力学分析;调水倒虹吸隧道的静、动力分析;深埋的穿山调水隧道的压力分析。调水隧道周边的冰川、滑坡、泥石流、地震带的防治。调水与水电的共赢设计,调水隧道中的发电设计;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等。我初步想到了这些,无疑问题还很多,可以说调水研究是真正的交差研究。

无疑国家应该开展水资源、地质、遥感、隧道、水电、应用数学、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等多方面的交叉研究,来为国家的持续发展规划好精确而优化的调水方案,从而科学地实施调水工程,让它们如都江堰工程那样,久远地造福于人民,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而绝对不能做出任一败笔。

8、调水线路的优化讨论

对于2013/03/05成文的“藏水东调的设想”所选定的调水线路,无疑是粗放的,是完全可以改进的;但选雅鲁藏布江的加拉水库作为调水的起点,选虎跳峡水库的尾水地带奔子栏作为接受水的地点基本上是肯定的。

本文一期工程的线路选择主要参照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已有的水电站建设而作,该结果与其他学者讨论的三江并流而言,无疑并不优化。

我等从网上浏览到“大西线调水自流方案示意图”,细看它并非是“藏水北调”东路灌溉黄河流域、北路灌溉内蒙草原、西路灌溉新疆沙漠的传统的大西线调水方案,而是怒江之水东调到澜沧江,怒江和澜沧江之水东调到金沙江的图示,该图示也仅是三江并流的西水东调部分,而没有东水西调部分。

该调水方案基本也以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已设计的水电站建设为基础,其怒江调水到澜沧江的隧道,进水口选在怒江的2145米高程,出水口选在澜沧江的2130米高程,隧道长为27公里;其澜沧江调水到金沙江的隧道,进水口选在澜沧江的2024米高程,出水口选在金沙江的1950米高程,也就是虎跳峡水库正常蓄水的高程,隧道长为36公里,两条隧道总长63公里。

如该方案设想正确,其工程难度无疑小于我等过去设想的第一期调水工程,当然就优化得多。

藏水东调的设想

   帕隆藏布-察隅河-怒江的调水工程称为二期工程;雅鲁藏布-帕隆藏布调水工程称为三期工程。无疑我等过去的设想更为粗放,也值得更好地优化。

优化选择的原则主要是利用遥感支持的地理信息技术,从雅鲁藏布江加拉水库的2950米高程,经过帕隆藏布、察隅河的桑曲、到怒江的2150米高程,同时搞清楚该地段的冰川、滑坡、泥石流、地震带等地质灾害情况,选一逐步下降而最短的调水路线,同时避开上述地质灾害地带,也就是说调水线路的选择不是简单地选最短、或优化,而是要求地质安全前提下的最短、或最优化。

要做这样的研究,是我等个人行为所不能;无疑国家应当很好支持这样的交差研究。

9后语

2000年,应北京水利局邀请,我参与过它的水文信息系统设计讨论,那时知北京的水只够自来水使用半年。2011年,我知中科院重庆分院要研制“三峡监控信息系统”,便成文“研制‘三峡监控信息系统’的己见”与该院长讨论,与三峡办领导交流,也与中科院数学院执行院长交流。2012年,陈传友教授读了我的上文,他建议我了解藏水东调的问题。我出生在三峡库区,求学在成都平原,工作在缺水的北京,如是梦想将圣洁的藏水、良好的三峡水贡献给缺水的北国人民,而保持北国的持续发展。在此请允许我衷心的感谢上述专家、特别是陈传友教授对我工作的支持;我等也阅读了很多专家的调水高见,这里难于一一列举,请多谅解。我等衷心地希望国家重视水资源优化利用的交差研究。

参考文献:

1、海河、黄河、淮河水文信息,治理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国家界定的“南水北调”资料;

3、安德鲁,民间议论的“大西线调水”资料;

4、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的水文信息和水电开发现状;

5、我国的水资源信息和水电建设信息;

6、长江三峡工程和后续研究问题;

7、作者,研制“三峡监控信息系统”的己见(2012/01/11),未发表;

8、陈传友,建议“南水北调”延长中线调水链替代东西线,科学时报;

       9、王光谦,沿青藏铁路,将雅鲁藏布江水调到格尔木,再西灌溉柴达木、塔里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