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床状况不是很好,肝脏衰竭了,怎么会这样前几天还好好的。”L医生说。 “应该是肝脏代偿能力已经没有了,目前是失代偿期。”我知道这个病人,这是一个男性病人,60岁,是肝脏巨大肝癌,手术前医生也比较犹豫,担心患者的肝切除太多,肝功能无法承受,但是患者和家属强烈要求手术,因为他们之前一个亲属也是患有癌症,没有手术病人很快去世了,他们想赌一把,如果手术成功兴许还能多活些日子,手术是请省城里专家做的,手术要比预想的还要难,切除的肝脏比术前预计的还要多。 手术以后患者肝功能虽然很差,胆红素也比较高,可是在保肝治疗下,肝功能一直再恢复,病人家属和医生都认为他能闯过这一劫,可是,事情并非都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展,术后将近一个月的时候病人的肝功能却开始变坏,我对于他的前景并不看好,也许他这次真的赌输了,可是不管怎样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记得几年前也有这样一个病例,病人50多岁,她女儿刚毕业分到我们医院不久,正准备结婚,可是他却突然查出肝癌,肝癌比较大而且已经有门脉癌栓,在选择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的时候,他的家人选择手术,虽然手术前景并不乐观,可是家人也是希望赌一赌,赌赢了可以多活几年,输了可能会多受痛苦,而且寿命会缩短,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很好,可是术后两个月他就因为肿瘤复发去世了。 随着手术技术提高,肝脏几乎没有手术做不下来,可是肝胆外科医生有这么一句话,“没有做不了的手术,只有承受不了的肝功能。”手术虽然是肝癌首选治疗方法,并非是所有病例都适合手术,也并非只有手术能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些情况拿自己的生命去赌值得吗?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面对每个选择都要承担它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