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数民族乐器(1):古老的瑶族长鼓

 楚中元 2017-02-16


瑶族长鼓,鼓身细长,呈两个倒接的喇叭状。鼓身用硬质木材制作,整段原木经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而空,形成两个共鸣鼓腔。蒙以牛皮、羊皮或山兔皮,鼓皮由鼓钉固定在鼓的两端。全长80—110厘米,腰径4—5厘米,面径12厘米左右。

鼓身通体涂漆,饰有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彩绘花纹,色调鲜明,富有民族风格。


长鼓是瑶族民间常见的一种古老乐器,具有久远的历史,宋代瑶族已使用长鼓,当时称铙鼓。宋《岭外代答》中有“瑶之乐,有芦笙、铳鼓、葫芦笙和竹笛”的记载。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铙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于地,坐拊之。”


长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长,中间小, 鼓的两端口径略有差异,中间小,呈喇叭形。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过的黄羊皮,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每两根相邻的绳索用可活动的细竹管扣套,用以调节鼓面的张弛,从而调节长鼓鼓音,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鼓身便多了几分艺术色彩。


演奏时,左手执鼓腰,右手拍击。边击边舞;也可系绳斜挂于肩上,双手拍击。奏法较多,民间有“三十六套”之说。在节日和喜庆活动中使用。


瑶族长鼓舞最能反映瑶族质朴、浪漫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瑶族人民的个性和情致。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目前,流传下来的瑶族长鼓舞有七十二套。部分地区还有删节版的三十六套和二十四套。动作有跳、跃、蹲、挫、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十余种,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敏捷、洒脱,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表现为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生产、生活内容。舞蹈语言模仿上山下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


瑶族长鼓舞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桌台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其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高桩”、“矮桩”之别。


当然,具体到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广东排瑶地区的长鼓舞为男性舞蹈。舞者将大长鼓斜挂在腰间,右手五指并拢,以掌拍鼓。发出“比”声;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发出“冬”音。这样有节奏地连续击拍,便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表演者随着舞蹈动作,变换节拍, 表现不同的内容和情绪,来达到其艺术效果。在表演形式有双人对舞和众人圈舞。对舞时一人领击起舞,另一人对应相合;圈舞时也由一人领,众人合。舞蹈以击鼓时晃动鼓头而带动上身连续环动和半屈膝柔缓起伏的步伐为基本动律,内容十分丰富,人多气氛愈热烈。


广西恭城、富川等地的瑶族长鼓舞表演,一般是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有的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上手舞长鼓,边打边跳。一般以唢呐、锣鼓伴奏,有时也唱《盘王歌》来助兴。


湖南江华江永蓝山一带的瑶族长鼓舞最具气势,表演形式主要有四人合舞、双人对舞、单舞、群舞等,男女都参与。跳舞时,舞者用一条彩带绑着两头“鼓颈”,挂在肩上,横于腰间,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别击鼓,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唪啪唪梆”的铿锵之声。如果四人以上击鼓,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噼啪蓬平”的浑厚激昂之声。倘若配上牛角、芒锣、唢呐之类的乐器伴奏,你的眼前就会涌现两队古代排阵厮杀的军队,阳光下盔甲闪亮,剑戈风云,鼓角喧天,山鸣谷应,撼动人心。


视频欣赏:

《瑶族舞曲》中央民族乐团与新竹民族乐团

瑶族长鼓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