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的父母:不留任何遗产给子女,只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老刘tdrhg 2017-02-16

杨 绛

现代社会,人们对什么是好的夫妻,什么是好的教育众说纷纭。今天的夫妻观和育儿观,已经吸收了很多西方社会的理念,传统中国社会的夫妻相处之道和教育观念,大多都被认为不合时宜了。

不过,我们仍然能从一些著名人物的传记或回忆录中,窥见中国传统社会夫妻观和教育观有价值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杨绛的父母是怎样的一对夫妻?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有怎样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杨绛是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杨绛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家庭和睦,对女儿的教育也是十分成功。

那么,杨绛自己出生于怎样一个家庭?她的父母是怎样的人?他们为她留下了哪些可贵的精神遗产,给予杨绛为人处世、工作生活方面的珍贵启示?通过阅读吴学昭的《听杨绛谈往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杨绛父母的情况,这本书是唯一一部征得杨绛同意而写的传记。

夫妻间彼此尊重爱护,平等相待

1911年7月17日(辛亥年阴历六月二十二),杨绛出生在北京。父亲杨荫杭(字补塘,笔名老圃)当时在北京一所政法学校教书,并应宣统“辅政”的肃亲王善耆之请,晚上到王府讲授法律课。

杨绛出生时,上面已有寿康、同康、闰康三个姐姐,而杨绛是父亲逃亡海外留学美国归来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初生就透着一股灵气,招人喜欢。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回忆起自己的父母,杨绛这样说:“父亲对母亲尊重爱护,母亲对父亲的特立独行全都理解,全都支持,这种平等相待的夫妻关系,在夫权为主的旧社会是少有的,也是旧时夫妇间不多见的。”

杨绛父亲杨荫杭(年轻时)

杨绛的母亲唐须塋,也是无锡人。据杨绛说,妈妈这个古里古董的名字,肯定是爸爸给改的。因为在北京任京师高等监察厅检察长时,每年元旦,爸爸需穿西式礼服,戴大礼帽,到怀仁堂贺节;晚上改穿夜礼服,携夫人前往。夫人需要有名片。杨先生外家是生意人家,妈妈小名细宝,不知大名叫什么。爸爸改得古雅些,塋字是古字。

杨绛母亲与老圃同年,二十岁结婚时,老圃还是学生。母亲读书识字(因唐家是富商,家里延聘女先生教女儿们读书认字),通情达理。曾在上海务本女校随班听课,爱看小说,新旧都读。结婚两年,父亲由上海南洋公学官费派送日本留学,抵达日本不久,得知妻子临产,特向官方请准事假回国探视,刚好在长女寿康出生前夕赶到家里。虽然来去匆匆,在家逗留不过一周;母亲心上快慰,为老圃的情谊深受感动,视为生平得意之事。

父亲留日归国后鼓吹革命,遭到清廷通缉,母亲为父亲特制一条假辫,钉在瓜皮帽上。父亲一去四年多,母亲在无锡老家与婆婆与妯娌及侄儿女一同生活,抚养三个女儿。1910年父亲回国先在北京工作,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当律师,旋被先后任命为江苏、浙江高等审判厅长。他因杭州恶霸杀人案,坚持司法独立,同浙江督军、省长意见不合,被调任京师高等检察长。

父亲回国以来,不论南下北上,母亲总归携儿带女同行,与父亲相伴,家务操持得有条不紊,以致孩子们都深信母亲能干,无所不能!

杨绛从记事起,从小到大,没有听父母吵过一次架。她回忆说:旧时夫妇不吵架的也常有,不过女方会有委屈闷在心里,夫妇间的共同语言也不多。她的父母却像老朋友,无话不谈。他们谈的话真多:有过去的,当前的;自家的,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他们共同分析父亲办理的一些案件,也不时议论一些伦理道德问题。他们认为损人利己不好,于己无益而损人更坏。他们有时嘲笑,有时感慨,有时自我反思,有时总结经验。

杨绛母亲抱着年幼的杨绛

杨绛形容父亲和母亲:“两人一生长河一般的对话,听来好像阅读拉布吕耶尔《人性与世态》。”当问及她父亲和母亲那种敞开心扉、互通衷曲、相知默契的关系,对她们姊妹的影响时,杨绛答:“我们姐妹中,三个结了婚的,个个都算得贤妻;我们都自愧待丈夫不如母亲对父亲那么和顺,那么体贴周到。”

杨绛说,从父母说话、看他们做事中,学到许多东西,父亲的刚正不屈,母亲的温柔敦厚,对我性格的形成和日后的为人处世都有很大影响。

不能让孩子将每件事每个要求都视为应得

可以说,杨绛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母亲温柔敦厚,父亲刚正不屈,夫妻间亲密无间互相爱护的感情,让大家庭的每个成员受益,尤其是孩子们得以幸福成长。母亲性格温和,看似迟钝,实则敦厚;父亲早年就接受新思想,受过新教育,性格刚正不阿,富于理想主义,因此,对于子女的教育,父亲一直十分重视。那么,在对待子女教育上,到底杨绛的父母有哪些做得特别的地方?

据杨绛回忆,父亲有点与众不同,这固然源于他率真豁达的天性,更与他的学养有关。他为人处事刚正磊落;对家人平等,尊重;他不重男轻女,男孩女孩一概平等。他从不打骂孩子,也不宠他们。他认为,孩子不能宠,不能每个要求每件事都take for granted,他(从孩子的角度说)“视为应得”;只要宠,将来孩子一定自私。

阿季说父亲“凝重有威”,孩子们都怕他;不过怕归怕,却和父亲很亲近。大家知道,他心底里是喜欢孩子的。钱钟书先生初次见到老圃先生(杨绛父亲笔名老圃),也有点怕,后来他对阿季说:“爸爸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

杨绛1岁照片

父亲用无锡话称孩子们“老小”。当老小们放肆淘气影响他工作时,他不动手也不训斥,只是请母亲把老小引到别处去调教。父亲喜欢饭后孩子们围绕着吃点甜食,常要母亲买点好吃的东西“放放焰口”。“放焰口”这个从盂兰盆会借来的词儿,在杨家意思就是爸爸请客,被孩子们用来要求爸爸,吃的,用的,玩的,都行。“放焰火口”的时候,老小欢喜,爸爸高兴,天伦之乐无穷。所以,许多年过去,老小们已长大成人,甚至有了自己的老小,还要求爸爸“放焰口”;吃什么已不重要,大家看重的是那种亲情交融的温馨。

不留任何遗产给子女,只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杨绛的父亲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实际上,在对子女学校的选择,未来职业方向的把握,以及事业的支持上,杨荫杭既审慎细致,又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对杨绛,他倾注了不少心血,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

有一段时间,杨荫杭重病刚刚痊愈,他就开始考虑杨绛小学在哪上的问题。他坚定认为,应到上海启明女校上。他一向认为,启明教学好,能为学生打好中文外文基础,管理严,校风正;她家的二姑妈、堂姐、大姐、二姐都是爸爸送往启明上学的。杨绛后来上的就是上海启明女校。事实证明,杨绛通过在那里学习,培养了扎实的英文和中文基本功。

而当杨绛家从上海搬到苏州,杨荫杭又仔细斟酌杨绛该转学到哪里就读。由于担心教会学校影响孩子的自由思想,杨荫杭不让杨绛和三姐继续在启明上学了。因为,杨绛的大姐因为在启明就读,最终虔信天主教,背着爸爸受了洗礼,又闹着要当修女。二姐也虔信天主教,去世前,重病中要求受洗,徐家汇圣母院的劳神父为她施行了洗礼。

杨荫杭曾请杨家的“大教育家”(三姑母杨荫榆)为阿季和三姐在苏州选学校,她选中了自己的母校——苏州景海女校,一所很好的基督教会学校。可是几天后,三姑母偶被振华女校校长王季玉先生请到学校去演讲,她从此改变了主意,说振华比景海好,于是阿季和三姐就插班考入振华女中。

从苏州振华女校提前毕业后,杨绛考取了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苏州东吴大学。最终选择了后者。他是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在选择专业时,杨绛曾经彷徨过。父亲鼓励她学习跟自己性情相近的学科,喜欢什么学什么。

杨绛、钱钟书夫妇及女儿钱瑗

不过,杨绛虽喜欢文学,但苏州此时并无文学系。因此杨绛进大学一年之后,先由法预转政治系,但对政治也没兴趣,课余爱在图书馆书库各书架边乱翻书,偶读到希腊悲剧等,大感兴趣。杨绛当时常常夜读,主要读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读书使她尝到甜头,兴味盎然。在校时,她常在图书馆阅览室和同学朋友讨论传看新书,谈论各种新的思想,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爱因斯坦相对论……还成为班上的“笔杆子”。从那时起,杨绛逐渐确立了对文学爱好的终身兴趣。可以说,这和父亲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杨绛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书期间,母校振华的季玉校长曾为她申请到美国著名女校卫斯理(Wellesley College)的奖学金,学费全免,只旅费和生活费需自筹。虽然机会难得,但杨绛考虑到不想增加父亲的负担,而且不想千里迢迢去美国学自己并不喜欢的政治学,不如在国内较好的大学研修文学,因此放弃了这个机会,一心考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文学。

杨绛父亲杨荫杭

后来,钱钟书杨绛夫妇留学归国后,杨绛曾受到母校振华校长王季玉的邀请担任振华分校校长。当时对于是否接任这个职位,杨绛的公公钱基博老夫子不以为然道:“谋什么事?还是在家学学家务。便是做到俞庆棠的地位,也没甚意思。”俞庆棠,是无锡国专校长唐文治先生的儿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曾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兼院长,上海东吴、沪江、震旦等大学教授,上海市教育局社会教育处处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但杨绛父亲听说钱老夫子的话很不乐意,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了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他积极支持女儿出去工作。

1940年,钱钟书任教清华的事情无果之后,决定不再离开家庭,在上海定居。但一时没有更好的工作,面临失业的境地,此时,杨荫杭将自己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每周两小时的课让给钱钟书,解决了钱钟书就业的燃眉之急。震旦的薪俸不足以维持生活,钱钟书又兼做家庭教师,生活得以维持。父亲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女儿及家庭最有力的支持。

此时,杨绛的母亲早已去世多年。杨绛的母亲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苏州陷落全家逃难途中,因患恶性疟疾无处求医而去世的。1945年暮春,杨绛的父亲也没有等到日本战败投降就离开了人世。

杨绛和钱钟书

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写她父亲杨荫杭清末由日本留学回国,因鼓吹革命,被清廷通缉,不得不再度出国,由日本赴美留学。入民国,他任职司法界,因秉公执法遭官官相护的当局压抑,愤而辞职改业律师,直至退休。

《回忆我的父亲》实际也是杨绛家家史的缩影。正如《杨绛谈往事》一书作者吴学昭所说:开明的家长,和睦的家人,廉正的家风,不留任何遗产给子女,只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的家庭,在旧中国并不多见。杨绛的性格形成,与家庭环境和父母亲的影响很有关系。

本文多数内容节选自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吴学昭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