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聪明人通常都是使用笨办法的高手!” 我知道你会感到有点惊讶!这句话的确超出了我们常规的认知范围。自打小我们就被长辈教导:“聪明人要用聪明的办法,只有笨蛋才用笨办法。”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面对别人刁难提问时,也用了同类方式回答: “你是傻子吗?” “做蠢事的人,才是傻子。” 某种程度上,笨办法不只限于笨蛋的专利。在我们的生活中,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聪明绝顶的人都是使用笨办法的高手。
表面上看这些成功人士,他们背后都有无比耀眼的光环,但实际情况并非我们所想象那般理所应当。他们现如今的成就绝对与许多年来自身所下的苦工有莫大的关联。 我也是在初中时开始接触台球。当时由于我爷爷喜欢打台球,跟在他身边久了,自然而然也开始学着打打。 如果你只是出于娱乐,那么打台球并没什么难度,反正都是玩儿,打的好坏都无所谓。但倘若你将其视为一项技能或工作的话,没多久你就厌恶了。 我曾尝试连续打过一整下午的台球,不多也就5个来小时。前2个小时确实享受这段时光,并且准确度和技术水平都保持在最佳状态。但当过了这个阶段之后,不论是心情还是水准明显大不如之前,心态也变得很浮躁,静不下来。其导致的结果是,频繁出现失误。甚至连我最拿手的擦边球都打不进去,更令人气愤的是,经常出现明明球打进洞了却被弹出来。 通过我的这段描述,可想而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够持续做到每天练习10小时的台球,其自身所要具备的毅力是相当重要的。即使他是天赋异禀,若没有此番刻苦钻研,想必也不会在18岁就能够获得竞标赛冠军罢!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习惯于幻想:聪明人做事一定有他绝妙的方法,之所以他能够这么有成就,无非是有超出常人的方法论。 某种程度上,不可否认确实是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假如他们仅仅是有相当超前的方法论,顶多是小有所成而已。只有通过长时间刻意练习某项技能,才能使其发挥常人所不能及的高度。 当我们羡慕有些人天生记忆力很好,本质上并非如此。其实记忆力是能够通过后天刻意练习之后提高的。千万不要小瞧记忆力的重要性。 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大脑并非是靠思考来识别身边的事物,这样实在是太费神又费时了。 在《畅销的原理》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正是如此,所以我们通常是靠记忆做出选择的。换言之,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靠习惯做决策的。 记忆是如何形成的呢? 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 无非一点: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而形成肌肉记忆,甚至已经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举了类似的例子:
即使是身经百战的高级特工也不例外。通常情况下,他所下的功夫绝对比一般人要超出很多。原理很简单:通过长期刻意练习,进而形成条件反射。当遇到此类情况是,无需大脑思考就能够无意识的做出相应的措施。 相信很多人都曾轻视过“死记硬背”,并且对此心生厌烦之感。但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讨厌死记硬背的想法是极其肤浅的。 埃斯库罗斯曾说过:“所谓的智慧就是记忆力。” 所以呢!千万不要自认为有成就的人,就是靠天赋。本质上是,他们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时间。同样的,也不要小瞧自己的潜质,通过长期刻意练习,你也能够抵达到一定的高低。也许比不上一流人物,但至少比得上2流,三流人物罢! 有句话有必要记住,甚至将其牢牢刻在自己的脑子里: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那就关注我吧!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